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學校在某山區組織了一次遠足活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丹霞地貌是由陸相紅色砂礫巖構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種地貌形態.形成的必要條件是砂礫巖層巨厚,垂直節理發育.因在中國廣東省北部韶關仁化縣丹霞山有典型發育而得名(如圖)。
材料二:在距今1.4億年至7000萬年間,丹霞山區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后來經過復雜的地質作用形成今天的地貌形態。
材料三:“地震真正的故事記錄在巖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殼深處斷層的運動引起的,如果運動足夠強烈,地表就會產生裂縫,數年后,沉積物又將裂縫覆蓋。
(1)從巖石的成因上看,紅色砂礫巖屬于______。
(2)結合材料,推測丹霞地貌的形成過程。
(3)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什么地方多地震。
【答案】(1)沉積巖
(2)內陸盆地首先接受陸相紅色砂礫巖沉積后來地殼抬升砂礫巖層被外力侵蝕切割,未被侵蝕的砂礫巖出露形成
(3)板塊交界處或者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
【解析】試題分析:
(1)巖石按照形成原因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沉積巖代表性巖石有砂巖、頁巖、石灰巖、礫巖,從材料可知,丹霞地貌中的紅色砂礫巖屬于沉積巖。
(2)由材料可知,丹霞山區在很久以前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所以當時的地質作用為沉積為主,形成紅色砂礫巖巖層。后來由于地殼的抬升作用,出露地表,上覆巖層被侵蝕,紅色砂礫巖露在表層,形成丹霞地貌。
(3)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可知,在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動比較劇烈,多火山、地震,板塊內部比較穩定。從全球來看,有兩個大的地震帶,即環太平洋和喜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帶。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秦直道是與長城、兵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跡,它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條“高速公路”。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
A. 流水侵蝕 B. 風力堆積 C. 斷層中的巖塊下降,河流堆積 D. 褶皺中的背斜成谷
【2】
A. 地勢高低起伏不平、峰林聳立 B. 人們在農田里收割谷子
C. 一個個平頂的房子散落于溝谷附近 D. 成片的荒漠風沙肆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Our evidence shows that ________ time outdoors is good for kids’ eyes.
A.spend B.to be spent C.spending D.spen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從A到B再到C,方向是( )
A. 先向西南,再向東南 B. 先向正南,再向東南
C. 先向東南,再向西南 D. 一直向正南
【2】若D點所處經度是東經116°,一架飛機從圖中①點出發,起飛時當地區時是2017年3月8日10時,經過10個小時到達加拿大溫哥華(西8區)的時間是( )
A. 3月7日1時 B. 3月7日23時
C. 3月8日1時 D. 3月8日4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