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列兩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圖中由②③環節組成的水循環類型為 ,由③①④⑤環節組成的水循環類型為 。
(2)水循環的能量來源主要是 、 。
(3)我國下列地理事物或現象能夠直接實現序號①功能的是 。
A.長江 B.副熱帶高氣壓帶 C.我國的夏季風 D.我國的冬季風
(4)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中,受人類修水庫影響最顯著的是 。(填序號)
(5)回答自然界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材料二:坎兒井是我國古代人們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創建的一種特殊的引水工程。下圖為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山麓地帶的坎兒井,坎兒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豎井、明渠、蓄水池組成。豎井是地表與暗渠的通道,暗渠與地下水的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層中,滲溢出來的地下水順著暗渠流出地面,明渠將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調蓄灌溉流水量的作用。
(6)說明坎兒井采取地下輸水比地上輸水的好處。
(7)說出坎兒井參與的水循環類型,并說出該水循環聯系的地球圈層名稱。
【答案】(1)海上內循環 海陸間循環
(2)太陽輻射能 重力能
(3)C
(4)⑤
(5)維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陸地淡水資源不斷更新;促進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塑造地表形態。
(6)減少水分蒸發,減少水分下滲
(7)陸地內循環 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
【解析】
本題結合水循環示意圖考查了水循環類型和緩解,能量來源,水循環的意義,以及水循環的應用等。
(1)據圖可知,②為海洋降水,③為海水蒸發,②③環節都在海水進行,故屬于海上內循環;由③①④⑤環節組成的水循環溝通了海洋和陸地,故為海陸間循環。
(2)水循環的過程是海洋水汽蒸發,通過水汽輸送將水汽輸送到陸地形成降水。海洋水汽蒸發主要的能量來源于太陽輻射;地表徑流由于重力能存在,源源不斷注入海洋,故水循環的能量來源主要是太陽輻射能和重力能。
(3)圖中①為水汽輸入,從海洋上空流向陸地上空。我國的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將海洋水汽輸送到陸地。故C正確;我國的冬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故D錯誤;長江屬于地表徑流,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二者不能實現水汽輸送,故AB錯誤。故選C
(4)水循環可分為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水循環的主要環節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植物蒸騰等。人類施加影響較大的環節為地表徑流,人類可以通過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等影響地表徑流。圖中⑤環境為地表徑流。
(5)水循環可以維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陸地淡水資源不斷更新,促進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通過侵蝕,搬運,堆積等作用不斷塑造地表形態。
(6)新疆地區氣候干旱,晴天多,蒸發量大, 坎兒井采用地下輸水的方式可以減少蒸發量,保證水量。
(7)坎兒井所在的新疆深居大陸內部,距海遙遠,河流以內流河為主,因此參與的水循環類型為陸地內循環。大氣降水降落到地面,部分下滲形成地下水,部分流入海洋,部分通過蒸發和植物的蒸騰作用以水汽的形式進入地球大氣層,然后再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面。因此水循環聯系了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旅游地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今天,鄉愁旅游是一種情感,是一種記憶,是一種文化的尋根。福建省莆田市湄洲鎮是中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自古以來就是閩臺民間交往的橋頭堡,也是著名的僑鄉。該鎮旅游資源具有“鄉愁”的靈魂,尋根鄉愁、田園鄉愁、文化鄉愁的市場開發潛力大,成功入選我國十大鄉愁旅游小鎮。下表為該鎮旅游規劃簡表。
分析湄洲鎮發展鄉愁旅游小鎮的客源市場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在荒漠廣布地區,常因過量開采地下水導致綠洲和荒漠過度地帶生態環境進一步退化,形成“生態裂谷”。讀民勤北部荒漠草場至縣城(綠洲)地下水位變化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生態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縣城
A. 0~20 km B.20~40 km C.40~60 km D.60~80 km
【2】“生態裂谷”附近的地帶
A.植被覆蓋率較高 B.風力侵蝕作用較弱
C.固定沙丘轉為流動沙丘 D.地下水流向荒漠區
【3】為了綠洲區的可持續發展,應該
A.在荒漠區大力發展灌溉農業 B.在綠洲區全面植樹造林
