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榆林市位于陜西省最北部,地貌大體以長城為界,北部為風沙草灘區,占總面積的42%;南部為黃土丘陵溝壑區,占總面積的58%。
無定河因流量不定、深淺不定等而得名。
(1)從氣候的角度,說明無定河名稱的由來。
2006年榆林市靖邊縣政府推廣種植馬鈴薯,優質馬鈴薯種子在靖邊擴繁成功,產品全部被國外某公司高價收購。自此靖邊縣開荒擴大了馬鈴薯種植面積,并采用現代化噴灌等技術,F在馬鈴薯種植面積達3萬公頃,且產品都被國內、國外公司提前預訂。
(2)歸納靖邊縣馬鈴薯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的主要原因。
(3)指出圖示地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任選其一概括人為原因。
【答案】(1)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降水季節和年際變化大;夏季多暴雨。
(2)市場需求量不斷擴大;農業技術不斷進步(馬鈴薯品種改良、改進灌溉技術);政策支持;荒地面積大(地價低),種植面積擴大。
(3)主要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人為原因:過度墾殖、過度放牧、過度樵采、亂挖濫采礦產資源、不合理利用水資源。(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植被破壞、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
【解析】(1)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主要聯系當地的氣候條件分析河流補給;降水季節和年際變化大;夏季多暴雨,河流水位變化大,所以叫無定河。
(2)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影響種植馬鈴薯的主要因素是市場和現代技術。市場需求量不斷擴大;農業技術不斷進步(馬鈴薯品種改良、改進灌溉技術);除外可以結合分析政策支持;荒地面積大(地價低),種植面積擴大。
(3)這地區環境脆弱,地形崎嶇,降水變化大,主要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人為原因:過度墾殖、過度放牧、過度樵采、亂挖濫采礦產資源、不合理利用水資源。(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植被破壞、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5中左圖為世界某區域圖,右圖為甲乙之間地形的變化過程示意圖(階段一——三為由早到晚),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甲乙之間地形的變化對東部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2)實地考察發現階段三時期山脈西坡雪線比東坡低,試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
(3)丙地所在國從粗放的放牧業發展成為世界性的畜產品供應基地,其農業區位因素發生了哪些
變化?
(4)丙地區目前有大量的荒地,隨著世界人口增長和對糧食需求的增加,有人認為,隨著科技的進
步,該地區有可能成為商品糧生產基地。你是否同意此觀點,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賀蘭山及附近自然景觀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
A. 甲地是由風力沉積作用形成 B. 乙地比丙地的冬季更加溫暖
C. 丙地會出現典型喀斯特地貌 D. 沖積層1形成晚于沖積層2
【2】圖示地區
A. 從季風區向非季風區過渡 B. 平原向高原地形過渡
C. 從濕潤區向半濕潤區過渡 D. 森林向草原植被過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為“某河流彎曲處的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圖中的四幅河床橫剖面示意圖中,能正確反映沿EF斷面的是
A. B.
C.
D.
【2】有關該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若規劃在E、F兩地建一河港,應選擇E地 B. 此河流位于南半球
C. 若規劃在E、F兩地建一河港,應選擇F地 D. 此河流位于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11月5日1時43分,我國在( )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9顆北斗導航衛星。這標志著北斗三號系統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全部發射完畢。此次發射是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今年的第( )次發射,也是該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06次發射。
A.文昌 8B.太原 8C.酒泉 10D.西昌 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7年以前,中國只能在外國制造商的幫助下進行高鐵列車組裝。2016年,中國“中車”的高鐵裝備制造占全球市場份額接近70%。中國裝備制造以“性價比高”在國際上備受矚目。下圖示意中國高鐵全球戰略遠景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影響高鐵裝備制造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原料供應 B. 技術儲備 C. 國家意愿 D. 人工成本
【2】“中車”裝備制造規模十年間趕超國外同行主要得益于
A. 發達國家產業轉移 B. 國內大宗貨運需求
C. 國家發展戰略支持 D. 全球信息技術共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1年1月4日,英國《晚報》發表文章,稱中國的治理沙漠化運動取得歷史突破。截止到2010年的5年間,中國的沙漠面積每年減少1 717平方公里,估計中國有53萬平方公里沙漠土地可以得以恢復。
材料二
(1)A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主體位于__________(省區),從自然區來看,該山脈以東是__________,以西是__________。
(2)B地區是內蒙古的科爾沁地區,試分析荒漠化的分布特點及形成原因。
(3)C地區荒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4)針對該區域的荒漠化問題,應采取哪些措施進行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