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黃河三角洲是我國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國暖溫帶最年輕、最廣闊的濕地生態系統,是世界上土地面積自然增長最快的自然保護區。下圖示意黃河三角洲新生濕地位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復雜的相互作用主導了黃河三角洲濕地鹽分和營養元素的空間分異規律。黃河三角州濱海濕地系統中磷主要是陸源磷,氮主要來自植物的分解輸入。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黃河三角洲濕地成為世界上土地面積自然增長最快的自然保護區的主要成因是
A. 黃河徑流量大 B. 黃河輸沙量大 C. 地殼上升運動 D. 沿海海平面上升
【2】黃河三角洲濕地鹽分的空間分異規律有
①含鹽量整體上由河道兩岸向外側遞增
②高值區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勢較高的地區
③在黃河人海口附近的灘涂,土壤鹽分含量較低
④1996年黃河人為改道后新生濕地含鹽量明顯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濕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黃河三角洲新生濕地氮、磷等營養元素的分布特點是
A. 總氮含量整體上呈現出由河道兩側向外遞增
B. 總氮含量低值區集中在近海灘涂地區
C. 總磷含量整體上由海向陸遞減
D. 總磷含量整體上由河道向外遞增
【答案】
【1】B
【2】C
【3】B
【解析】
【1】黃河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導致黃河含沙量極大,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向渤海推進,在入海口處沉積,從而使黃河三角洲濕地成為世界上土地面積自然增長最快的自然保護區。
【2】河水為淡水,含鹽量低,故含鹽量整體上由河道兩岸向外側遞增,①對。近海沿岸有河流的稀釋作用,含鹽量低,②錯。在黃河入海口附近的灘涂受黃河水稀釋,土壤鹽分含量較低,③對。人為改道后新生濕地由黃河徑流堆積而成,含鹽量低,改道前形成的濕地受海洋影響,含鹽量較高,④對。選C。
【3】讀材料可知:“黃河三角州濱海濕地系統中磷主要是陸源磷”,即磷主要來自陸地,故總磷含量整體上應由陸向海遞減、由河道向外遞減,C、D錯。“氮主要來自植物的分解輸入”,故氮含量應與植物的分布一致,近海灘涂地區植物較多,故總氮含量低值區集中在近海灘涂地區,B對、A錯。
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量、蒸發量、徑流量等因素。①降水量越大,鹽度越低。②蒸發量越大,鹽度越高。③河口地區陸地徑流注入越多,鹽度越低。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2 月 28 日杭州到黃山最美高鐵正式開通運行。讀杭黃高鐵圖,回答下面小題。
【1】杭黃高鐵通車后,有利于( )
A. 極大縮短了各地間的時空距離B. 提升杭州城市等級和服務范圍
C. 促進沿線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D. 提高沿線地區貨物運輸的能力
【2】在杭黃高鐵施工過程可能遇到的困難 ( )
①地形丘陵山地,地勢起伏大 ②氣象災害多發,施工難度大
③高寒冰川廣布,凍土層深厚 ④地質條件復雜多滑坡泥石流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若此圖表示海陸間水循環,則:
A.①表示水汽輸送B.②表示蒸發
C.③表示徑流D.④表示下滲
【2】若該圖表示北半球中、低緯大洋環流,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①洋流是在東南信風作用下形成的B.②處洋流流向隨季節而變化
C.③可能是北大西洋暖流D.④洋流對沿岸有增溫增濕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塔里木盆地北緣和南犬山山脈之間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國最大的鹽丘,下圖為鹽丘形成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巖石與含鹽層巖石成因相同的是
A. 板巖、砂巖 B. 石灰巖、 頁巖 C. 玄武巖、石英巖 D. 花崗巖、礫巖
【2】推斷鹽丘形成的地質過程
A. 沉積作用 水平擠壓 外力侵蝕 鹽層流動
B. 水平擠壓 沉積作用 外力侵蝕 鹽層流動
C. 沉積作用 鹽層流動 水平擠壓 外力侵蝕
D. 沉積作用 外力侵蝕 水平擠壓 鹽層流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沙漠面積最大的三個省級行政區是 、 、 。
(2)圖中數字①②③處表示我國三個沙漠化嚴重的地區,這些地方荒漠化嚴重的人為原因有哪些?
(3)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際通用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下圖示意1953- 2015年安徽省老年人口變化情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安徽省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大致在
A. 1982年 B. 1990年 C. 1998年 D. 2010年
【2】應對安徽省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主要措施有
①完善、繁榮養老市場②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③發展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④推進城市化和人口流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我國的工業分散表現出不同的特點。一方面,我國傳統農村地區工業類型多樣,且分布分散;另一方面,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傳統工業也不斷向其他地區轉移(下圖為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部分紡織服裝企業轉移示意圖),表現出傳統工業的分散。根據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傳統農村地區工業類型多樣,分布分散,下列列原因與此現象關聯性最小的是
A. 靠近農產品產地 B. 鄉村勞動力分散 C. 面向全國化市場 D. 廠商鄉土情結重
【2】目前,長三角地區紡織服裝企業轉出數量多、距離長,珠三角地區則數量少、距離短,原因是
A. 長三角地區產業均衡,產業選擇空間大 B. 長三角市場容量更小,紡織類企業過多
C. 珠三角人口較多,勞動力價格上漲較慢 D. 珠珠三角產業不均衡,可替代產業比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西江千戶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目前中國甚至世界最大苗族聚集地。苗寨大多依山傍水,相連成片,木質吊腳樓錯落有致;風景優美,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在旅游資源沒有開發前,西江千戶苗寨地處偏遠,交通基礎設施嚴重落后,老百姓生活貧困。如今的千戶苗寨,旅游資源得到合理有序開發,鄉村旅游開展的紅紅火火,村容村貌徹底改觀。下圖示意西江千戶苗寨景觀。
請以西江千戶苗寨旅游資源開發為例,說明發展鄉村旅游對于新農村建設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稻谷是重要的糧食種類,糧食的充分供給和區域平衡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任務。下圖反映2014年我國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關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已不再成為我國主要稻谷余糧區的是
A. 黃河下游區B. 長江中游區
C. 珠江下游區D. 淮河下游區
【2】與安徽省相比,黑龍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條件是
A. 人均耕地多B. 農業勞動力多
C. 復種指數高D. 淡水資源豐富
【3】我國水稻種植重心北移會導致稻谷
A. 出口數量擴大B. 運輸成本上升
C. 流通效率提高D. 儲存難度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