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泰國和澳大利亞都是世界主要的蔗糖生產和出口國。兩國的蔗田主要分布在緯度16°以南的平原地區,泰國甘蔗單產僅為澳大利亞的85%,而泰國噸糖耗蔗量為澳大利亞115%,兩國蔗糖生產成本大約相同。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澳大利亞甘蔗單產高于泰國的主要原因是
A. 氣候更溫暖濕潤 B. 土壤更肥沃 C. 種植技術更先進 D. 運輸更便捷
【2】導致泰國蔗糖生產成本與澳大利亞大約相同的主要原因是
A. 原料消耗量 B. 勞動力工資 C. 生產技術 D. 市場需求
【3】下圖中,能正確表示影響制糖工業區位因素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1】C
【2】B
【3】C
【解析】
【1】澳大利亞屬于發達國家,科技水平高,種植技術先進,所以甘蔗的單產高,C正確;由材料可知,泰國和澳大利亞的甘蔗均分布在16°以南地區,泰國為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而澳大利亞16°以南平原地區,受東澳大利亞暖流和東南信風迎風地帶的影響,為熱帶雨林氣候,從氣候看,澳大利亞沒有特別的優勢,A錯誤;均位于熱帶氣候區,土壤酸性強,B錯。產量高低與運輸便捷無關,D錯。所以正確答案為C。
【2】泰國噸糖耗蔗量是澳大利亞的1.15倍,但是生產成本大體相同,主要由于泰國為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低,B對。原料消耗量泰國高于澳大利亞,A錯。從生產技術來看,澳大利亞高于泰國,C錯。生產成本高低與市場需求量無關,D錯。故選B。
【3】甘蔗制糖屬于原料指向型工業,在所有投入中原料占比最大。讀圖可知,①為動力指向型,②能源、勞動力就原料占比均勻,③為原料指向型,④為勞動力指向型。故選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1年11月實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我國人口增長模式已經轉變為現代型的省級行政單位是
A.黔、魯、京、浙、蘇 B.豫、新、京、浙、蘇
C.渝、瓊、京、津、滬 D.滬、京、津、浙、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鳳堰梯田位于陜西省南部。乾隆年間,湖南長沙移民見此地氣候溫潤,森林茂密,與江南相似,于是游說當地農戶共同開墾,并逐漸完善梯田灌溉系統一鳳堰梯田主要位于山前沖積扇,在修筑初期,常發生前一天灌滿水,第二天就出現干涸的情形,其后先民采用措施加以解決。該梯田現為我國北方省份面積最大的古水稻梯田,已成為旅游勝地。下圖示意鳳堰梯田位置及景觀。
(1)說明鳳堰梯田水源條件較好的原因。
(2)推測梯田修筑初期易干涸的主要原因及先民采取的主要措施。
(3)分析梯田對當地生產生活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華北平原某城示意圖(下左圖)及該城十年土地利用率變化圖(下右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從保護城區環境角度,該城工業區布局在城區
A. 西南郊 B. 西北郊 C. 東南郊 D. 東北郊
【2】據圖2可以判斷,近十年該城
A. 城區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B. 郊區種植業迅速發展
C. 城區人口自然增長率降低 D. 郊區生態環境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積溫是一個地區一年內日平均氣溫≥10℃,持續期內日平均氣溫的總和。讀我國局部地區積溫分布圖(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M、N兩地積溫的差值可能是
A. 1000℃ B. 1500℃
C. 2000℃ D. 2500℃
【2】導致M、N兩地積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地形影響 D. 人類活動
【3】M地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優勢區位條件是
A. 太陽輻射強 B. 熱量充足
C. 地廣人稀 D. 晝夜溫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美洲局部地區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基多是厄瓜多爾的首都,也是距離赤道最近的城市,海拔2850米,年平均氣溫13.7℃,四季如春,形成這種氣候特征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2)比較A、B兩地氣候的差異。
(3)C地自然帶的名稱是 ,影響該自然帶形成的因素有 、 、 。
(4)2016年1—9月份,厄瓜多爾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3次。該地地震多發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進行資源跨區域調配的主要原因是
A. 促進我國東西部經濟的全面發展
B. 區域資源賦存量與區域發展水平不匹配
C. 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資源
D. 資源在區域之間具有流動性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