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4日,國家環保總局向新聞媒介緊急通報了發生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的面積為8000~10000平方千米的特大赤潮災害。本次赤潮為我國2004年進入赤潮高發期以來的最大的一起赤潮災害事件。鑒于赤潮含有麻痹性貝毒毒素成分,應警惕在該海域捕撈的蟹、螺、蠣等水產品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據此完成1-4題。 1.形成赤潮現象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 A.海水溫度 B.海水密度? C.海水鹽度 D.潮汐現象? 2.本次赤潮出現的海域位于( )? A.黃海 B.南海 C.東海 D.渤海? 3.舟山附近海域出現特大赤潮災害的物質基礎和重要條件是( )? A.寒暖流交匯 B.天文大潮? C.夏季風增強 D.海水富營養化? 4.影響舟山附近海域海水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來源有( )? ①江蘇 ②上海 ③浙江 ④福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A 2.C 3.D 4.C |
第1題,自然因素有氣候、洋流、地形等自然條件,如春夏溫暖的季節,雨過天晴,風和日麗,洋流緩慢,水溫較高,封閉海灣。? 第2題,東海和黃海的界線:以長江口北側的啟東角至朝鮮半島西南的濟州島的連線為界,以北屬于黃海,以南屬于東海,舟山附近海域屬于該界線以南。? 第3題,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工業、農業、生活廢水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物質,未經處理流入長江、錢塘江等河流,最后匯入大海,造成海水富營養化,這是形成赤潮的根本原因。 第4題,江蘇、上海、浙江三個省市的地表徑流通過長江、錢塘江、甬江等河流進入到舟山海域。該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大量的廢水經上述三條河流匯入舟山海域。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2004年5月14日,國家環保總局向新聞媒介緊急通報了發生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的面積約為8 000~10 000平方千米的特大赤潮災害,本次赤湖為我國2004年進入赤潮高發期以來最大的一起赤潮災害事件。鑒于赤潮含有麻痹性貝毒毒素成分,應警惕在該海域捕撈的蟹,螺、蠣等水產品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據此回答(1)~(3)題。
(1)形成赤潮現象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 ]
(2)本次赤潮出現的海域位于
[ ]
(3)舟山附近海域出現特大赤潮災害的物質基礎和重要條件是
[ ]
A.寒暖流交匯
B.天文大潮
C.夏季風增強
D.海水富營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1)形成赤潮現象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
A.海水溫度 B.海水密度
C.海水鹽度 D.潮汐現象
(2)本次赤潮出現的海域位于( )
A.黃海 B.南海
C.東海 D.渤海
(3)舟山附近海域出現特大赤潮災害的物質基礎和重要條件是( )
A.寒暖流交匯 B.天文大潮
C.夏季風增強 D.海水富營養化
(4)影響舟山附近海域海水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來源于( )
①江蘇 ②上海 ③浙江 ④福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4年5月14日,國家環保總局向新聞媒介緊急通報了發生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的面積約為8 000~10 000平方千米的特大赤潮災害。此次赤潮為我國2004年進入赤潮高發期以來的最大的一起赤潮災害事件,鑒于赤潮含有麻痹性貝毒毒素成分,應警惕在該海域捕撈的蟹、螺、蠣等水產品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據此完成(1)~(4)題。
(1)形成赤潮現象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
A.海水溫度 B.海水密度
C.海水鹽度 D.潮汐現象
(2)本次赤潮出現的海域位于( )
A.黃海 B.南海
C.東海 D.渤海
(3)舟山附近海域出現特大赤潮災害的物質基礎和重要條件是( )
A.寒暖流交匯 B.天文大潮
C.夏季風增強 D.海水富營養化
(4)影響舟山附近海域海水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來源于( )
①江蘇 ②上海 ③浙江 ④福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67. 2004年5月14日,國家環保總局向新聞媒介緊急通報了發生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的面積為8000~10000平方千米的特大赤潮災害。本次赤潮為我國2004年進入赤潮高發期以來的最大的一起赤潮災害事件。鑒于赤潮含有麻痹性貝毒毒素成分,應警惕在該海域捕撈的蟹、螺、蠣等水產品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據此完成7~10題。? |
7.形成赤潮現象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
A.海水溫度 B.海水密度?
C.海水鹽度 D.潮汐現象?
8.本次赤潮出現的海域位于( )?
A.黃海 B.南海
C.東海 D.渤海?
9.舟山附近海域出現特大赤潮災害的物質基礎和重要條件是( )?
A.寒暖流交匯 B.天文大潮?
C.夏季風增強 D.海水富營養化?
10.影響舟山附近海域海水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來源有( )?
①江蘇 ②上海 ③浙江 ④福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