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人口密度約為中國的3倍,且人民的生活水平較高,這說明日本的人口容量較大,以下是其原因的是:①自然資源豐富 ②科技發達 ③對外開放程度高 ④消費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7-2008年學年瀏陽年一中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試題 題型:069
我國的外交之路已由過去的“引進來”變為現在的“走出去”,其中又特別重視“遠親不如近鄰”:06年北京非洲峰會、廣西南寧舉行的“東盟十年”、06中國的“俄羅斯年”及07俄羅斯的“中國年”、06年胡錦濤主席溫總理的印度南亞之行、最近的中日領導互訪及胡主席的中亞之行等外交活動。下面是我國“近鄰”一些資料,閱讀后回答相關問題。
(1)讀下圖,回答問題。
①圖示區域是________,它是目前僅次于波斯灣地區的世界重要石油產地,如果我國從該地區進口石油,應選擇的最佳運輸方式是________,通過該運輸方式運進我國,最先到達的省區是________。
②圖中①河沿岸的主要經濟作物是________,該河注入的湖泊面積不斷縮小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 下圖為俄羅斯兩大經濟地帶的劃分示意圖
材料二 下表為俄羅斯兩大經濟地帶的基本經濟指標(%)
結合圖1及上表回答:
俄羅斯東部經濟地帶與西部經濟地帶之間分界線的名稱是________。俄羅斯東部經濟帶的人口密度約為西部經濟地帶人口密度的________倍,簡單分析俄羅斯東部經濟地帶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3)下圖為唐代中日的海上交通圖:
從圖中看出唐代與日本之間的海上交通直接通航的路線有三條。隋代及初唐時,主要走北面新羅道。日本遣唐使多選擇夏季出發,秋冬季節返回日本。試分析日本遣唐使這樣安排行程的主要原因。自密州到金城到京都三地氣溫和降水量有何變化?三地氣候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4)下圖為印度著名的喬塔那格浦爾工業區圖:
喬塔那格浦爾工業區作為一個形成較晚的傳統重工業區,為避免出現德國魯爾區曾經出現過的衰落現象,應當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六都中學2007-2008高三地理模擬試卷 題型:069
我國的外交之路已由過去的“引進來”變為現在的“走出去”,其中又特別重視“遠親不如近鄰”:06年北京非洲峰會、廣西南寧舉行的“東盟十年”、06中國的“俄羅斯年”及07俄羅斯的“中國年”、06年胡錦濤主席溫總理的印度南亞之行、最近的中日領導互訪及胡主席的中亞之行等外交活動。下面是我國“近鄰”一些資料,閱讀后回答相關問題。
(1)讀上圖,回答問題。
圖示區域是________,它是目前僅次于波斯灣地區的世界重要石油產地,如果我國從該地區進口石油,應選擇的最佳運輸方式是________,通過該運輸方式運進我國,最先到達的省區是________。
圖中①河沿岸的主要經濟作物是________,該地區種植這種作物的有利自然條件是________。
(2)材料一 下圖為俄羅斯兩大經濟地帶的劃分示意圖
材料二 下表為俄羅斯兩大經濟地帶的基本經濟指標(%)
結合上圖及上表三回答:
俄羅斯東部經濟地帶與西部經濟地帶之間分界線的名稱是________。俄羅斯東部經濟帶的人口密度約為西部經濟地帶人口密度的________倍,簡單分析俄羅斯東部經濟地帶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3)下圖為唐代中日的海上交通圖:
從圖中看出唐代與日本之間的海上交通直接通航的路線有三條。隋代及初唐時,主要走北面新羅道。日本遣唐使多選擇夏季出發,秋冬季節返回日本。試分析日本遣唐使這樣安排行程的主要原因。自密州到金城到京都三地氣溫和降水量有何變化?三地氣候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4)下圖為印度著名的喬塔那格浦爾工業區圖:
喬塔那格浦爾工業區作為一個形成較晚的傳統重工業區,為避免出現德國魯爾區曾經出現過的衰落現象,應當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表為“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前五位國家資料”,據表分析,完成12~13題。
中國 | 美國 | 俄羅斯 | 印度 | 日本 | |
二氧化碳排 放量(億噸) | 60 | 59 | 17 | 12.9 | 12.47 |
工業總產值 (億美元) | 33700 | 139800 | 11400 | 6300 | 52900 |
地均排放 (噸/平方千米) | 625 | 634 | 99 | 394 | 3260 |
人均排放 (噸/人) | 4.55 | 19.34 | 11.97 | 1.15 | 9.59 |
注:地均排放為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國土面積之比
12.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遠大于日本,但工業總產值遠小于日本,原因是( )
①日本能源利用率高
②中國工業基礎薄弱,生產方式落后
③日本的森林覆蓋率較高
④中國的工業產品技術含量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13.上述五國中( )
A.中國的人口密度最大
B.美國的人口密度最小
C.印度的人口密度和日本相當
D.日本的人口密度約是俄羅斯的20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寧夏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2分)閱讀以下圖文材料,完成有關問題。
阿拉斯加面積為171萬平方千米,人口僅60多萬,人口密度0.42人/平方千米。森林、礦產等資源豐富。安克雷奇機場因低廉的機場使用費和跨太平洋航線的中轉站成為全球第四大貨運機場(僅次于美國孟斐斯、日本成田和中國香港國際機場),其貨運近四分之一來自中國。
(1)結合圖文材料,分析安克雷奇機場成為最大的中美航空貨物集散地的原因。(10分)
(2)全球氣候變暖,導致阿拉斯加冬季的氣溫已平均上升了約6℃,當地的陸地永久凍土和沿岸海冰將大量融化,這將給阿拉斯加的經濟發展帶來哪些主要的影響?(6分)
(3)你是否贊成阿拉斯加東南部沿海平原大力發展奶制品生產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表1為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前五位國家資料,據表分析,完成1-2題 表1
注:地均排放為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國土面積之比 1.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遠大于日本,但工業總產值遠小于日本,原因是 ①日本能源利用率高 ②中國工業基礎薄弱,生產方式落后 ③日本的森林覆蓋率較高 ④中國的工業產品技術含量低 A.①②③④ B. 2.上述五國中 A.中國的人口密度最大 B.美國的人口密度最小 C.印度的人口密度和日本相當 D.日本的人口密度約是俄羅斯的20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