C.在交錯帶禁止開采地下水 D.合理分配流域內水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氣候學上講,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在10℃以下算作冬季。讀我國冬始日期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影響我國地勢第三階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A. 地形 B. 海陸分布 C. 緯度 D. 光照
【2】下列關于我國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規律及主要影響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 C地入冬日期可能為11月25日
B. 受地形影響,沿海地區比同緯度內陸地區入冬晚
C. 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沒有冬季,因此不存在四季更替現象
D. A地地勢高,B地緯度高,入冬日期差不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據統計,圖中A省中水土流失面積達2.64萬平方千米,占該省總面積的19%,主要集中在A省西部和南部地區,這些地區由于人多地少。據不完全統計,A省現有坡耕地61萬公頃,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有12萬公頃。
完成下列各題。
【1】A省西部和南部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就其原因說明下列合理的是
A. 丘陵山地地區,地勢起伏大
B. 山地對暖濕氣流有抬升作用,降水量和降水強度大
C. 長江干流的流水侵蝕作用強
D. 紅壤土質疏松
【2】為遏制水土流失的加劇,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下列措施
A. 封山育林,開發多種旅游項目
B. 將水土流失嚴重區人口外遷
C. 調整農業結構,發展農、林、牧、漁等多種經營
D. 因地制宜地發展立體農業、生態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個時刻太陽系局部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四個天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這四個天體的級別相同
B. 小行星帶位于 M 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
C. 此刻地球上一定會出現日食現象
D. 地球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2】有人想了解 M 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你認為他必須要了解關于 M 星球下列信息中的哪些信息
①M 星球上是否有地震活動
②M 星球上是否有水
③M 星球上是否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④M 星球上的溫度是否適宜
⑤M 星球是否存在二氧化碳和甲烷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澳大利亞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雨林,數百萬年以前跨越了整個澳洲大陸,面積接近90萬平方公頃,但目前雨林面積已不足澳大利亞國土面積的1‰。下圖為澳大利亞主要自然帶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導致①地為熱帶雨林景觀而②地為熱帶草原景觀的因素是
A. 太陽高度 B. 地形 C. 人類活動 D. 西北季風
【2】澳大利皿熱帶雨林面積由原來的跨越整個澳洲大陸縮減到目前已不足澳大利亞國土面積的1‰,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氣候變化 B. 商業性伐木 C. 工業化和城市化 D. 過度的遷移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張掖祁連山丹霞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巖和泥巖組成,以交錯分層、四壁陡峭、色彩斑斕而神奇。如圖為其形成初期巖層剖面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張掖丹霞地貌中多七彩巖層,不同顏色巖層交替呈現的原因是
A. 流水在溶蝕作用過程中,使巖層成分和性質發生改變
B. 不同時期人類活動方式不同,導致巖層破壞程度不同
C. 冷熱干濕的氣候頻繁交替出現,沉積色彩交互的地層
D. 地殼運動過程中,巖漿侵人形成了不同顏色的變質巖
【2】圖示地貌地區,垂直節理發育后,地表巖石最易風化破碎的地點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3】結合材料推測張掖丹霞地貌的形成過程是
A. 地殼運動―巖層彎曲―外力侵蝕―外力沉積
B. 外力沉積―地殼運動―巖層彎曲―外力侵蝕
C. 地殼運動―外力侵蝕―巖層彎曲―外力沉積
D. 外力侵蝕―外力沉積―地殼運動―巖層彎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受熱帶季風氣候影響的薄荷島,位于菲律賓中部,森林茂密。但島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巖小山上卻只長草不長樹,形似草堆,每年熱季,“草堆”干枯,轉為褐色,猶如一排排巧克力擺放在大地上,因此它們被當地人稱為“巧克力山”。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巧克力山“只長草不長樹”的原因是( )
A.土層過薄,樹木難生長B.地勢較高,熱量條件差
C.森林破壞,石漠化嚴重D.山坡陡峻,水源難保持
【2】能夠觀賞到該島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時間在( )
A.3~5月B.6~8月C.9~11月D.12~2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