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蔗糖業曾是珠江三角洲的優勢產業,隨著蔗糖業的轉移,珠江三角洲傳統甘蔗種植區大多演變成了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主要生產蔬菜、乳肉、禽蛋等。目前基本形成了桂中南、滇西南、粵西、瓊北優勢蔗區。經過多年努力,廣西成為全國最大蔗糖產區及最大的糖業生產基地。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引起珠江三角洲甘蔗制糖業向廣西、云南、海南等省轉移的主導因素是
A. 原料產地 B. 市場需求 C. 產業優化 D. 國家政策
【2】和其它優勢蔗區比,廣西成為全國最大的蔗糖生產基地,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水熱條件更適宜 B. 距國際市場近
C. 勞動力更廉價 D. 政府抓住發展機遇
【3】珠江三角洲農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原因,不可能的是
A. 農副產品生產利潤高 B. 土地價格上漲
C. 蔗糖需求量下降 D. 工業化、城市化發展
【答案】
【1】 A
【2】 D
【3】 C
【解析】
【1】甘蔗制糖業主導因素是原料,其向廣西轉移的主導因素也是原料。甘蔗制糖業原料運輸成本高,且損耗多。種植業向廣西轉移,甘蔗制糖業向廣西轉移,是靠近原料產地,可減少費用,提高利潤。市場不是轉移主因,轉移也不是要產業優化或政策因素,據此分析選A。
【2】甘蔗是熱帶經濟作物,廣西的氣候適宜,水熱充足,但該條件是甘蔗種植區域共性特征,并不是廣西獨特的優勢;從社會經濟因素分析,廣西經濟發展水平低,勞動力廉價,有政策支持,距離珠江三角洲近,便于承接產業轉移,但廣西的勞動力優勢并不是甘蔗制糖業的主導區位因素,成為全國最大的蔗糖生產基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支持,據此選D。
【3】珠三角地區農業結構調整是由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導致土地價格上漲,從事農副產品生產的利潤高,而不是蔗糖需求量下降,據此選C。
從本質上講,企業生產為了降低成本、擴大銷售市場、追求更高的利潤而進行產業轉移。
影響國際產業轉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勞動力、內部交易成本、市場是影響國際產業轉移的三個主要因素。
產業轉移可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發達國家或地區,原主導產業向國外轉移,可使國內的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為產業結構順利調整創造了條件。對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接受產業轉移,可加快本國或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進程。國際產業轉移使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的產業,從而促進國際產業分工和合,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產業轉移會給轉出區域和轉入區域的自然環境帶來深刻的影響。一方面,產業轉移改變了區域的地理景觀,如原來的鄉村變成度度工業化地區。另一方面,產業轉移伴隨著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伴隨產業轉移,就業機會也會由轉移國或地區轉移到轉移對象國或地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每年10月4日至10日為世界空間周,2014年世界空間周的主題是“空間科技為您導航”。目前,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的空間站,已經成為一個全球觀測和監測站。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空間站能夠進行全球觀測和監測,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 GPS B. RS C. GIS D. 數字地球
【2】在世界空間周期間
A. 我國在南極科學考察工作接近尾聲 B. 洛陽日落方位逐漸北移
C. 三亞正午陽光照進教室內面積漸小 D. 悉尼日落時間越來越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預測預報結果,2018年11月13—15日,受不利氣象條件等影響,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西東部和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以及關中地區部分城市空氣質量將連續2至3天達到重度污染,甚至嚴重污染。截至13日8時,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地區共25個城市發布了預警。其中,河北8個、河南6個城市發布橙色預警;北京等其他11個城市發布黃色預警,啟動應急響應措施。
分析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地區污染嚴重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架飛機從甲地(60°S,100°W)起飛,沿最近航線勻速飛行9小時抵達乙地(60°S,80°E)。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飛機飛行航線( )
