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圖是人口統計圖,分析數據回答下列問題。(9分)
(1)若圖中字母表示不同地區的人口增長狀況,則A所示地區人口出生率約為 ,人口死亡率約為 ;B所示地區的人口出生率約為 ,人口死亡率約為 ;
C 所示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 ,D所示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
(2)若圖中字母表示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中國目前的人口增長模式正在向圖中字母 所代表的模式轉變。下列國家中屬于A模式的是 ,屬于D模式的是 。(請將序號填在相應橫線上)
①意大利 ②埃及 ③瑞典 ④印度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讀資料和圖,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20分)
資料1:左下圖是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單住:℃);右下圖是北京城市大氣環流模式圖。
資料2:北京市1999年、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部分數據
年份 | 常住人口(萬人) | 工業生產總值(億元) | 用電量(億千瓦/小時) | 消費零售額(億元) | 商品住宅銷售額(億元) |
1999 | 1257 | 651 | 143.2 | 742.1 | 232 |
2005 | 1 538 | 1 782.4 | 209 | 2 902.8 | 1 758 8 |
資料3:在積極地進行2008年奧運會籌備中,北京市提出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奧運會舉辦理念,大力開展環境治理,大搞植樹造林活動。2005年,全市共完
成綠化造林16萬畝,植樹1 792萬株,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50.5%。
(1)觀察左上圖,說出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氣溫分布狀況(特點)是: ,你認為產生這種狀況的原因是 。(4分)
(2)根據左上圖所示信息,用箭頭在有上圖畫出北京市的熱島環流。(2分)
(3)根據城市熱島環流的特點,你認為北京市規劃的造林重點應選在右上圖的A、B、C三地中的 地,其對北京市環境治理的主要作用是:
。(6分)
(4)同期,北京市要把大氣污染嚴重的某大型企業從城區遷出。根據城市熱島環流的特點,你認為最適合該企業的新廠址應選在有上圖的A、B、C三地中的 地,該新廠址布局對北京市環境保護的主要意義是。(6分)
(5)受局部熱島環流的影響,右上圖中A處的風向為 風。(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屆山東省萊州一中高三5月適應性模擬(二)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25分)閱讀有關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昆明準靜止鋒示意圈(左圖) 昆明準靜止鋒位置圈(右圖)
材料二 西南部分地區等高線圖及成都、重慶城市地域結構示意圖
材料三 目前我國石漠化正在以每年2500平方公里的面積擴大,其治理難度甚至超過沙漠化,并口日益成為制約西南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頑疾。下圖是西南某區域石漠化與森林覆蓋率、生物多樣性、人口環境容量統計圈。
(1)昆明和貴陽的氣候分別具有"四季如春"和"冬無三日晴"的特點。據材料一分析上述氣候特點的成因。(10分)
(2)成都、重慶的城市地域形態差異顯著,成都是集中式,重慶是組團式。據材料二分析導致其差異的原因。(6分)
(3)在材料二等高線圖中用粗線條繪出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并注明名稱。(3分)
(4)據材料三,分析曲線②變化的特點及其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湖南省、醴陵一中高二上學期聯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石漠化全稱石質荒漠化,主要是指亞熱帶濕潤的喀斯特地區,土壤遭受嚴重侵蝕,基巖大面積裸露,地表呈現出類似荒漠化景觀的土地退化現象。我國平均每年土地石漠化的面積約為2500平方千米,它嚴重阻礙了地區經濟的發展,成為當地貧困和災害多發的根源,也逐漸演變成繼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國第三大生態問題。
材料二 表列出我國西南某地區坡度與土層厚度與有機質層厚度的實測數據,圖為石漠化與森林覆蓋率、生物多樣性、人口環境容量的統計圖。
(1)根據右圖圖中坐標和文字分析圖中三條曲線分別是:① ;
② ;③ 。 ( 3分)
(2)根據材料,分析石漠化產生的主要原因。 ( 3分)
(3)分析我國喀斯特地貌區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并為其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設性建議。 (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山東省高三5月適應性模擬(二)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25分)閱讀有關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昆明準靜止鋒示意圈(左圖) 昆明準靜止鋒位置圈(右圖)
材料二 西南部分地區等高線圖及成都、重慶城市地域結構示意圖
材料三 目前我國石漠化正在以每年2500平方公里的面積擴大,其治理難度甚至超過沙漠化,并口日益成為制約西南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頑疾。下圖是西南某區域石漠化與森林覆蓋率、生物多樣性、人口環境容量統計圈。
(1)昆明和貴陽的氣候分別具有"四季如春"和"冬無三日晴"的特點。據材料一分析上述氣候特點的成因。(10分)
(2)成都、重慶的城市地域形態差異顯著,成都是集中式,重慶是組團式。據材料二分析導致其差異的原因。(6分)
(3)在材料二等高線圖中用粗線條繪出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并注明名稱。(3分)
(4)據材料三,分析曲線②變化的特點及其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面兩圖中的左圖是我國東部某區域略圖,右圖為該區域的某城市(由西至東相距25千米)人口密度與土地價格統計。讀兩圖回答1—4題。
1.上左圖中四個村莊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分別是
A.A村莊和D村莊 B.B村莊和D村莊 C.C村莊和D村莊 D.D村莊和B村莊
2.關于左圖圖示區域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鐵路布局呈弧形走向,最主要是為了避免穿越城區
B.該地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場廣闊,有利果園發展
C.D村莊有利于建設果品加工廠,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D.村民站在C地能觀察到火車過橋時的景象
3.右圖顯示甲地土地價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最可能的解釋是
A.位于城市中心,為市政中心廣場 B.距離城市中心近,不利房地產開發
C.位于城市邊緣,基礎設施不完善 D.位于郊區,只適合電子工業發展
4.根據右圖乙地土地價格和人口密度的關系可判斷,乙地應屬于
A.中心商務區 B.住宅區 C.工業區 D.文化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