【題目】下圖所示的我國甲地區以盛產玉石、地毯、絲綢“三寶”聞名中外。在該地,古人采玉的方法以河中“撈玉”“踏玉”為主。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據圖可知,流經甲城市的河流應發源于( )
A.昆侖山
B.天山
C.祁連山
D.秦嶺
(2)古人采玉的理想地應分布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3)據提供信息可推斷,在該地采玉的最佳時期應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區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據圖判斷,退化率最高的區域主要分布坡向為( )
A.南坡與北坡
B.東南坡與南坡
C.東坡與東南坡
D.南坡與西南坡
(2)下列對圖示信息解讀和分析,正確的是( )
A.降水越少,草場退化率越高
B.該地的居民活動主要集中在海拔約4 700~4 900 m左右的南坡附近
C.該地區居民冬季放牧會選擇地勢較低的北坡草場進行
D.草地退化率與海拔高度總體呈負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該河流干流總落差僅256 m,通航期有7~9個月。伏爾加河流域居住人口數約占俄羅斯人口的43%,貨運量占全國河運總量的半數以上,被譽為俄羅斯的“母親河”。伏爾加河的大規模開發以修筑大型水利樞紐、進行階梯開發為重點,通過對流域進行綜合開發,實現了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下圖為伏爾加河流域簡圖及伏爾加河綜合開發示意圖。
材料二 2013年5月我國西南能源進口通道(含中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如期建成,連同西北油氣進口通道(含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東北油氣進口通道(含中俄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海上油氣運輸通道,我國能源進口四大戰略通道格局初步形成。
(1)請評價伏爾加河的航運價值并分析原因。
(2)分析伏爾加河流域的開發對河流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3)有人建議,未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應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你是否贊成,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烏倫古湖有“戈壁大海”之稱,是新疆的第二大漁業基地。其湖魚品質優良,但生長緩慢,產量較低,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昂貴。狗魚是該湖最名貴的魚種之一,自1991年引入池沼公魚后,狗魚數量不斷下降,頻臨滅絕,后來池沼公魚被清理出去,狗魚數量才得到恢復。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烏倫古湖中魚類生長緩慢的主要原因是
A. 水溫較低 B. 光照不足 C. 水質較差 D. 水量較小
【2】烏倫古湖引入池沼公魚后,狗魚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數量眾多的池沼公魚
A. 分搶了狗魚餌料食物 B. 擠占了狗魚活動空間
C. 影響了狗魚后代繁育 D. 使湖水水嚴重富營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于2014年實行單獨兩孩政策,2016年實行全面兩孩政策。下表為不同生育政策下人口總量及結構預測。其中16~59歲為勞動年齡人口,65歲以上為老年人口。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兩種人口政策下勞動年齡人口差異從______年開始
A. 2022 B. 2028 C. 2030 D. 2032
【2】全面兩孩政策與單獨兩孩政策相比,對人口影響差異最大的是
A. 人口年齡結構 B. 性別比結構 C. 勞動力資源 D. 老年人口數量
【3】當全面兩孩政策下人口數量達到峰值時,我國
①就業壓力未達最大 ②經濟發展水平最高 ③老年人口數量未達最多 ④自然增長率大于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20世紀下半葉東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50年代轉移到我國東部沿海地區
B. 90年代后期轉移到我國中西部地區
C. 60、70年代轉移到日本
D. 80年代轉移到韓國、我國臺灣、香港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茶具有降脂、減肥、助消化、補充維生素等多種功效。藏族是全世界人均飲茶最多的民族之一。歷史上,茶馬古道是漢藏民族間一種傳統的以茶馬互市為中心內容的貿易往來通道,它是世界上通行難度最大的古道。下圖示意茶馬古道線路(局部)分布。
材料二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這三條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內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怒山和云嶺等崇山峻嶺之間,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江水并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
(1)藏區居民酷愛飲茶,結合藏區居民的膳食結構分析其原因。
(2)三江并流區“江水并流而不交匯”,請說明理由。
(3)滇藏間茶馬古道的馬幫商隊過去多在4—5月從滇西進入西藏。說明商隊在一年中選擇春季通過滇西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下圖為非洲某區域略圖。
材料二 下圖為上圖中①地(海拔380米)和②地(海拔457米)氣候資料統計圖。
(1)近年來,非洲東部不少國家遭受嚴重的旱災,簡析其大旱的自然原因。應對干旱,這些國家在發展農業中可采取哪些措施?
(2)比較①地和②地氣候特征差異,并分析其成因。
(3)當乞力馬扎羅山迎來一年內日出最早的那天,請計算③地(12°N)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并比較該日①、②兩地日落時的地方時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