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左圖為世界某區域略圖。圖中克里特島是希臘最大島嶼,其東部多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右圖為2000年希臘大理石主要的出口對象(國家或地區)。
材料二:黑海漁業資源豐富,該海域暖水性食肉魚類每年會定期在黑海和馬爾馬拉海之間季節性洄游。
材料三:石灰巖在暖濕的環境中容易溶蝕,希臘約阿尼納地區和我國桂林地區都廣布石灰巖,下表為希臘約阿尼納和桂林的相關資料。
(1)評價希臘大理石出口的條件。
(2)說明克里特島東部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多發的自然原因。
(3)指出暖水性食肉魚類從馬爾馬拉海洄游到黑海的季節,并分析該季節黑海吸引這類魚的有利條件。
(4)從氣候角度分析兩地石灰巖溶蝕速度的季節差異。
【答案】(1)優:大理石資源豐富,分布廣;產地接近大型港口;海運發達;相對發達地區具有勞動力成本優勢,以出口成品為主(任寫3點即可)劣:距離東亞、北美主要市場遠;相對欠發達地區,勞動力成本高,以出口原石為主 (2)山地丘陵起伏大;氣候干旱,光照強風化作用強,地表破碎;板塊邊界附近,多地震,加劇巖層破碎;植被稀少(任寫3點即可) (3)夏季。①夏季水溫高;②夏季匯入黑海的河流,營養物質多,其他魚類生長旺盛 (4)冬季約阿尼納快于桂林;原因:約阿尼納冬季降水多于桂林,溶蝕速度快;夏季桂林快于約阿尼納;原因:桂林夏季降水多,氣溫高,溶蝕速度快(任寫1點即可)
【解析】(1)評價類題目注意正、反兩個角度。大理石的出口應從原料、市場、勞動力、交通等方面考慮。結合圖例可知:有利條件:希臘大理石資源豐富,分布廣,產地接近大型港口;海運發達;相對于以進口成品為主的美國、沙特、西班牙、日本等,勞動力陳本較低。不利條件:距離東亞、北美主要市場遠;相對欠發達地區(中國大陸等),勞動力成本高;以出口原石為主,附加值低。
(2)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①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區,②巖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質多,③植被:缺乏,山坡表層缺少保護,④氣候:暴雨或連續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匯集。結合圖例可知當地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起伏大;地中海氣候,夏季氣候干旱,光照強,風化作用強,地表破碎;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邊界附近,多地震,加劇巖層破碎;植被稀少。
(3)黑海緯度高于地中海,冬季水溫低,不適合暖水性魚類的食生長,因此魚類應在夏季洄游至黑海。同時夏季匯入黑海的河流,營養物質多,魚類的餌料充足。
(4)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Ca(HCO3)2],因后者可溶于水,從而對當地構成侵蝕。水分條件越好、溫度越高越有利于化學反應進行。由表格可知:約阿尼納冬季降水多于桂林,溶蝕速度快;桂林夏季降水多,氣溫高,溶蝕速度快。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①②兩圖表示的天氣系統分別是( )
A. 反氣旋、氣旋 B. 氣旋、反氣旋
C. 暖鋒、冷鋒 D. 冷鋒、暖鋒
【2】關于圖示天氣系統與天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過境時,降水位置在鋒后,多帶來連續性降水
B. ②過境時,可能帶來沙塵暴、寒潮等惡劣天氣
C. ②過境后,天氣晴朗,氣溫升高,氣壓升高
D. ①過境后,氣溫上升,氣壓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地球表面受熱過程圖。讀圖完成以下各題。
【1】從數量上看,①>②的原因是
A. ②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B. ②大部分被大氣吸收
C. ①大部分被大氣吸收 D. 大氣對①具有削弱作用
【2】陰天夜晚比晴天夜晚氣溫高,是因為
A. ①減弱 B. ④增強 C. ③增強 D. ②增強
【3】拉薩郊區農民在冬季給蔬菜大棚覆蓋黑色尼龍網的主要目的是
A. 削弱反射作用,提高夜間的溫度 B. 阻止太陽輻射,防止夜間溫度過低
C. 增強大氣逆輻射,提高農作物存活率 D. 削弱地面輻射,減少作物水分蒸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大洲 35°緯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下列各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受秘魯寒流影響,A處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漁場
B. 受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碰撞擠壓作用,B處多火山、地震
C. 受地形地勢影響,C處呈現溫帶荒漠景觀
D. 受地質構造影響,D處成為有名的大自流盆地
【2】對B、e兩地氣候差異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B地年降水量大,e地年降水量小
B. B地大陸性特點明顯,e地海洋性特點顯著
C. B地雨熱同期,e地冬雨夏干
D. B地降水季節變化較大,e地降水季節變化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部分地區略圖和產業結構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甲農業帶主要種植的谷物為 ,該農作物與苜蓿輪作主要生態效益是 。
(2)城市乙由毛皮貿易場所發展成為鋼鐵工業中心,除了市場廣闊之外,主要得益于 開采和 改善。
(3)治理前的田納西河流域由于濫伐森林和經常性暴雨,導致流域水土流失嚴重,這體現了自然地理環境的 性特征,該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通過梯級開發水能資源,吸引了大量的高 工業。
(4)從產業結構角度說明美國目前所處的區域發展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微農場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經營靈活、規模適度的農場,其生產管理主要是對營養液加液時間和次數進行調節。下圖為某微農場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形成微農場的主導因素是
A. 市場 B. 科技 C. 政策 D. 勞動力
【2】在正常年份6月中下旬生產旺季,下列城市微農場中加液次數最少的是
A. 上海 B. 北京 C. 濟南 D. 鄭州
【3】如果在城市地區推廣微農場,其生態效益主要表現在
①削弱太陽紫外線輻射②緩解城市熱島效應③增強城市雨島效應④減輕水源污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存在于高原周圍地區、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氣環流,稱為高原季風。下圖中箭頭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風方向。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高原季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氣壓帶與風帶的季節移動 B. 高原面與海洋表面的熱力差異
C. 高原表面植被的季節變化 D. 高原面與周圍自由大氣之間的熱力差異
【2】上圖中表示夏季風的是
A. ab B. bc C. cd D. ad
【3】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風
A. 削弱了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 B. 削弱了東亞季風加強了南亞季風
C. 加強了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 D. 加強了東亞季風,削弱了南亞季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新型火星探測飛船——“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于美國東部時間2005年8月12日7時43分(西五區區時)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美宇航局下屬的噴氣推進實驗室說,這艘飛船將探測火星上生命線索,并為未來的火星登陸尋找合適的地點。閱讀下表,完成下面小題。
【1】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值比地球小,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距太陽遠 B. 質量小 C. 體積小 D. 公轉周期長
【2】在表上的四顆行星上,能體會“度日如年”的是
A. 水星 B. 金星 C. 地球 D. 火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人多力量大到1980年我國開始執行一對夫婦只能生育一胎的政策。2013年啟動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我國的生育政策經歷了三次轉變。撫養比是指總體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時間相隔不到三年.影響兩次生育政策調整間隔短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老齡化嚴重 B. 城市化水平較高
C. 有齡婦女人數少 D. 生育觀念的改變
【2】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后十年內,我國
A. 男女比例失調更加嚴重 B. 勞動年齡人口的撫養壓力加重
C. 老年人口撫養比在下降 D. 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在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