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地理現象中,可能影響全球環境的是( )
A. 南方低山丘陵的“紅漠化” B. 日本的水俁事件
C. 東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層海水溫度異常 D. 美國的暴雪天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某一地理環境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以致整體地理環境的改變。
厄爾尼諾現象引發的環境問題及其成因如下
正常年份 | 厄爾尼諾發生的年份 | |
圖示 | ||
洋流 | 秘魯寒流沿秘魯沿岸向西北流 | 溫暖海水從赤道向南流動,迫使秘魯寒流向西流動 |
生物 | 秘魯寒流上升流帶來豐富的誘餌,形成漁場 | 該海區水溫升高,營養物質減少,浮游生物和魚類、鳥類死亡 |
大氣環流 | 存在對流性環境,赤道太平洋西岸氣流上升,東岸氣流下沉 | 形成增強型對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氣流上升,西岸氣流下沉,東岸下沉氣流因水溫升高而減弱 |
天氣氣候 | 西岸降水較多;東岸降水較少,形成荒漠 | 西岸的澳大利亞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現嚴重旱災,東部荒漠地帶暴雨成災 |
東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形成厄爾尼諾現象,其影響全球的環境。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人口生育政策進行了動態調整(如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人口生育政策調整與下列人口數據變化關系密切的是( )
①老年人口數量增加 ②勞動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人口遷移數量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我國人口增長模式逐漸向“三低”型過渡,影響我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
①平均初婚年齡降低 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③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 ④育齡婦女比重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阿拉斯加輸油管,主線起自北部普拉德霍灣的G1,終止于阿拉斯加灣的不凍港G2,它是世界上緯度最高的石油管道。下圖為阿拉斯加輸油管位置及管道景觀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城市G2的氣候特征是
A. 冬季寒冷干燥 B. 晝夜溫差大
C. 夏季高溫多雨 D. 降水季節變化小
【2】該石油管道的長度最接近
A. 800千米 B. 1200千米
C. 1600千米 D. 2200千米
【3】該石油管道的鋪設主要為高架的形式,其克服的主要困難為
A. 地形復雜 B. 沼澤眾多 C. 動物遷徙 D. 凍土廣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地質剖面和水循環示意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甲、乙、丙處的地質構造類型:甲 ;乙 ;丙 。
(2)假設在該地區修建一條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從地質構造的角度考慮,該選擇甲地還是丙地? 地。 原因是 。
(3)在圖中①、②、③三處箭頭,表示水汽運動方向,使它構成一個完整的海陸間循環,圖中方向是 (逆、順時針)(2分);并寫出序號所表示的水循環環節名稱:①是 ; ②是 ; ③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新華社2011年1月14日 春運被西方人稱為“全球最大的時段性人口遷移”,今年春運發送旅客人數超過28.5億。
材料二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務工經商流動人口示意圖。
(1)我國目前跨省流動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樣的?
(2)說明現階段我國人口大規模流動的原因和直接結果。
(3)從圖中可以看出,人口遷入數量比較多的省級行政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川人口大量外遷對本省產生的積極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島嶼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若圖幅面積不變,比例尺增大到原來的2倍,則實際 表示的面積為原來的
A. 1/2 B. 2倍 C. 1/4 D. 4倍
【2】該島嶼位于北京的
A. 東南 B. 西北 C. 東北 D. 西南
【3】關于該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該島位于印度洋板塊上
B. 該島位于大西洋的中部
C. .該島屬于熱帶草原氣候
D. 該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小流域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有關該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圖示河流東部的降水轉變為地下水更充分
B. 圖示時期河流水補給地下水’
C. 該地的自然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D. 圖示時期河流處于枯水期
【2】A處的潛水自由水面距離地面可能是
A. 7米 B. 14米 C. 21米 D. 35米
【3】有關圖示地區人文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 該地區是交通中心,有多條鐵路和國道呈放射狀分布
B. 該地區海洋資源豐富,有我國重要的漁場
C. 該地區煤炭資源分布,位置適中,交通便利
D. 該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夏長,春秋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自然帶與水熱條件關系圖”,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帶,R為年輻射差額,即熱量收入;Lr為干燥指數(多年平均蒸發量與降水量之比),指數越大,表示越干燥。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自然帶的描述,正確的是
A. A→B→C→D自然帶的更替反映了緯度地帶性分異
B. A→B→C→D自然帶的更替主要體現了水分條件的分異
C. C→F→G→H自然帶的更替主要體現了熱量條件的分異
D. C→F→G→H自然帶的更替主要體現了山地垂直自然帶變化
【2】圖中H自然帶最可能是
A.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B. 溫帶草原帶
C. 溫帶荒漠帶 D. 熱帶草原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些發達國家的城市的住宅區多向郊區和衛星城移動,主要原因是 ( )
A. 環境相對較好,與母城的交通便利B. 城市中心地價上漲,交通不便
C. 靠近工廠區,便于職工上下班D. 老城區商業中心大量擴建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