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巖石圈的范圍是指( )
A.整個地殼
B.地殼和地幔
C.地殼和軟流層以上部分
D.地殼、地幔和地核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內陸綠洲地區。21世紀初,該國甲地發現便于開采、儲量豐富的優質磷酸鹽礦(位置見下圖)。初期開采的礦石運往乙地加工。2013年,該國在甲地附近籌建磷酸鹽工業城,使其成為集開采、加工于一體的國際磷酸鹽工業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設國際磷酸鹽工業中心的優勢條件。
(2)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鹽礦石,都會造成污染。有觀點認為“與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鹽礦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較輕”。你是否贊同這種觀點?請通過對甲、乙兩地的對比分析,闡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大陸氣溫年較差分布示意圖(單位:℃),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圖示地區氣溫年較差變化規律及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從沿海向內陸氣溫年較差越來越大
B. 從甲處到乙處氣溫年較差變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為主
C. 大陸東側氣溫年較差的變化梯度大于大陸西側
D. 從甲處到丙處氣溫年較差變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
【2】氣溫年較差最大值出現在甲處附近的主要原因是
A. 地處高緯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小
B. 地處內陸高原、山地,受海洋影響小
C. 地表缺少植被覆蓋
D. 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澤
【3】下列關于乙、丙兩地的正確判斷是
A. 乙處附近氣候有利于糧食作物生長 B. 丙處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C. 丙處附近緯度太高,不利于漁場形成 D. 乙處自然帶為溫帶落葉林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6年9月20日,右圖為2016年9月21日我國部分地區兩日的天氣圖,圖中H為高氣壓、L為低氣壓。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別說明9月20日、9月21日贛州的天氣狀況,并分析兩日天氣不同的原因。
(2)圖示21日贛州的風向是 ,比較兩日風力大小及判斷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理想大陸自然帶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E處為適應當地氣候而形成的顯著自然環境特征是( )
A.硬葉林
B.磚紅壤
C.斑馬、長頸鹿
D.河流有明顯汛期
(2)F、G屬于同一自然帶,但G處分布緯度較低,原因是G處 ( )
A.有暖流流經
B.受東南季風影響
C.有寒流流經
D.受東北季風影響
(3)理想大陸自然帶分布圖中的H自然帶在非洲南部分布范圍較小,原因是( )
A.有寒流流經
B.有暖流流經
C.陸地面積 狹小
D.受山地阻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南美洲某區域圖,結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判斷A、B兩城市的氣候類型,并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其成因。
(2)比較A、B兩城市氣溫和降水差異,并分析氣溫差異的形成原因。
(3)描述C河段的水文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地形部位名稱:A;B
(2)有人認為C處是一座火山,請你從圖中找出支持這種說法的依據。
(3)寫出圖中河流干流D的大致流向;本區的河流①、②、③、④中,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4)從改善生態環境出發,本區最適合大力發展的產業是。
a、畜牧業 b、種植業 c、漁業 d、林業
(5)分析說明甲地居民點的形成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北緯30°附近我國東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兩處河谷有何區別?原因是什么?
(2)C處典型的流水地貌是 , 成因是。
(3)分析圖示地區2009年與1949年農業用地的明顯變化及對地貌帶來什么影響?
(4)從圖示聚落分布看,該地區聚落分布特點是 ,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