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秦嶺及南側相鄰的漢江谷地,素有“南北植物薈萃,南北生物物種庫”之美譽。這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被世界自然基金會稱為“全球第83份獻給地球的禮物。”
(1)讀圖,比較110°E以西秦嶺南、北兩坡的地勢特征差異,并結合所學知識解釋北坡地勢特征的成因。
(2)漢江發源于秦嶺南麓,自源頭至丹江口為漢江上游。分析秦嶺對漢江上游干、支流水文特征的影響。
(3)讀材料一,分析秦嶺及其以南的漢江谷地物種豐富的原因。
(4)渭河平原和江漢谷地南北跨度僅兩百公里,但種植業顯著不同。試比較兩地農業(農業類型、熟制、主要糧食作物)的主要差異。
【答案】
(1)北坡短而陡峭,南坡長而和緩(2分);秦嶺與渭河平原之間形成斷裂(2分),秦嶺一側巖體相對上升,形成陡崖。(2分)
(2)漢水上游流經秦嶺南側,秦嶺南坡為夏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豐富,河流徑流量大;(2分)秦嶺阻擋冬季風南下,漢水谷地最冷月均溫在0 上,河流無結冰期;(2分)秦嶺南坡植被覆蓋率高,河流含沙量小;(2分)秦嶺南坡地勢起伏較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2分)
(3)該區域地處我國南北方交界地帶,氣候兼備南北氣候特征(2分);加之地形復雜,氣候垂直分異明顯,為我國南北動植物分布提供了多樣的氣候條件。(2分)河谷地區相對封閉,人地關系協調受外界影響較小,為生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環境。(2分)
(4)漢江谷地:水田農業,一年兩熟,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3分)
渭河平原:旱地農業,兩年三熟到一年兩熟,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3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秦嶺地勢北坡短而陡峭,南坡長而和緩。北坡斷崖是秦嶺與渭河平原之間形成斷裂,秦嶺一側巖體相對上升,形成陡崖。
(2) 漢水上游流經秦嶺南側,秦嶺南坡為夏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豐富,河流徑流量大。秦嶺阻擋冬季風南下,漢水谷地最冷月均溫在0 °C上,河流無結冰期。秦嶺南坡植被覆蓋率高,河流含沙量小。秦嶺南坡地勢起伏較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3)秦嶺及其以南的漢江谷地地處我國南北方交界地帶,氣候兼備南北氣候特征,氣候多樣性特征,形成的物種的多樣性特征。秦嶺及漢江谷地地形復雜,起伏大,氣候垂直分異明顯,為我國南北動植物分布提供了多樣的氣候條件,利于多樣性物種生存。漢江河谷地區相對封閉,人地關系協調受外界影響較小,人類破壞少,為生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環境。
(4)漢江谷地:地處秦嶺以南,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充足,形成水田農業,一年兩熟,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渭河平原地處秦嶺以北,是溫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相對不足,形成了旱地農業,兩年三熟到一年兩熟,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2月22日,美國宇航局宣布發現包含7顆類似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同一恒星運轉,該天體系統距地球大約40光年。推測該天體系統屬于( )
A. 地月系 B. 太陽系 C,銀河系 D.河外星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是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影響最深刻的地方,優越的地理環境更有利于城市的發展。讀“我國某城市規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所示信息,比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說明判斷依據。
(2)下表為該城市發展建設過程中降水量的百分比變化情況統計表。 分析該城市降水量百分比變化的原因。
(3)隨著城市經濟的迅速發展,汽車數量急劇增加,城市交通擁堵現象日益嚴重。請你為該市治理交通擁堵獻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等高線和地層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
A. 789米 B. 932米 C. 1064米 D. 1177米
【2】
A. 因流水堆積成山 B. 因地殼抬升成山 C. 因流水下蝕成谷 D. 因地殼陷落成谷
【3】
A. 不能瞭望到李家莊 B. 是良好的儲油構造 C. 主要受內力作用形成 D. 向斜地形倒置成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季風水田區的水稻種植業特點有
①機械化水平高 ②水利工程量大 ③單產低,商品率低 ④農場經營 ⑤科技水平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 “巴西地理要素圖及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二 柑橘是葡萄牙人從中國引入歐洲然后轉折到巴西。巴西幾乎所有地區都可以進行栽種,但其集中產區主要在巴西東南部的圣保羅州、里約州等幾個州。其中圣保羅州占全國柑橘產量的84%。圣保羅州立大學的三個農學院每年約招收400名柑橘專業的本科、碩士和博士生。巴西柑橘業起始于20世紀20年代,之后穩步發展現居于世界第一。94%的柑橘品種為制汁型甜橙,人工采收,全自動化制汁。濃縮汁制成后,即進入冷庫貯藏或即由冷罐車運至海港經遠洋冷凍萬噸輪出口至歐盟、美國等地。
(1)簡述圣保羅州柑橘產業發展的區位條件。
(2)R河(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內百分之九十以上為高原地形,該河流中下游流域被稱為全球最大的熱帶半干旱地區。解釋R河流域分布有大面積熱帶半干旱地區的原因。
(3)由于甲地植被的大量破壞,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簡要分析這種變化對大氣熱狀況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龍首渠修建于漢武帝時期,該工程從洛水上游開渠引水,灌溉臨晉(今陜西大荔縣)以東的四萬多公頃鹽堿地。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兩千年前的先民們發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顏山(今稱鐵鐮山)西段開鑿了中國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 )
①減少水分蒸發 ②獲得更多的雨水補給
③實現自流引水 ④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難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如今的商顏山塬崖壁立、溝壑縱橫,形成這種地貌景觀的原因是( )
A.斷裂谷地 B.風力沉積作用
C.向斜谷地 D.流水侵蝕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A、B、C共同組成地球的________圈層,其中C為_______圈。
(2)D圈層大陸部分的平均厚度是________千米。
(3)巖石圈包括圖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
(4)E和F合稱為________。
(5)如果G為地核,F與G之間的界面是________界面,地震波在通過該界面時,________波完全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