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芬蘭位于歐洲北部,約三分之一的國土在北極圈以內。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中部以丘陵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為主。芬蘭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6%,乳畜產品世界聞名。
(1)判斷芬蘭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所體現的地帶性規律,并說明判斷依據。
(2)根據B地區地理環境特征,推測其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適合發展的產業部門。
【答案】(1)緯度地帶性。隨著緯度的升高,熱量降低,農業生產方式由種植業向林業及狩獵業過渡。
(2)第一產業:發展林業; 第二產業:利用森林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發展木材加工業; 第三產業:利用獨特的極地風光(森林廣布,北極圈以北有極光現象),發展旅游業。
【解析】(1)芬蘭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由南向北依次是耕作區、森林區、馴鹿區,說明隨著緯度的升高,熱量降低,農業生產方式由種植業向林業及狩獵業過渡。所體現的是緯度地帶性規律。
(2)B地區是森林區,第一產業適宜發展林業。 第二產業適宜利用森林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發展木材加工業。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 第三產業是利用獨特的極地風光,如森林廣布,北極圈以北有極光現象等,發展旅游業。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交通運輸耗能是指將單位重量產品移動單位距離所消耗的能量(單位:千克標準煤/萬噸·千米),交通運輸耗能受地形地勢、經濟水平、運輸方式和綜合運輸網密度的影響。下圖為我國部分省區交通運輸耗能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1】與新疆比較,四川交通運輸耗能大的主要因素是( )
A. 經濟水平 B. 地形地勢
C. 運輸方式 D. 綜合運輸網密度
【2】【2】圖中①②③④四個省區交通運輸耗能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糧食供需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下圖為“2017年中國糧食供需空間分布示意圈”,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高缺糧省市及其主要原因對應正確的是
A. 京氣候干旱,多風沙天氣 B. 渝工業發達,工業用地多
C. 瓊氣候炎熱,低濕易澇 D. 粵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
【2】為保障高缺糧地區糧食供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擴大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 B. 控制人口增長,減少糧食需求
C. 調整農業結構,跨區調配糧食 D. 控制城市人口,提高農村人口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受超量開采影響,北京地區水資源總量大幅減少。地下徑流由原來的西北向東南流動變成現在的受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影響,流向漏斗中心,可能帶來的影響是( )
A. 地下水位上升 B. 地表沉降減弱 C. 水資源虧損量減少 D. 地下水水質惡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秦嶺第二高峰鰲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戶外徒步線路——鰲太線,以山水形勝而出名。但其積雪多、難度大、危險性高對戶外愛好者提出挑戰,尤其以稱為“石海” 一段的路段最難,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 下圖示意“石海”景觀與秦嶺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從安全角度考慮,一年中最適合在鰲太線上徒步旅行的時期是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
【2】推測“石海”出現的位置在
A. 落葉闊葉林之下 B. 落葉闊葉林與針闊混交林之間
C. 針闊混交林與高山灌叢草甸之間 D. 高山灌叢草甸之上
【3】與“石海”形成過程關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 氣溫的日變化 B. 氣溫的季節變化
C. 降水的日變化 D. 降水的季節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灣許多男女偏愛兔寶寶,避開虎寶寶,更期待龍寶寶,這就是“虎兔龍現象”,因此臺灣地區的出生率每12年便會周期性出現一種特殊的逆轉變化。讀臺灣地區2010----2014年人口數據統計圖,完成下列各題。
【1】據圖可知,2010—2014年臺灣地區的( )
A. 人口出生率較高 B. 死亡率比出生率高
C. 自然增長率較高 D. 為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
【2】臺灣地區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現在( )
A. 2023年、2022年 B. 2024年、2025年
C. 2026年、2025年 D. 2024年、2022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西亞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若圖中A地有大量的沼澤地,則該沼澤地的成因可能是
A. 靠近海洋,降水量大 B. 地勢低,有地下水出露
C. 溫度低,蒸發量小 D. 地勢低,有大河流經
【2】圖中B地是該區域主要的農業區,有關該農業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綠洲農業是本區農業的特色 B. 農業地域類型以乳畜業為主
C. 地處山地迎風坡,降水豐富 D. 地勢平坦,耕地資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質構造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中甲、乙、丙、丁四處,屬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
(2)從地貌形態來看,圖中乙處是____地貌,丁處是_______地貌,它們的形成,除了地殼運動的原因之外,還與____作用有關。
(3)乙處地質構造頂部巖層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丁處地貌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建設地下隧道應選址在甲、乙、丙三處的______處為好,其中____處最不適合建大型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某校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把世界上四地年內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方向繪成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可能反映該學校所在地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及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當②地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最大值時
A. 地球公轉的速度較慢 B. 其他三地正午太陽所在方向不同
C. 該學校所在地天氣炎熱 D. 太陽在地球上的直射點將北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