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材料一 本格拉鐵路是安哥拉最重要的鐵路,西起洛比托,經本格拉,東至盧奧,如下圖 所示。該鐵路最初為葡萄牙所建,后遭內戰炸毀.21 世紀初,安哥拉內戰結束,政府決定在原路線 上恢復重建本格拉鐵路,承建方為中國,2015 年該鐵路正式修復通車。在鐵路建設過程中,中國企 業共聘用近 10 萬人次從事羅安達和本格拉兩條鐵路工程建設,已有 1 萬多名當地工人逐步成長為電 焊、機械操作、通信電務等不同專業的技工。此外,還有 20 余名中國工人因交通事故、疾病、地雷 等原因喪生。
材料二
安哥拉地圖
(1)結合當地環境特征,簡析鐵路工人在筑路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健康、生命威脅。
(2)簡析本格拉鐵路重建對中國制造業產生的有利影響。
(3)專家建議向北延長本格拉鐵路至羅安達,你是否贊成,試說明理由。
【答案】(1)地處熱帶,易曬傷、中暑; 穿越熱帶原始森林,易受毒蟲叮咬,動物侵襲等威脅;局部地 形復雜、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多;鐵路曾遭戰爭破壞,施工沿線易殘留地雷、未爆炸彈 等,威脅生命安全(2)(鐵路修建需要相關產品)促進了中國鋼鐵、機械、列車制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該鐵路的重 建改善了安哥拉內陸與外界的交通聯系,刺激沿線農礦資源的開發,為中國制造業提供(豐富廉價 的)原料;同時激活安哥拉內陸消費,為中國商品提供銷售市場;該線路的重建加強了安哥拉與中 國之間的貿易聯系,有利于中國制造業的產業升級與轉移,為中國制造業的產業創新提供空間(3)贊成:連接了北部與中部鐵路(或連接洛比托和羅安達港口),激活了交通網;利于沿線經濟 發展,促進安哥拉國內就業;沿海多平原,利于鐵路施工;反對:該國南北近海海上航運便利,無重復建設道路的必要;線路經過河流、海灣、沼澤等自然 障礙,建設成本高;穿越淺海、沼澤等濕地,生態破壞大
【解析】
考點定位:鐵路建設的區位因素 鐵路建設的影響
(1)鐵路工人在筑路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健康、生命威脅要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進行敘述,包括自然條件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從自然條件來看,緯度低,氣溫高,紫外線輻射強烈,容易曬傷和中暑現象發生。位于低緯度地區,有原始森林分布,蚊蟲叮咬和大型動物的侵襲。從地形條件來看,所經路段地形復雜,該地雨季降水多,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從人為因素來看,長期戰亂,殘留有地雷或者炸彈等影響生命和健康。
(2)本格拉鐵路重建對中國制造業產生的有利影響主要從工業區位角度分析?梢詮谋靖窭F路重建對我國產品市場的擴大以及為我國制造業提供原料和促進產業升級角度考慮。促進了中國鋼鐵、機械、列車制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該鐵路的重建改善了安哥拉內陸與外界的交通聯系,刺激沿線農礦資源的開發,為中國制造業提供(豐富廉價的)原料;同時激活安哥拉內陸消費,為中國商品提供銷售市場;該線路的重建加強了安哥拉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聯系,有利于中國制造業的產業升級與轉移,為中國制造業的產業創新提供空間。
(3)是否向北延長本格拉鐵路至羅安達屬于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贊成不贊成均可。贊成主要從對當地經濟發展以及修建條件角度考慮,向北延伸連接了北部與中部鐵路(或連接洛比托和羅安達港口),激活了交通網;利于沿線經濟發展,促進安哥拉國內就業;沿海多平原,利于鐵路施工。不贊成主要從必要性以及建設成本和生態環境角度考慮,不延伸的理由包括該國南北近海海上航運便利,無重復建設道路的必要;線路經過河流、海灣、沼澤等自然障礙,建設成本高;穿越淺海、沼澤等濕地,生態破壞大。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的數字表示內、外力作用的相互關系,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各數字與地質作用相對應正確的是( )
A. ①—固結成巖作用 B. ②—風化作用
C. ③—變質作用 D. ④—侵蝕作用
【2】④過程最終形成的巖石可能是( )
A. 石灰巖 B. 花崗巖 C. 大理巖 D. 砂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四省區2017年GDP總值(億元)統計圖,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四省區,描述正確的是
A. 四川人均GDP是云南2倍 B. 貴州與云南省山區沙漠化顯著
C. GDP總值大小與省區面積有關聯 D. 陜西省全部屬于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區
【2】四省區中西電東送水電潛力最大的省區是
A. 四川省 B. 陜西省 C. 云南省 D. 貴州省
【3】四省區工業化對城市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A. 加速了種植業向城市推進 B. 工業化加速了人口向外省遷移
C. 使鄉村就業方式向城市擴散 D. 增加了城市勞動力遷入,緩解老齡化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70年代,在丙河上興建了大壩,并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人工水庫。大壩建成后,帶來的影響有:①獲得發電、灌溉、航運、旅游等綜合效益;②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濫;③入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斷擴大;④由于泥沙淤積,水庫的儲水量下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水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水循環各環節中,能使陸地上淡水不斷得以補充的是________,人類影響最大的是________,三種循環所共有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
(2)如何理解水資源可以永續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序號代表的含義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甲代表的巖石是________。________是構成我國華山的主體巖石。從地質構造上看,華山屬于________,與華山成因相同的還有________。
(3)2013年湖南省啟動湘西喀斯特地貌申報世界遺產工作,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中的________作用形成的,其組成巖石屬于沉積巖,其通過圖中________(填序號)后,形成的乙類巖石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我國四個城市的部分社會服務功能情況,據表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題。
【1】表中城鎮等級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A. 甲乙丙丁 B. 乙丁甲丙 C. 甲丙丁乙 D. 乙丁丙甲
【2】四城市中,最適宜發展國家級IT產業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4月,川藏鐵路成都至雅安段開始鋪軌。讀圖1,回答下列小題。
【1】與成都相比,拉薩
A. 日出早,白晝長 B. 正午太陽高度角小
C. 海拔高,日照強 D. 大氣逆輻射強
【2】圖示區域
A. 地處板塊的生長邊界 B. 河流的流向自西向東
C. 自然景觀為高寒荒漠 D. 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
【3】川藏鐵路開通后,能夠
①緩解青藏鐵路運輸壓力 ②改善西藏物資供應
③消除區域內災害的影響 ④促進地域文化交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土耳其中部的卡帕多西亞以其奇特的巖石構造、巖洞和半隱居人群的歷史遺跡令人神往。該 地擁有地質景觀“蘑菇石”(如下圖)。蘑菇石頂部巖石呈灰黑色,含有氣孔。底部的巖石呈灰 白色,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據此完成 下列各題。
【1】“蘑菇石”頂部和底部的巖石按成因分別屬于
A. 噴出巖、變質巖 B. 侵入巖、變質巖
C. 噴出巖、沉積巖 D. 變質巖、沉積巖
【2】該景觀的形成過程為
A. 沉積——火山噴發——風化侵蝕——地殼抬升
B. 火山噴發——地殼抬升——沉積——風化侵蝕
C. 沉積——地殼抬升——火山噴發——風化侵蝕
D. 地殼抬升——火山噴發——沉積——風化侵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