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二戰后日本本土的重工業策略以及朝鮮戰爭的爆發,“北九州工業區”率先復蘇,到20世紀60年代已成為全日本污染最嚴重的“七色煙城”。到80年代后,受無法再從中國大陸進口鐵礦石(被迫進口澳大利亞等國鐵礦石)和日本石油能源政策雙重打擊,“北九州工業區”開始衰落。完成下面小題。
【1】二戰促進北九州工業區率先復蘇的主要因素是( )
①基礎設施先進,勞動力素質高 ②戰爭對鋼鐵產品需求的急劇增長 ③地形平坦,土地資源豐富 ④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優惠政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除了“雙重打擊”,北九州工業區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還有( )
A. 人口大量遷出,勞動力短缺
B. 原料成本上升,污染嚴重
C. 產業發展,單位產值能耗增大
D. 產業結構過于復雜,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東、中、西部三大經濟地帶的人口、面積和經濟水平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據圖判斷,下列省級行政區不屬于中部經濟地帶的是
A. 吉林省 B. 山西省 C. 陜西省 D. 湖南省
【2】根據材料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B. 西部地區面積廣闊,環境承載力最高
C. 中部地區人口、面積適中,經濟發展條件最優
D. 東部地區經濟水平最高,發揮內引外聯和對內對外兩個輻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青藏高原東南某河谷夏季氣溫分布情況”。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河谷北坡屬于( )
A. 陽坡和迎風坡 B. 陰坡和迎風坡 C. 陽坡和背風坡 D. 陰坡和背風坡
【2】圖中四地氣溫的正確排序是( )
A. ②>③>④>①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③>② D. ①>④>②=③
【3】該河谷農作物的貯藏器官特別發達,單株生產力高。春小麥單產為985千克/畝,蘿卜、黃瓜單個重10-15千克,馬鈴薯單個重0.5-1千克。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西藏夏季氣溫較低,作物各發育階段無抑制性高溫影響,光合作用無“午睡”現象,作物有機質累積多②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有機質的累積③白天光照強,有利于光合作用 ④地勢高,利于有機質的累積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如果圖示曲線表示城市化速度,則
A. A曲線可表示發達國家城市化過程
B. A曲線所代表的國家城市化速度快
C. B曲線所代表的國家會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D. B曲線所代表的國家城市化水平高
【2】如果圖示曲線表示傳統工業和新工業發展速度,則
A. 曲線A代表新工業的發展過程
B. 曲線A所代表的工業往往要求分散分布
C. 曲線B所代表的工業產品特點是“輕、薄、短、小”
D. 曲線B所代表的工業多是接近原料產地或動力基地
【3】下列工業地域中,可作為曲線B所示工業的典型代表的是
A. 德國魯爾區 B. 遼寧鞍鋼 C. 中國攀枝花 D. 美國“硅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沿39°N繪制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①②③④四地中,降水量最少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④地降水的特點是
A. 冬季多,夏季少 B. 全年降水豐富
C. 夏季多,冬季少 D. 全年降水稀少
【3】影響④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有
A. 地形、洋流 B. 緯度、風向
C. 緯度、洋流 D. 風向、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山縣隸屬于甘肅省天水市,渭河流經該縣。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武山縣蔬菜產業經歷了從自給發展到商品化生產的過程。現在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9萬畝,總產量達到122萬噸,產值22.5億,蔬菜成為該縣第一大支柱產業。如今,該縣已初步形成了“種植區域化、生產專業化、服務社會化、產銷一體化”的產業化發展格局。目前武山縣正致力于實現建設無公害蔬菜基地和西北“大菜園”的目標。
(1)分析武山縣發展蔬菜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
(2)說明武山縣當前蔬菜生產格局對該地農業發展所起到的作用。
(3)指出武山縣建設無公害基地和西北“大菜園”應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們常用“一年無四季,一日見四季”來形容青藏高原的氣候特色;在青海西寧地區有一首歌謠:“古城氣候總無常,一日須攜四季裝。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讀我國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線局部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①②③④分別是( )
A.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界線、半干旱區與半濕潤區界線、內流區域與外流區域界線
B.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半干旱區與半濕潤區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界線、內流區域與外流區域界線
C. 半干旱區與半濕潤區界線、內流區域與外流區域界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界線
D. 內流區域與外流區域界線、半干旱區與半濕潤區界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界線
【2】下列解釋正確的有( )
①“一年無四季,一日見四季”——青藏高原氣溫的年變化、日變化都較大 ②“一日須攜四季裝”——氣候的大陸性強,氣溫日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該地區地勢起伏較大,地理環境的垂直地域分異明顯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該地區白天氣溫高,空氣對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氣逆輻射增強,地面易結霜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東亞部分地區某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此時圖中甲地的天氣狀況最可能是
A. 寒冷干燥 B. 陰雨天氣 C. 狂風暴雨 D. 秋高氣爽
【2】與甲地相比,乙地
A. 風力小 B. 氣壓低 C. 溫差大 D. 降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的陰影部分分別表示四種農作物分布的地區,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四個地區與其分布的農作物對應正確的是
A. ①水稻②春小麥③冬小麥④甜菜 B. ①天然橡膠②咖啡③玉米④劍麻
C. ①咖啡②水稻③甜菜④玉米 D. ①油棕②甘蔗③棉花④春小麥
【2】③④兩地區農業生產發展的共同特點是
A. 以家庭經營為主 B. 機械化水平都較高
C. 商品率都較低 D. 屬于粗放經營
【3】圖中農作物的分布,體現了農業生產的
A. 地域性 B. 季節性 C. 周期性 D. 整體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