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
A. 緯度最高的是丙地
B. 甲地與戊地緯度數值相同
C. 丁地夜長與乙地晝長相同
D. 該日丁地與丙地正午太陽高度相等
【2】
A. 位于非洲西南端 B.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C. 適宜種植甜菜、亞麻 D. 植被為亞寒帶針葉林
【答案】
【1】B
【2】D
【解析】試題分析:
【1】根據圖示某日甲、乙、丙、丁、戊五地的晝長情況,五地中丙地晝長12小時,位于赤道,緯度最低,A錯。甲地晝長等于戊地夜長,甲地與戊地緯度數值相同,南北半球對稱,B對。丁地夜長與乙地晝長不相同,C錯。該日丁地與丙地正午太陽高度不相等,D錯。
【2】若該圖示意某地一年中甲、乙、丙、丁、戊五日的晝長情況,根據甲、戊為晝長的最小和最大值時間,該地可能緯度應大于50°NS。非洲西南端緯度低于40°,A錯。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區主要在30°緯線附近,不高于40°緯線,B錯。緯度高于50°的區域是寒溫帶,甜菜、亞麻適宜種植在中溫帶,C錯。植被為亞寒帶針葉林,D對。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陜西榆林市是我國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經濟結構以重化工業為主。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據圖乙說明,榆林市成為我國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的最主要優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榆林市位于黃土高原,其最突山的生態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生態問題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沙漠地區的湖泊對于當地的生態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下圖為我國某湖泊周邊環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乙、丙分別代表的是( )
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動沙丘 B.移動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C.移動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草甸、移動沙丘、半固定沙丘
【2】下列地理過程最能反映該地區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影響的是( )
A.坡地墾荒→水土流失→農業減產 B.圍湖造田→湖泊萎縮→洪澇頻發
C.過量引水→河流干涸→綠洲萎縮 D.大水漫灌→蒸發加強→降水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我國不同區域傳統民居建筑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較北方差B.西北民居屋頂坡度較陡
C.浙閩山區民居屋頂多為平坦狀D.南方民居墻體較北方嚴實厚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M地某日零時觀察到北極星的地平高度與12時觀察到的太陽高度角均為45°。據此并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日太陽直射點最可能位于( )
A. 赤道 B. 北回歸線 C. 南回歸線 D. 20°N
【2】若該日之后,M地正午太陽高度角逐漸減小,則M地( )
A. 晝漸長夜漸短 B. 春暖花開 C. 物體影長漸短 D. 晝漸短夜漸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水圈構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海洋水占的比重最大
B. 液態水的分布最廣
C. 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體
D. 陸地上的各種水體之間具有水源相互補給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2011-2015年三次產業比重和國民生產總值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與2011年相比,2015年我國( )
A.第三產業產值增加 B.第二產業產值下降
C.第一產業產值減少 D.三次產業結構優化
【2】2011~2015年我國( )
A.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 B.網絡系統日趨完善
C.環境質量在日益改善 D.區域差異持續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潛力指數是指在目前人口狀況下各地區能夠繼續容納人口的潛力大小,人口潛力指數=某一地區的相對合理人口密度/該地區的現實人口密度。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結合材料和表格內容,下列省區人口潛力特征最適度的是( )
A. 河南 B. 上海 C. 四川 D. 山東
【2】新疆人口潛力指數高的直接原因是該區( )
A. 資源豐富 B. 人口容量大
C. 人口稀少 D. 擁有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