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我國部分地區油田資源已進入中晚期。讀圖回答問題。
(1)歸納我國1999-2009這十年間石油生產的時空變化特點。
(2)指出我國油田資源枯竭最明顯的區域并說明判斷的理由。
(3)概述2009年我國石油生產量與進口量的關系,說明2009年華東、華南的石油進口量大的原因。
【答案】(1)1999年石油生產主要分布于東北,其他地區相對較少;北方多,南方少;隨后東北地區產量下降、西北石油增產明顯,兩地差異減小;北方多,南方少。
(2)東北地區;石油生產量逐步減少,而進口量增長明顯。
(3)2009年我國石油進口量明顯大于國內生產量。華東、華南石油進口遠大于其他地區,原因是華東、華南石油生產量較小;而經濟發達,需求量龐大,本地石油遠遠滿足不了本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依靠進口彌補缺口。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石油生產的時空分布與空間差異。該題以我國不同地區石油進出口量變化為材料,考查我國石油生產的時空分布與空間差異,難度不大,關鍵是讀懂圖中信息,注意兩幅圖對照分析。
(1)1999年:石油生產主要分布于東北,其他地區相對較少,說明此時東北地區石油資源儲量較大,產量較高,整體表現為北方多,南方少;2009年:東北地區產量下降、西北石油增產明顯,兩地差異減小,東北、西北石油生產基本平分秋色;此時石油生產仍然是北方多,南方少,這充分說明我國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
(2)讀圖可知,圖中資源枯竭最明顯的區域為東北地區。由圖可見東北的石油生產量逐步下降,進口量明顯增加,這反映該地區油田開發強度大,儲量有所減少,需要進口部分石油彌補儲量不足帶來的產能下降。這表明我國東北地區油田確已進入資源枯竭期。
(3)通過讀圖分析,對各地石油生產量相加得到的數據與各地石油進口量相加得到的數據,兩數據進行對比,可知2009年我國石油進口量明顯大于國內生產量。通過對數據進行對比,華東、華南石油進口量明顯大于其他地區;這與華東、華南當地石油資源缺乏,石油生產量小,同時兩區經濟發達,石油消費大,必須依靠大量進口彌補缺口有關。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右圖分別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關于圖示洋流的判斷,正確的是
A. 甲洋流增溫增濕
B. 乙洋流是暖流
C. 丙洋流增溫增濕
D. 丁洋流是暖流
【2】關于①、②兩處附近地區地理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A. ①處沿岸是地中海氣候
B. ②處溫帶季風氣候
C. ①處漁場是北海道漁場
D. ②處漁場是北海漁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吊腳樓,也叫“吊樓”,為苗族、壯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渝東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東南地區的吊腳樓特別多,吊腳樓多依山靠河就勢而建。讀湖南某地臨水吊腳樓圖。
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所示河流
A.流速緩慢
B.含沙量大
C.汛期、枯水期差異大
D.有結冰期
【2】該民居所在地區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
A.沙塵暴、寒潮
B.泥石流、滑坡
C.臺風、風暴潮
D.地震、火山噴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圖中陰影表示夜半球),回答。
(1)圖中AB為______線。
(2)圖示日期為______,節氣為_______ 太陽直射點在_______緯度)。
(3)此時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的變化規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時A點晝長為____小時,C點晝長為____小時。
(5)D點為______時,E點_______時日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昆侖隊在抵達南極昆侖站(80°5'01'S,77°6'58'E)后,于2019年1月5日全面展開天文、冰川和測繪等項目的科研工作。如圖為1月5日當地時間10時在昆侖站上拍攝的自動監測設備及其周邊景觀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時刻
A.北京時間約為6時B.倫敦和上海日期相同
C.赤道上東半球大部分為黑夜D.我國東部沿海吹陸風
【2】該日后一個月內
A.南極圈內極晝范圍變大B.地球公轉速度逐漸變慢
C.索馬里東部海域出現魚汛D.開普敦地區溫和濕潤
【3】圖中自動監測設備的日影朝向再次出現時,可能為
A.6月9日B.7月5日
C.次年10月5日D.次年12月9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位于山西朔州市區與平魯區交界處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露天煤礦。目前已經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生產基地之一。生產過程中表土不斷被剝離;隨著礦坑的不斷向下延深,大量不斷剝離出來的物料被運輸、堆積到排土場;大氣降水經采場、排土場的排水溝進入礦坑底部,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極大。
簡析露天開采引發地質災害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預防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香港將在近海區域修建一座全球最大的海上風力發電廠,屆時風電會通過一條25 km長的海底電纜,接入香港電網,預計可為8萬戶家庭提供電力。
讀海上風力發電設施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歐洲多個國家已建立了多個海上風力發電廠且規模巨大。大力發展海上風力發電,可以
A.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減少赤潮的發生概率
C.增加洋流的速度D.增加附近海岸的降水量
【2】在我國西北,風力發電常被稱為“垃圾電”,其原因可能是
A.成本低B.占用耕地C.發電不穩定D.污染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自然界中,任何給定的資源存量水平都有相應的收獲量水平。當資源存量較小時,收獲量較小;若要維持較高的資源存量水平,收獲量必須控制在一定范國內。在相同存量的情況下,獲取自然資源的努力程度不同,收獲量也不同。下圖為可再生資源辯態模型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當某種生物資源處在M狀態時,可能出現的生態問題是
A.該生物的天敵數量銳減B.該生物過量繁殖成災
C.該生物生存空間減小D.該生物種群瀕臨滅絕
【2】可使努力程度由E1轉變到E2的措施是
A.劃定休漁期B.退耕還草
C.礦山企業兼并D.封山育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安哥拉氣溫舒適宜人,全年平均溫度在22°C左右,最高氣溫也不超過28℃,被稱為非洲的“春天國度”。安哥拉全年分旱、雨兩季,5~9月為旱季,相對涼爽,有很重的霧,也被人們稱為“霧季”,潮濕無雨:9~次年5月為雨季,氣溫高、濕度大,降水量從東北向西南逐漸遞減,東北高原地區年均降水量可達1500毫來,而南部納米貝沙漠地區年均降水量僅為50毫來。礦產、森林,水力、農牧漁業資源豐富。
(1)南部沿海地區氣候干燥而溫和,分析其原因。
(2)該國每年5~9月是干季,但又是“霧季”,分析其大霧的成因。
(3)該國漁業資源豐富,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