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小明學校正在開展地理實踐活動,圖甲為小亮利用谷歌地球垂直視角獲取的學校衛星圖片(主樓高約40米,tan35=0.70,tan40=0.84),圖乙和圖丙分別為小明測得大慶某日水汽壓和相對濕度的日變化曲線圖(水汽壓指大氣中水汽部分的分壓力,主要受溫度和空氣運動影響。相對濕度指空氣中實際水汽壓與同溫度下的飽和水汽壓之比的百分數)。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推測這張衛星圖片拍攝的北京時間為
A. 2月21日11::20B. 5月21日11::20
C. 8月23日12::00D. 10月23日12::00
【2】關于水汽壓的描述正確的是
A. 實線為大慶秋冬季節水汽壓日變化曲線
B. 虛線為大慶夏季節水汽壓日變化曲線
C. 實線午后出現低值是因為相對濕度小
D. 虛線清晨水汽壓低是因為溫度最低、蒸發最弱
【3】關于大慶相對濕度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氣溫高時,相對濕度大
B. 日變化主要決定于降水量
C. 氣溫增高時,飽和水汽壓增大的速度比水汽壓增大的速度快
D. 夏季小、冬季大
【答案】
【1】A
【2】D
【3】C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日影的變化規律、大氣中的水汽的變化。
【1】根據圖片信息可知,學校主樓的影子朝向西北方向,由此可推測太陽位于該地的東南方向,時間應該在中午12點之前。由于該地經度為125多,故北京時間一定是12:00以前,C、D錯誤;結合材料數據分析,學校主樓影長約55米,可推測(40/55≈tan35)太陽高度約為35,太陽直射在南半球,故A正確,B錯誤。綜上分析,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2】根據材料分析,水汽壓的大小主要受溫度和空氣運動的影響。在大陸的秋冬季節,白天氣溫高,蒸發快,進入大氣的水汽多,水汽壓就大;夜間相反。水汽壓基本上由氣溫決定,每天有一個最高值出現在午后,一個最低值出現在清晨;但是在夏季,水汽壓有兩個最大值,一個出現在早晨9~10時,另一個出現在21~22時。在9~10時以后,對流發展旺盛,地面蒸發的水汽被上傳給上層大氣,使下層水汽減少;21~22時以后,對流雖然減弱,但溫度已降低,蒸發也就減弱了;還有兩個最小值,一個最小值發生在清晨日出前溫度最低的時候,另一個發生在午后對流最強的時候。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實線為大慶夏季水汽壓日變化曲線,虛線為大慶秋冬季水汽壓日變化曲線,實線午后出現低值是因為對流強盛,A、B、C三項都是錯誤的;虛線清晨水汽壓低是因為氣溫最低蒸發最弱,D正確。綜上分析,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3】根據材料中相對濕度的概念,相對濕度與水汽壓和溫度都有關系。根據理論計算和實驗證明,飽和水汽壓與溫度有關,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C正確。一般情況下,午后氣溫最高時相對濕度最小,清晨日出前后氣溫最低,相對濕度最大。由此可以判斷,氣溫高時,相對濕度小,A錯誤;相對濕度日變化主要決定于氣溫的變化,B錯誤;材料中沒有反映出相對濕度的季節變化,D錯誤。綜上分析,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水汽壓的大小與蒸發的快慢有密切關系,而蒸發的快慢在水分供應一定的條件下,主要受溫度控制。白天溫度高,蒸發快,進入大氣的水汽多,水汽壓就大;夜間出現相反的情況,基本上由溫度決定。每天有一個最高值出現在午后,一個最低值出現在清晨。在海洋上,或在大陸上的冬季,多屬于這種情況。但是在大陸上的夏季,水汽壓有兩個最大值,一個出現在早晨9~10時,另一個出現在21~22時。在9~10時以后,對流發展旺盛,地面蒸發的水汽被上傳給上層大氣,使下層水汽減少;21~22時以后,對流雖然減弱,但溫度已降低,蒸發也就減弱了。與這個最大值對應得是兩個最小值,一個最小值發生在清晨日出前溫度最低的時候,另一個發生在午后對流最強的時候。
相對濕度與水汽壓和溫度都有關系。根據理論計算和實驗證明,飽和水汽壓與溫度有關,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一般情況下,午后氣溫最高時相對濕度最小,清晨日出前后氣溫最低,相對濕度最大。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高山積雪是干旱地區最重要的水源,研究其覆蓋面積的變化規律,對區域水資源規劃、融雪型災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積雪覆蓋度變化率是指相對于上一季節積雪面積的變化情況。在高寒地帶,積雪發生升華對積雪覆蓋度面積減少有重要作用,同時,風力作用也會改變這些區域積雪分分布。下圖為北半球中緯度干旱地區某高山冬夏兩季積雪覆蓋變化率與海拔的關系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該圖冬、夏積雪覆蓋度的變化及成因,說法正確的是
A. 冬季積雪量大致隨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后減少
B. 夏季積雪量大致隨海拔的升高先減少后增多
C. 海拔3000米以下,冬季積雪面積均比上一季節有所增加
D. 海拔4000米以上,夏季積雪面積變化與上一季節相比呈增加趨勢
【2】關于該圖冬、夏積雪覆蓋度的變化及成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冬季,海拔3800米以上積雪面積的變化主要是受風力和升華影響
B. 冬季,海拔3800米以上積雪面積的變化主要是受氣溫和降雪影響
C. 夏季,海拔5200米以上積雪面積的變化主要是受氣溫和降水影響
