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世界人口增長轉變圖,據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在①②③④四點中,能代表工業革命至20世紀70年代期間世界人口增長狀況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十五”計劃中要求我國人口控制在13.3億,我國應采取的人口增長模式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3】為了緩和人口壓力,我國應采取下列人口增長模式中的( )
A. AB. BC. CD. D
【答案】
【1】B
【2】D
【3】C
【解析】
人口增長模式有原始型(高、高、低)、傳統型(高、低、高)、過渡型和(高、低、高)、現代型(低、低、低).發達國家屬于現代型,發展中國家多數屬于傳統型、過渡型.讀圖,①為原始型、②為傳統型、③為過渡型、④為現代型.
【1】工業革命至20世紀70年代期間世界人口增長速度加快,屬于傳統型人口增長模式,符合的是②.B正確。
【2】要控制中國人口總量,必須使中國人口處于低速增長階段。我國應采取的人口增長模式是④,D正確。
【3】為了緩解我國的人口增長速度,我國宜采取低增長模式,但D模式出現人口負增長,會導致勞動力不足、老齡化等問題,故選C模式。
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長模式的判斷,獲取圖中信息即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最新研究發現,鳥糞可以影響北極氣溫變化。每年遷徙至北極地區的鳥類產生的鳥糞被微生物分解后,會釋放約4萬公噸的氨,氨與海水浪花噴灑出的硫酸鹽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顆粒。這些塵埃顆粒物不僅集中在鳥群附近,在整個北極均有分布。左圖示意大氣受熱過程,右圖示意北極地區海鳥。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鳥糞對北極地區氣溫的影響及其原理是( )
A. 升高,④增強 B. 升高,③增強 C. 降低,①增強 D. 降低,②增強
【2】該影響最明顯的季節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北極氣溫的這種變化,可能導致該地區( )
A. 晝夜溫差變大 B. 海冰加速融化 C. 海水蒸發加劇 D. 極地東風加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雅魯藏布江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北麓,沿途接納多條支流,后繞過南迦巴瓦峰轉向南流(此段即雅魯藏布大峽谷),出中國境后稱布拉馬普特拉河。干流在拉孜以上為上游,河床海拔在5200m以上,沼澤和湖泊較多;拉孜到派鄉為中游,海拔已降到4500m以下,沿岸是西藏農業最發達地區,農產品品質好,被譽為“高原糧倉”。派鄉以下為下河段,谷底海拔從2800m迅速降至155m。
材料二 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圖。
(1)描述圖示區域內降水的空間分布特征。
(2)分析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高原糧倉”農產品品質極優的條件。
(3)近年來,研學旅行越來越火,湖南某中學地理組的老師們準備于2019年7月到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海拔5350m)附近進行地質和氣象考察。根據當地自然環境特點,指出此次考察需要攜帶的物品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臺灣地區2004年的水量平衡收支流程圖和臺灣島水系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甲代表的水循環環節是( )
A. 蒸發和蒸騰 B. 水汽輸送 C. 下滲 D. 水汽凝結
【2】臺灣島地表徑流量中約80%的水量不能被控制利用而損失的原因是( )
①水污染嚴重②降水集中③河道落差大,水流急 ④水資源浪費嚴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遷移和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現象。近年我國流動人口逐漸增加,2001年我國流動人口超過1.2億。讀圖并回答下面小題。
【1】2001年我國跨省流動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A. 從人口稠密地區流向地廣人稀地區 B. 從城市流向農村
C. 從經濟發達地區流向經濟欠發達地區 D. 從中西部地區流向東部地區
【2】近年來我國東部大城市出現的“民工潮”現象表明( )
A. 鄉村城鎮化速度加快 B. 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轉化不足
C. 大城市人口老化問題嚴重 D. 影響我國近年來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國家政策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以下各題。(10分)
(1)上圖中人口遷移,是________歷史上和________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
(2)圖中字母代表的內容,對人口遷移而言,屬于拉力的是________,屬于推力的是_______,屬于中間阻力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對于人口壓力大的農村,人口遷移緩解了當地________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農業、________資源,對更好地保護農村的________有積極作用。
(4)大量農村人口遷入城市,既積極地推動了城市的_______發展,同時也給城市的________造成巨大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圖(圖甲)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圖乙),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地年降水量(高于或低于)400毫米,B地等溫線向南凸出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2)結合圖甲、圖乙,描述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和氣溫分布的主要特點,并說出主要影響因素。
(3)甲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和成都平原相比,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人口遷移與行政區域的關系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中A、B和C表示三個不同的____________區域。
(2)圖中屬于人口遷移的箭頭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圖中不屬于人口遷移的箭頭是________和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