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甲、乙兩城市的地域形態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城市是 ,其城市地域形態為 式,判
斷依據是 。 該城市形成這種
地域形態的原因是 ,這種地域形態的缺點是 。
(2)乙城市是 ,該城市的地域形態是 狀,這種地域形態的優點是 。
(3)兩城市地域形態形成的共同之處是都受到 的影響。
(4)從甲、乙兩圖推知, 城市規模大, 城市等級較高,服務范圍更廣。
(5)兩城市中集中了文化、教育、科學研究機構和體育衛生設施,反映出城市的作用是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屆江蘇省揚州中學高三下學期開學練習地理卷 題型:多選題
下圖為“某大陸的局部地區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小題1】下列關于流經甲、乙兩海區的洋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A.流經甲、乙兩海區的洋流流向不相同 |
B.甲地表層海水鹽度大于乙地 |
C.流經甲、乙兩海區的洋流都是盛行風吹動形成的 |
D.甲附近海區因洋流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漁場, 乙附近沒有大型漁場 |
A.丙地農業地域類型為大牧場放牧業 |
B.丙地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適宜發展水稻種植業 |
C.丙地地廣人稀,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較高,商品率高 |
D.丙地所在國城市密集,農產品就近供應城市市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山東省濰坊市重點中學高二暑假作業(四)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甲、乙兩幅區域圖和有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3分)
(1)指出甲、乙兩圖所示區域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4分)
甲圖: ;乙圖: 。
(2)比較武漢、芝加哥兩城市興起和發展的交通區位條件的異同點。(4分)
1949年洞庭湖面積有4350平方千米,由于泥沙淤積和大量圍墾,到1997年其面積只有2691平方千米,縮小了近40%。
(3)試分析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對周圍自然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并說明針對該問題應采
取的主要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湖南省衡陽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甲、乙兩圖,根據所學城市功能分區的知識,回答有關問題(每空2分,共12分)
⑴ 甲圖反映的是 對城市土地租金和城市功能分區的影響;乙圖反映的是城市土地租金的變化受 的影響。
⑵ 城市中各類活動支付租金的能力, 僅次于商業,所以在市中心周圍的位置形成該功能區。該區選擇這個區位的原因是 。
⑶ 影響城市地域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除圖中反映出來的以外,還有 、 等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山東省濰坊市高二暑假作業(四)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甲、乙兩幅區域圖和有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3分)
(1)指出甲、乙兩圖所示區域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4分)
甲圖: ;乙圖: 。
(2)比較武漢、芝加哥兩城市興起和發展的交通區位條件的異同點。(4分)
1949年洞庭湖面積有4350平方千米,由于泥沙淤積和大量圍墾,到1997年其面積只有2691平方千米,縮小了近40%。
(3)試分析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對周圍自然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并說明針對該問題應采
取的主要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