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分析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我國西北干旱地區的地下水,主要采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帶或山閘盆地的洪積物中,洪積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區,洪積扇上部是大片的礫石戈壁,而下部能利用的地段,土壤往往產生嚴重的鹽堿化現象。我國勞動人民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創建了一種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兒井。如圖所示,坎兒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直井、明渠、蓄水池組成。直井走開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與地下水流向成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層中,滲溢出來的地下水順著暗渠從坡流出地面,明渠將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調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1)坎兒井地下水的水源補給主要來自________ _,坎兒井最有可能出現在右圖①②③地中的 。
(2)讀下圖,天山位于西北干旱地區,全年降水量卻超過1000毫米,簡要解釋其原因。
(3)據普查統計,坎兒井引水渠道正以每年平均23條的數量遞減,試分析其主要人為原因。
【答案】(1)冰雪融水(或冰雪融水和大氣降水) ①
(2)天山北坡地處西風帶的迎風坡,易形成地形雨,降水豐富
(3)破壞植被;缺乏統一管理,不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過量利用地下水)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位置判斷,坎兒井主要分布在我國新疆干旱地區,該地區離海遙遠,深居內陸,降水少,所以坎兒井地下水的水源補給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
(2)天山位于西北干旱地區,全年降水量卻超過1000毫米,其原因是天山北坡地處西風帶的迎風坡,易形成地形雨,降水豐富。
(3)據普查統計,坎兒井引水渠道正以每年平均23條的數量遞減,坎兒井數量的減少說明水量減少,而其主要人為原因是破壞植被,導致地下水減少,另外,缺乏統一管理,不合理利用地下水。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災害】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月21—23日,一場“霸王級”寒潮侵襲了我國大部分地區,致使我國部分地區的越冬農作物遭受凍害,華北地區的大量冬小麥受損嚴重。下面為華北地區某冬小麥農田和冬小麥受損景觀圖
說出本次寒潮對冬小麥造成的主要危害,并列舉冬小麥防治凍害可采取的工程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太陽活動對地球造成的影響,正確的敘述是:
①導致兩極地區出現極晝、極夜現象 ②干擾地球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 ③影響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 ④引發極光現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兩海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與乙海區相比,甲海區海水鹽度更________。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海區著名的礦產資源是________。與甲海區相比,乙海區生物資源更加豐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乙海區海洋能特別豐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之所以說梭倫改革是雅典歷史發展的必然,原因是( )
A.貴族政治已成為雅典經濟發展和政治進步的障礙
B.奴隸反對奴隸主的斗爭漸趨激烈
C.雅典奴隸制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D.工商業奴隸主階層形成并提出分享權利的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He was late for school again, made the teacher very angry.
A.it B.that C.for which D.whi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兩級官制演變過程所體現的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是
①削弱地方,加強中央
②削弱相權,加強君權
③以君權為中心,高度集中權力
④逐漸強化對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監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10月12日,北京香山紅葉節開幕。據香山紅葉物候觀測小組的統計數據顯示,19日,紅葉平均變色率為43%,24日達到了60%。圖為香山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回答下題。
【1】公園管理部門計劃在甲地和山峰之間修建觀光索道,設計纜車的運行速度為每分鐘100米。下列說法可信的是
A.從甲地上行過程中觀賞到紅葉的變色率逐漸降低
B.從甲地乘纜車到達山峰需超過27分鐘
C.纜車的起止點的相對高度為575米
D.游客發現乙處紅葉林長勢明顯好于丁處
【2】紅葉節期間游客沿景觀步道從丁處開始游覽,可能看到的有
A.位于甲處的纜車站 B.位于乙處的觀景臺
C.游步道旁小河河水枯竭 D.峰頂層林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們在選擇工作及居住地時往往受就業機會、治安、文化生活及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右圖是根據美國大學生的居住地及工作地選擇抽樣調查結果而繪制的“偏好指數”空間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東北部“偏好指數”呈帶狀集中分布的理由是
A. 沿海平原地形,港口多,對外聯系密切
B. 工業發達,人口密集
C. 氣候優越,呈帶狀分布
D. 沿河分布,水源豐富
【2】美國某城市雖然陽光明媚,旅游休憩設施完善,是退休老年人選擇居住的首選城市之一,但對受訪的大學生而言,僅為中等偏好的居住地及工作城市。這個城市最可能位于圖中的
A. ①區域 B. ②區域 C. ③區域 D. ④區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