D. 夏季,海拔5200米以上積雪面積的變化主要是受風力和地形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浙江省某地的汽車停車場示意圖,箭頭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陽光線。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節氣,正午時車位上遮陽棚的影子最大的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當太陽光線為②時,該日浙江
A. 正處梅雨季節 B. 全省冰雪覆蓋
C. 盛行東南信風 D. 各地晝夜等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面向河流下游,左手方視為河流左岸,右手方視為河流右岸。讀某一平直河流剖面圖。
完成下面小題。
【1】若該河為平直河道,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響,則該河位于( )
A.南半球B.北半球
C.赤道上D.回歸線上
【2】若該河自西向東流動,河堤需要特別加固的是( )
A.北岸B.南岸
C.東岸D.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流域范圍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流域開發方向正確的是( )
A.在圖中甲處發展商品谷物農業
B.在甲、乙河段大力發展航運
C.在丙處發展水稻種植業
D.在河流下游大力發展林業,改善生態環境
【2】限制該流域下游農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 )
A.地廣人稀B.旱澇災害頻發
C.水土流失嚴重D.交通不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徑流的形成與變化受到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如氣候因素、流域下墊面因素及人類活動等,下圖是甲河兩次相同降水量條件下形成的流量過程曲線。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區域氣候因素是影響徑流的決定因素,其中降水過程對徑流形成過程的影響最大。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 T1的降水強度大B. T1的降水形成的地表徑流速度慢
C. T2的降水歷時短D. T2的降水損失小
【2】甲河的流量過程曲線T1出現的頻率很高,則推測甲河的流域形狀為
A. B.
C. D.
【3】甲河流域內的下列人類活動對其徑流形成影響程度最小的是
A. 旱地改水田B. 修建調水工程C. 覆蓋地膜D. 坡地改梯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季風水田農業、商品谷物農業、大牧場放牧業和混合農業四種代表性農業地域類型的農業結構及商品率情況。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乙、丙、丁四種農業地域類型中,屬于商品谷物農業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丙農業地域類型( )
A. 水利工程量大 B. 勞動力投入多
C. 專業化程度高 D. 生產規模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德國城市的地理空間半徑一般為10~20Km以下。目前德國化工產業集中布局30~40Km 寬的制造帶中,形成類似于跨城市尺度的產業帶集聚,而非傳統意義上的產業集群。將德國汽車化工兩大產業的核心企業、主要供應商以及研發機構作為點狀實體,對其空間集聚特征進行分析得出下表(0<R<1.0為集聚分布;R=1.0為隨機分布;R>1.0為離散分布)。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與汽車產業相比,德國化工產業
①整個產業的集聚程度較低
②核心企業與供應商的集聚程度較高
③核心企業與研究機構的集聚程度較低
④供應商與研究機構的集聚程度較高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2】與化工產業相比,德國汽車產業形成表中集聚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 汽車零部件多,工藝復雜B. 資源依賴程度低,產品種類多
C. 交通條件改善,市場擴大D. 資本集中程度高,更新速度慢
【3】德國化工產業形成跨城市尺度產業帶集聚可能會
A. 加大城市環境污染B. 導致城區交通擁堵
C. 促進城市分工協作D. 促使城市之間競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登陸火星五周年之際,“好奇號”探測器確認火星上有適合生命存在的物質。分析檢測顯示,取出的巖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鹽和其他對生命非常關鍵的礦物成分;鹦且远趸紴橹鞯拇髿饧认”∮趾,下圖示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機抓拍到的“公牛眼”狀隕石坑。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火星雖然有適合生命存在的物質,但目前仍然沒有發現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火星體積密度較小 B. 火星上沒有液態水
C. 火星表面溫度高 D. 火星上大氣稀薄
【2】相對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隕石襲擊,其原因是( )
A. 火星公轉速度快 B. 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帶
C. 火星大氣稀薄 D. 火星的質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