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毛烏素沙漠位于農林牧交錯地帶,流沙現象自西北向東南加重。烏審旗的農牧民大量種植沙柳治沙。沙柳屬于多年生灌木,枝條叢生不怕沙壓,根系發達,抗旱耐貧瘠,耐嚴寒和酷熱。沙柳還具有“平茬復壯”的生物習性,農牧民齊根砍下沙柳條,來年沙柳生長才越旺。
我國首個生物質發電廠坐落在烏審旗的烏審召生態園區,該電廠以收購的沙柳條為原料,用排出的二氧化碳養殖出了營養價值極高的螺旋藻。螺旋藻需要充足的二氧化碳才能生長良好,傳統做法是分解小蘇打獲取二氧化碳。烏審召生態園區近年來發展形成了沙、林、電、藻一體化的產業模式,年產螺旋藻400噸,遠銷國內外。左圖示意毛烏素沙漠及其烏審旗位置,右圖示意沙柳景觀。
(1)說明毛烏素沙漠東南部流沙現象嚴重的原因。
(2)從沙柳的生長習性分析當地人將沙柳作為治沙植物的原因。
(3)分析烏審召生態園區發展沙、林、電、藻一體化產業模式產生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答案】(1)東南部降水較多,自然條件優越,人類農牧生產活動頻繁,對植被破壞嚴重東南部的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坡度較大,更容易形成流沙。
(2)根系發達,固沙效果好;抗沙漠惡劣環境的能力強,存活率高。
(3)環境效益:沙柳種植面積大大增加,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防風固沙);回收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用于螺旋藻養殖,有利于緩解全球變暖趨勢。
經濟效益:農牧民將沙柳條出售給電廠,增加了經濟收入;生態園區用沙柳條發電和回收二氧化碳養殖螺旋藻,減少了投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我國西北地區生態環境的治理,結合我國西北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措施來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毛烏素沙漠地處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的農林枚交錯地帶,是季風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地區,東南降水較多,人類活動頻繁對植被破壞嚴重,土地沙化加劇。根據河流流向該地區地勢應該是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河流短小說明坡度較大,沙子流動性增強。
(2)結合材料可知沙柳屬于多年生灌木,枝條叢生不怕沙壓,根系發達,杭旱耐貧疥,耐嚴寒和酷熱。沙柳發達的根系有利于固沙;農牧民齊根砍下沙柳條,來年沙柳生長才越旺,頑強的生命力說明其適合沙漠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且存活率高。
(3)生態效益方面:結合材料可知沙柳根系發達,是良好的固沙植物,利于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該電廠以收購的沙柳條為原料,用排出的二氧化碳養殖出了營養價值極高的螺旋藻,因此其可以消耗大量溫室氣體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
經濟效益方面:農民種植固沙植物沙柳,將其銷售給電廠,促進了就業增加了經濟收入,;生態園區用沙柳條發電和回收二氧化碳養殖螺旋藻,減少了投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城市不同區域人口變化反映的是( )
①不同區域人口增長類型的差異 ②人口遷移的方向 ③再城市化現象 ④郊區城市化現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近郊區常住人口增長率達26%左右,主要是由于近郊區( )
①環境質量好 ②交通通達度高 ③土地價格高 ④人文環境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屋是因紐特人建造的獨特建筑。其建筑材料就是一塊塊長方形的大冰塊,建筑方法是先選好地方,然后開始壘砌冰磚,水是建造冰屋的最好黏合劑,因紐特人會先潑上一些水,碼放一層冰磚,再潑一些水,再壘一層冰磚,層層壘砌起來,最終建成饅頭形的小屋(圖)。
(1)說明水是建造冰屋最好黏合劑的原因。
(2)分析當地氣候對因紐特人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隨時間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該國人口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②到③期間,人口總數不斷下降 B. ②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
C. ④時期人口總數達最少 D. ③與⑤人口總數一定相等
【2】目前人口增長特點與④時期相符合的國家是
A. 德國 B. 日本 C. 加拿大 D. 美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第31屆夏季奧運會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23°S,45°W)舉行,盛大的開幕式于當地5日20時開始。下圖示意開幕當天某時刻地球表面局部光照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陰影部分表示白晝。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北京市民觀看開幕式直播的時間約是當地時間
A. 8月6日17時 B. 8月6日7時
C. 8月5日17時 D. 8月5日7時
【2】開幕當天里約熱內盧的正午太陽高度約為
A. 13° B. 77° C. 54° D. 90°
【3】開幕當天甲地晝長為
A. 0小時 B. 12小時 C. 18小時 D. 24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兩類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國家的人口年齡構成,讀圖回答有關問題:
(1)A表示__________國家,B表示__________國家。(發達或發展中)
(2)A類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是__________,B類國家人口增長模式是__________。
(3)從平均年齡來看,A類國家平均年齡較,B國較。
(4)針對不同的人口問題,兩國應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別是:
A國:
B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統計,近30多年來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2毫米/年,不同省份、不同季節海平面升降狀況存在差異。導致海平面變化的因素十分復雜,海平面上升會給沿海地區帶來諸多不利影響。下圖示意天津市沿海2015年、2016年與常年同期海平面逐月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與常年同期相比,2016年天津市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
A. 4月 B. 7月 C. 9月 D. 11月
【2】與2015年相比,2016年天津市沿海海平面總體變化帶來的影響可能是
A. 河口發生咸潮的次數減少 B. 陸地面積增大
C. 海水入侵造成的危害減弱 D. 海岸侵蝕程度加大
【3】影響天津市沿海常年同期海平面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氣候變暖 B. 熱帶氣旋 C. 入海徑流量 D. 盛行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法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在歐盟國家中較為典型。歷史上,法國長期高度中央集權,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國的人口、生產、服務活動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區人口數量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紀60年代,法國選擇了若干邊緣城市集聚區建立“平衡城市”,阻滯人口和產業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與其他地區之間發展的高度不平衡問題。讀法國“平衡城市”影響范圍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法國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導因素是( )
A. 地形 B. 資源 C. 交通 D. 政治
【2】法國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持邊緣城市集聚區的
A. 服務門檻 B. 服務種類 C. 服務等級 D. 服務范圍
【3】“平衡城市”規劃的主要目標是優化法國城市的( )
A. 空間結構 B. 規模結構 C. 產業協作 D. 城市化進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內側劃了斜線的車道為可變車道(左圖),在進入可變車道前,需隨時根據相應指示牌(右圖)確定行駛方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可變車道主要出現在
A. 高速公路 B. 城市干道 C. 鄉鎮道路 D. 步行街道
【2】設置可變車道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車流行駛速度 B. 高效利用道路資源
C. 減少路面的車流量 D. 美化道路地面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