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下圖為我國東部沿海某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遷移率(凈遷入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隨時間變化曲線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期間該地區人口總數最多的時期是( )
A.①B.②C.③D.④
【2】③時期以后人口遷移率下降的原因有可能是( )
A.勞動導向型產業減少B.住房緊張
C.技術人才外流D.本地人口大量外遷
【3】下列做法可以提高環境承載力的是( )
A.加快工業發展B.大量遷入人口
C.加快資源開采D.利用區域外的資源
【答案】
【1】D
【2】A
【3】D
【解析】
【1】
圖示期間,④時期之前人口凈遷移始終為正值,遷移人口數量一直增加,④時期遷移人口數量最多;②時期之前,人口自然增長出現波動,基本穩定,②--④階段人口自然增長率為正值,自然增長人口不斷增加;所以到④時期,自然增長和遷移增長的人口數量都達到最多,所以D項正確。故選D。
【2】
③時期以后人口遷移率下降,說明該地人口遷入量減少,是由于產業升級,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外轉出,不需要太多廉價勞動力,導致遷入的人口數量大為縮減,A對。住房緊張不是人口遷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B錯。產業結構調整,對勞動力數量需求量減少,但是對于勞動力素質要求提高,會吸引技術人才遷入,C錯。該地位于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人口遷移以遷入為主,不會導致大量人口遷出,D錯。故選A。
【3】
東部沿海地區人口眾多、水源豐富、工業發達,但突出問題是礦產資源(如能源資源)貧乏,加強該地與其它地區的聯系,解決這一發展瓶頸,可以提高環境承載力,D項正確,C錯誤。大量遷入人口、加快工業發展不會影響環境承載力,AB錯誤。故選D。
淡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是決定環境承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用區域外的資源可直接提高環境承載力。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被譽為內蒙古的“金三角”地區。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包頭是中國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和全球稀土產業中心,被譽為“草原鋼城”、“稀土之都”。稀土廣泛應用于尖端科技和軍工領域,是先進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新興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比如,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未來稀土的需求將快速攀升。在過去幾十年中,中國承擔了世界稀土供應的大頭,但也因此付出了環境污染與資源大量消耗的巨大代價。
世界稀土利用統計表
(1)判斷圖中①→②→③地理環境差異所體現的地帶性規律,并說明判斷依據。
(2)判斷呼包鄂地區所屬的地域文化類型,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特征分析該文化區的主要形成原因。
(3)根據材料,分析包頭鋼鐵工業發展的有利區位條件。
(4)根據我國稀土資源產銷現狀,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我國在稀土資源開發利用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讀“放開二孩政策后未來15年中國人口結構變化趨勢圖”,完成下列各題。
【1】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后,未來15年我國
A. 未成年人口比重急劇增加 B. 老齡人口比重逐漸降低
C. 勞動力人口比重持續降低 D. 人口總數持續快速增長
【2】撫養比是指在人口當中,非勞動年齡人口(至60歲老齡人口和0 -14歲未成年人口)對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實施二孩政策后一直到2050年,我國撫養比的變化趨勢是
A. 先增后降 B. 先降后增 C. 持續降低 D. 持續增高
【3】據材料推測,2028年至2030年我國公共教育資源中可能面臨較大壓力的是
A. 高中教育 B. 初中教育 C. 小學教育 D. 學前教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八)讀某地區等高線示意圖(單位:m)和地形剖面圖(單位:m),回答問題。
【1】左圖中剖面線AB和MN的交點在右側兩剖面圖上所對應的位置分別是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②和④
【2】若該區位于一個擬建水庫的庫區內,當最高蓄水位達海拔150米時,圖示范圍內將出現
A. 一個島 B. 兩個島 C. 三個島 D. 無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19世紀50年代,淮河自洪澤湖向南經長江入海;黃河結束奪淮歷史,改從山東入海。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自1999年,江蘇境內又陸續建成了多座長江大橋。江蘇習慣上以長江為界分為蘇南和蘇北兩部分(下圖)。
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目前,在洪澤湖以東地區,秦嶺—淮河線( )
A. 無劃分指標依據B. 與自然河道一致
C. 無對應的自然標志D. 兩側地理差異顯著
【2】習慣上蘇南、蘇北的劃分突出體現了長江對兩岸地區( )
A. 自然地理分異的影響B. 人文地理分異的影響
C. 互相聯系的促進作用D. 相互聯系的阻隔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哥倫比亞已經成為世界重要的鮮切花生產國。讀圖,完成題。
【1】每年的情人節(2月14日),在美國銷售的鮮切玫瑰花多來自哥倫比亞。與美國相比,在此期間,哥倫比亞生產鮮切玫瑰花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
A. 地形較平 B. 降水較豐沛 C. 氣溫較高 D. 土壤較肥沃
【2】哥倫比亞向美國運送鮮切玫瑰花宜采用( )
A. 公路運輸 B. 鐵路運輸 C. 航空運輸 D. 海洋運輸
【3】目前,墨西哥已成為哥倫比亞在美國鮮切花市場的競爭對手,與哥倫比亞相比,墨西哥開拓美國鮮切花市場的優勢在于( )
A. 運費低 B. 熱量足 C. 技術高 D. 品種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1: 三亞市部分人口資料。
材料2:三亞市常住流動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況表(單位:%)
(1)三亞市流動人口遷移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屬于________因素。
(2)三亞市流動人口________素質較低,推測三亞市的產業結構可能以________導向型工業或者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業為主。
(3)調查發現三亞市的人口遷移有明顯的規律性,試分析三亞市人口遷入最多的季節是 。主要原因為
(4)人口遷移對三亞市有何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表示植被破壞帶來的系列影響,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序號表達的含義正確的是( )
①河流水位季節變化減小 ②氣溫季節變化增大
③河床變淺,排水不暢 ④地下水位降低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俗語與該圖體現的地理原理相符的是( )
①牽一發而動全身 ②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③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④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所示區域中,秋明、漢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應主要依靠進口,波動較大。近年來,這些城市以及周邊地區采用荷蘭等國的技術,修建了大型溫室蔬菜培植基地,生產的蔬菜可滿足當地約20%的需求。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區蔬菜種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熱量不足B.水分缺乏C.光照不足D.凍土發育
【2】該地區利用溫室種植蔬菜的優勢條件是( )
A.勞動力成本低B.生產技術先進
C.種植歷史悠久D.能源供應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