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5中陰影部分為某種自然資源的全球分布情況,讀圖回答以下3題。
1.該自然資源是指 ( )
A.濕地 B.油田 C.冰川 D.煤田
2.該自然資源主要分布在 ( )
A.盆地和湖泊周圍 B.沿海與大陸架上
C.大陸邊緣與島嶼 D.高緯區和高山區
3.近幾十年,該自然資源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變暖氣溫升高 B.大氣的臭氧層變薄
C.人類的需求量加大 D.地殼不穩定多地震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北京市東城區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目標檢測、高三地理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10年5月12日是第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結合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陰影部分是我國某種氣象災害的多發區,這種氣象災害可能是( )
A.洪澇 B.沙塵暴 C.臺風 D.寒潮
(2)圖中陰影區①涉及的省區的簡稱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分析陰影區易形成該氣象災害的共同原因。
(3)據報道,目前我國石漠化危害涉及8省區460個縣(市、區)近2.2億人口,主要集中于巖溶地貌分布區,以圖中字母代表的三個省區為主:它們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南端所在省區是_________(填字母)。
(4)圖中陰影區②的石漠化現象不很明顯,試分析其主要原因。
(5)圖中d、g兩省區均是我國人口密度較小的省區,試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云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讀以南極點為中心的半球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種資源的分布,箭頭表示洋流。據此回答26~30題。
1.圖中A表示的海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中山站位于長城站的( )
A.西北 B.西南 C.東北 D.東南
3.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的資源是( )
A.石油、天然氣
B.煤礦
C.森林資源
D.草場資源
4.在南極上空出現的大氣環境問題是( )
A.全球氣候變暖
B.酸雨現象
C.喜馬拉雅山的雪線上升
D.臭氧層空洞
5.下列關于圖中洋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西風漂流,向西流,暖流 B.西風漂流,向東流,寒流
C.秘魯寒流,向東流,寒流 D.西風漂流,向東流,暖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北京市豐臺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圖2為世界某地區局部圖。讀圖2,回答5—7題。
1.圖中
A.導致甲、乙兩地氣候類型差異的主導因素是洋流
B.乙—丙體現以水分變化為基礎的地域分異規律
C.圖示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區的干熱程度
D.甲地為熱帶雨林氣候,乙地為熱帶草原氣候
2.丁地的農業地域類型特點為
A.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畜產品大量出口
B.農業與市場聯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邊地區
C.機械化水平高,耕種、放牧、休耕進行輪作
D.農業生產過程精耕細作,農產品的商品率較低
3.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種資源的分布。若人類不合理利用這種資源,將可能會出現
A.海水升溫,溶解二氧化碳減少 B.兩極冰川融化,山地雪線下降
C.大氣逆輻射增強,溫室效應加劇 D.全球氣候變干,物種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