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國稻米加工強縣、全國商品糧基地江西省新干縣,在贛中綠色糧油工業城建立了三條完整的糧食加工產業鏈,實現了上下游糧食加工企業集聚。下圖示意贛中綠色糧油工業城建立的三條糧食加工產業鏈。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圖示糧食產業鏈的建立,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是 ( )
A. 提供無公害大米,滿足市場需求 B. 節省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
C. 實現稻谷高效利用,農民增產增收 D. 改善環境質量,實現循環經濟
【2】贛中綠色糧油工業城糧食加工企業集聚的好處是 ( )
①共享基礎設施 ②共同利用優質的勞動力資源
③促進航空等高速化交通網絡建設 ④推進技術創新與生產協作
⑤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 ⑥利于信息化技術的發展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⑥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示意1990~2011年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長率和凈遷入率變動情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城市人口增長最快的年份是( )
A. 1999年 B. 2002年 C. 2008年 D. 2011年
【2】該市人口總量最少和最多的年份分別是( )
A. 1990年 2011年 B. 1993年2011年
C. 1990年 2008年 D. 1993年 2008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赤水市的人均竹林面積為全國第一,有“中國竹子之鄉”的美譽,這里竹木編制、竹木制作的歷史悠久,手工藝人眾多,各類竹木制作的小型作坊遍 及各個村鎮的大街小巷,20 世紀 90 年代以前,當地主要為周邊地區生產竹筍、 竹筷、牙簽、砧板、搗蒜罐、水餃棒、竹簍、竹籃、竹類編制物等零散的小型生 產、生活用品,20世紀90年代以后,當地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實施規模化生產,主要產品也逐漸轉為竹炭、高檔竹涼席、竹地板、隔熱墊、竹窗簾、竹屏風、竹工藝品、竹樂器、竹家具、竹挎包等,并銷往全國各地及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國家,也吸引了貴州省首個竹產業院士工作站在赤水市落戶。
材料二 下面分別是赤水市在貴州省的位置及貴州省高速公路分布圖和 2015 年赤水市的竹產業情況統計表。
竹產業 | 政府每年安排 10000 萬元竹產業發展基金 |
竹產品 | 近300個品種,六大系列,“紅赤水”竹筍系列暢銷國內外 |
竹類加工企業 | 375 家,年加工產值 1000 萬元以上 7 家,5000 萬元以上 3 家,1 億元 以上的 2 家 |
竹產業產值 | 總值達到 63.53 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 40% |
竹產業從業人數 | 總計 20 多萬,其中竹產品加工數萬人、營銷人員 1 萬多、研發 400 多人 |
(1)赤水市地處貴州省偏遠的西北地區,為什么貴州省首個竹產業園會落戶到 赤水市。
(2)分析20世紀90年代以前,赤水市的竹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分析20世紀90年代以后,赤水市的竹產業市場不斷擴大并且產品遠銷國內外的原因。
(4)針對赤水市目前的竹產業發展的狀況,試提出提升赤水市竹產業影響力的 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圓柱投影圖(局部),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a點處在北寒帶 B. b點位于西半球
C. c點位于大西洋 D. d點位于c點東南方向
【2】關于L1、L2表示的實際距離的比較,正確的是( )
A. L1=2L2 B. L1=1.5L2 C. L1=L2 D. L1=0.87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區迅速推進工業化,同時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下圖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總產值增長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珠江三角洲工業化進程中的Ⅰ、Ⅱ兩個發展階段的主導產業分別是
A. 原料密集型產業、動力密集型產業
B. 勞動密集型產業、市場密集型產業
C. 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
D. 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
【2】以下屬于階段Ⅰ工業發展特點的是
A. 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費品加工工廠
B. 外商的投資規模相對較大
C. 工業附加值增長較快
D. 成為我國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3】以下不屬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在階段Ⅱ進行產業升級的原因的是
A. 全國對外開放范圍的擴大
B. 新能源礦產基地的開發
C. 勞動力成本優勢的逐步喪失
D. 發達國家和地區新一輪產業結構的調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制約圖示區域城鎮分布及城鎮人口規模的主導因素是
A. 交通線分布及線路等級 B. 地表形態及土地面積
C. 熱量條件及農作物產量 D. 水資源分布及數量
【2】圖示區域內,與古代相比,當代
A. 河流水量更大 B. 城鎮向河流上游遷移
C. 交通線離山地更遠 D. 山地森林覆蓋率更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也是世界上發現和利用茶樹最早的國家。按省級行政邊界,可以將我國茶葉產區劃分為四大茶區:西南茶區(云、貴、川、渝4省市)、江南茶區(浙、皖、蘇、湘、鄂、贛6省)、華南茶區(粵、桂、閩、瓊4省區);江北茶區(隴南、陜南、豫南、魯中南4省的產茶區)。2009~2014年,我國茶葉產量增長明顯。下圖示意2009~2014年18省茶葉產量重心移動路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從茶葉產區的分布可以推斷,茶樹的生長習性是
A. 喜水喜肥 B. 喜暖喜濕 C. 耐澇怕旱 D. 耐寒耐旱
【2】【2】下列省區中,2009年~2014年茶葉產量增加較多的是
A. 滇、蜀 B. 湘、鄂 C. 浙、皖 D. 粵、閩
【3】【3】促使圖示茶葉產量重心轉移的主導因素是
A. 氣候變化 B. 科技進步 C. 市場需求 D. 政策引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的資源跨地區調配示意圖”,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箭頭①和③的運輸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 高壓輸電 B. 管道運輸
C. 水陸聯運 D. 利用地勢的自然落差自行輸送
【2】②工程對于我國能源開發與利用的意義是( )
A. 緩解我國由于能源消費以石油為主所帶來的環境壓力
B. 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以氣代煤
C. 為提高我國能源供應安全性發揮重要作用
D. 徹底解決沿線地區及長江三角洲能源供應緊張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