A. 一直不變 B. 先向南再向北 C. 先向東南再向東北 D.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2】這架飛機若以同樣的速度,沿60°S緯線飛行,抵達乙地大約需要( )
A. 8小時 B. 12小時 C. 13.5小時 D. 16小時
【3】若起飛時甲區時為2018年2月28日8:00,則飛機抵達乙地時,乙的地方時為( )
A. 2月28日5:00 B. 3月1日5:00
C. 2月28日5:20 D. 3月1日5: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第23屆冬奧會于2018年2月9~25日在韓國平昌舉行。10日在首爾時間(東九區區時)16時15分開始的越野滑雪女子雙追逐賽中,瑞典斯德哥爾摩(59°23′N,18°E)選手夏洛特·卡拉以40分44秒09的成績獲得平昌冬奧會首枚金牌。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瑞典選手夏洛特·卡拉沖過終點線的那一刻,斯德哥爾摩的地方時是( )
A. 8時15分B. 8時55分44秒09
C. 9時07分44秒09D. 8時27分
【2】平昌冬奧會舉行期間 ( )
A. 北京日出時間逐漸推遲B. 平昌公轉速度逐漸加快
C. 巴黎日落時間逐漸推遲D. 悉尼白晝時間逐漸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通過多年探索,地處非洲北部內陸的N國終于在沙漠咸水湖中養魚成功,使鮮魚擺脫“奢侈”標簽而進入普通家庭的餐桌。研究過程中發現,魚苗直接投入湖泊養殖則會當天死亡,而將魚苗投入室內裝滿湖水的魚缸中養殖則能正常生長。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鮮魚曾是N國的“奢侈”標簽,其直接原因是
A.活魚運輸成本過高
B.魚類養殖成本過高
C.魚類養殖技術落后
D.境內魚類資源匱乏
【2】N國在沙漠咸水湖中養魚成功的關鍵措施是
A.降低湖水鹽度 B.投放大量餌料
C.增加湖泊水量 D.調節湖水溫度
【3】與濱海魚類養殖相比,沙漠咸水湖魚類養殖的優勢在于
A.水域廣 B.熱量足 C.污染少 D.品種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區域是( )
A. 一定范圍的地理空間或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
B. 人為劃分的文化區
C. 經濟活動類型的分布區
D. 省、市、鎮等行政區域
【2】區域具備的特征有 ( )
①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 ②明確的邊界 ③一定的區位特征 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世界第一大蘋果生產國和消費國。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蘋果生產國和消費國。下表是蘋果生態適宜指標比對。
產區名稱 | 年均溫(℃) | 年降水量(mm) | 1月中旬均溫(℃) | 年極端最低溫(℃) | 6~8月 均溫(℃) | >35℃ 天數 | 夏季平均最低氣溫(℃) |
最適宜區 | 8~12 | 560~750 | >-14 | >-27 | 19~23 | <6 | 15~18 |
A區 | 12~13 | 580~740 | -15~-3 | -27~-18 | 25~26 | 10~18 | 20~21 |
(1)運用表3數據評價A區蘋果生產的氣候條件。
山東蘋果種植面積約為甘肅的2/3,平均單位面積產量約為甘肅的2倍。
(2)與山東相比,推斷甘肅蘋果種植面積廣但單位面積產量較低的原因。
近年來,以陜西、甘肅為代表的黃土高原蘋果生產優勢區域迅速崛起,蘋果生產重心明顯西移。
(3)簡述近年來我國蘋果生產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業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現代制造業重要的自動化裝備。20世紀90年代,機器人產品年增長率平均在10%左右,2004年增長率達到創記錄的20%。控制器、伺服電機、減速機被視為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2015年約有75%的精密減速器由日本生產,伺服電機和驅動超過80%來自日本、歐美。
材料二:隨著工業機器人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等性能不斷提高,在汽車產業中,工業機器人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在毛坯制造(沖壓、壓鑄、鍛造等)、機械加工、焊接、熱處理、表面涂覆、裝配、檢測及倉庫堆垛等作業中,機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業。隨著工業機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機器人的應用范周已從汽車制造業推廣到其他制造業,進而推廣到諸如采礦機器人、建筑業機器人以及水電系統維護維修機器人等各種非制造行業。
材料三: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產品應用領域窄,品種規格多、批量小、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低,而且質量、可靠性不穩定。在應用規模上,我國已安裝的國產工業機器人約占全球已安裝臺數的萬分之四。
(1)根據材料一,描述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特點。
(2)結合材料二,說出工業機器人的廣泛使用給工業生產帶來的變革。
(3)結合材料一、三,請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