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日本比較豐富的自然資源有 ( )
A. 耕地和水能 B. 地熱和耕地
C. 地熱和水能 D. 硫磺和水資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四地氣溫、降水統計資料。讀表回答下列各題。
【1】有關表中四地的位置和氣候的描述,可能的是
A. ①——我國東南沿海、亞熱帶季風氣候
B. ②——東非高原、熱帶雨林氣候
C. ③——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冰原氣候
D. ④——澳大利亞、熱帶沙漠氣候
【2】下列對四地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雨熱同期,適于種植水稻
B. ②——終年溫和,有利于甜菜種植
C. ③——降水均勻,適宜棉花生長
D. ④——熱量充足,有利于水稻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厄爾尼諾現象對氣候的影響主要有( )
①使所經過區域的氣溫多低于年平均值 ②向所經過區域的大氣輸送大量熱量
③擾亂了常規海流模式,使氣候反常 ④使全球降水總量異常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反映人與環境關系的三種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對“環境容量”的理解錯誤的是( )
①環境容量是指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承載能力
②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環境容量在不斷地加大
③人類可以局部地改造環境,從而可使人口數量超越環境容量
④生態環境的平衡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環境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制約作用,保護環境十分重要。下面解決環境問題的四種思路最恰當的是( )
A.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二者并不矛盾,應該走邊發展邊治理之路
B.發展中國家經濟相對落后,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路子勢在必行
C.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同等重要,必須把保護環境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上
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調節的能力,聽其發展,順其自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為“薄餅巖”地質景觀,該地位于右圖島嶼的西部沿海。它是由數以百計的硬石灰巖和軟砂巖堆積而成的,因形似層層薄餅,故而得名。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左圖景觀的形成過程最可能是
A. 固結成巖—內力抬升—風化侵蝕 B. 巖漿侵入—內力抬升—海浪侵蝕
C. 固結成巖—海浪侵蝕—內力抬升 D. 巖漿侵入—風化侵蝕—內力抬升
【2】右圖島嶼的板塊邊界類型及其兩側板塊的移動方向分別是
A. 消亡邊界 西北、東南 B. 消亡邊界 東北、西南
C. 生長邊界 西北、東南 D. 生長邊界 東北、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遷移行為決策的產生,是由于遷移者認為在目前自己居住區以外的某一區位能夠更好地滿足自己的意愿。下圖示意某區域境內的移民遷移情況。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不同遷移類型中,受距離遠近影響最小的是( )
A.移民
B.農業或家務職業
C.非農業職業
D.政府或管理職業
(2)有關移民遷移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主要受自然環境因素影響
B.只能逐級流向高一等級城市
C.只能就近流向較高等級城市
D.受特殊因素影響出現偏移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出前和日落后的一段時間內,天空呈現出微弱的光亮,這種現象稱作“晨昏蒙影”,晨昏夢影帶的寬帶是18°(弧度)。日落后和日出前的兩段“晨昏蒙影”連接,就會整夜不“黑”,被稱作為“白夜”。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晨昏蒙影帶的形成是由于
A. 大氣輻射 B. 大氣折射 C. 大氣散射 D. 地面反射
【2】晨昏蒙影持續的時間
A. 赤道上常年不變,約72分鐘 B. 夏至日從南極向北極越來越長
C. 各緯度最長不會超過12小時 D. 北京春秋分最短,二至日最長
【3】北極點出現白夜現象的時間是
A. 春分之前 B. 夏至前后 C. 秋分之前 D. 冬至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中國和美國人口數量及自然增長率。
國家 | 2007年人口數(億) | 人口自然增長率(%) | |||
1990~1995年 | 1995~2000年 | 2000~2005年 | 2007年 | ||
中國 | 13.21 | 1.10 | 0.91 | 0.75 | 0.51 |
美國 | 3.03 | 1.00 | 0.83 | 0.71 | 0.9 |
材料2:美國東北部地區為歐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腳點,是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方。那里有阿巴拉契亞山脈的煤礦、五大湖西部的鐵礦、大西洋沿岸的優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運系統、內地肥沃的平原等有利的自然條件。這個地區的面積約占全國的1/4,但人口占全國的近一半,全國大部分的汽車制造、鋼鐵、化學以及一些重要的軍事工業,都分布在這里。
材料3: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我國務工經商流動人口示意圖。
(1)由材料1中資料分析中國和美國人口現狀對社會的影響。
(2)材料2中美國人口向東北部地區集聚,其主要原因是。美國退休的老年人,沿著箭頭方向遷移的主要原因是。
(3)我國目前跨省流動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樣的?
(4)說明現階段我國人口大規模流動的主要影響。
(5)從材料3圖中看出,人口遷入數量較多的省級行政區是、、 , 這三個地區吸引人口遷入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三大自然區分布圖”(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將圖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區名稱寫在下面相應空格里。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三大自然區之間的界線分別為:c與b之間大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界,a與c之間大致以____________為界,b與a之間以________________為界。
(3)圖中a、b、c三地區相比,夏季氣溫最低的是__________區,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b兩地區相比,降水量較少的是______________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c地區的植被自東向西依次為__________、荒漠草原、__________。
(5)a區內部南北差異明顯,其中北方適宜種植的糖料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其中南方適宜種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