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我國西部地區略圖”和下列材料回答
(1)把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填在下面橫線上。①________油田、②________煤礦、③________水電站、④________城市。
(2)西部地區包括________個省、市、自治區。
(3)據上圖回答:世界第二亞歐大陸橋從我國的________港出發,通過________鐵路和________鐵路至新疆的________,與________(國名)接軌,再經過中亞、歐洲至荷蘭的________港。
(4)簡要分析西部地區的氣候,礦產、土地資源等方面在經濟發展中的優勢和制約西部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的不利條件。
(5)中國沿橋地區具有豐富的人文遺產和自然景觀,有利于開發旅游產業。試列舉沿橋地區重要的旅游景點5處以上。
(6)指出西漢時期絲綢之路的大體路線。
(7)從經濟、政治角度,分析我國加快西部地區開發的意義。
(1)克拉瑪依,神府,龍羊峽,蘭州;(2)11個;(3)連云港,隴海,蘭新,阿拉山口,哈薩克斯坦,鹿特丹;(4)①日照充足、熱量條件較好②石油、天然氣、煤、有色金屬、鉀鹽③地廣人稀,土地后備資源充足 水資源不足;(5)新疆天池、甘肅敦煌石窟、西安秦兵馬俑、洛陽龍門石窟、連云港花果山、半坡遺址、西安華清池、西安大雁塔等;(6)長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亞、歐洲大秦;(7)經濟角度:加快西北地區的開發,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有利于調整經濟結構,有利于開發利用資源。政治角度:有利于國家安定社會穩定;有利于鞏固國防,維護國家安全;有利于實現民族平等,鞏固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增強綜合國力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甘肅省白銀市恒學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圖是我國西部地區綜合產業帶的空間分布,讀圖回答23~24題。
1.A地區的重點產業最可能是( )
A.以鋼鐵工業為龍頭的冶金業
B.以蔬菜、水果為中心的新型農業
C.以旅游業為導向的第三產業
D.以能源開發為主導的工業
2.圖示地區產業帶呈長條狀分布,造成這一現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人口分布狀況
B.主要交通線走向
C.水源條件
D.地形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江西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4分)讀圖12“我國局部地區圖”,回答問題。
⑴ 判斷a、b、c三條年等降水量線的大小關系,說明理由?(4分)
⑵ 形成丙處地貌類型的主要地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該地貌易給附近地區造成什么問題?(3分)
⑶ 乙和丁所在地區是我國西部重要農業區,制約其農業生產共同的主導因素及農業發展中應注意的問題是什么?(3分)
⑷ 圖中流經甲城市的河流是 ,試述河流在圖中河段的水文特征。(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浙江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是我國西部地區幾個省區略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幾省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春季頻繁影響我國的沙塵暴,其風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薩克斯坦
②受沙塵暴危害最嚴重的要數b省區,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該區域擁有豐富的太陽能、水能、草場和礦產資源
④f省是我國著名的商品糧、糖料和絲綢生產基地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關于a、b兩省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由于晴天多,日照長,雖為高寒農業區,但農作物均高產
B.農田、村鎮、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魯藏布江谷地
C.河流①地處亞歐板塊的內部,它的下游流入緬甸
D.平均海拔高,都擁有很多自然壯麗的濕地景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山東聊城四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8分)讀圖15“我國西部雪線高度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沿圖中AB線雪線高度的變化規律是什么?(2分)
(2)河流①流域內的種植業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區,試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3)河流②流域內種植業區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什么?有何相應的防治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