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下圖所示區城被稱為“冰與火交融”的國家,該國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較差,除馬鈴薯外, 蔬菜種植全年依靠溫室生產,但其市場上銷售的黃瓜、西紅柿70%是產自國內。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該國蔬菜生產冬半年與夏半年相比,需要增加的生產設備是( )
A.人工光源B.取暖設施
C.防風裝置D.加濕設備
【2】該國馬鈴薯比歐洲西部同緯度地區更早上市,可能是因為該國()
A.地勢較低B.暖流流經
C.水源充足D.地熱豐富
【答案】
【1】A
【2】D
【解析】
【1】由該國的輪廓以及經緯度信息可知,該國為冰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國的氣候以溫帶海洋氣候為主,可知其冬半年的太陽高度角比較小,且多陰雨天氣,此時的光照比較弱,該國蔬菜生產冬半年與夏半年相比,需要增加的生產設備是人工光源,C錯誤,A正確。由材料信息可知,該國的蔬菜生產需要全年依靠溫室生產,可知冬半年與下半年相比無需再使用取暖設施,B錯誤。該國的氣候是比較濕潤的,即便冬半年也無需再使用加濕設備,D錯誤。故選A項。
【2】由第一題的解析可知,該國為冰島,該國位于板塊的生長邊界,地殼運動比較活躍,該國的地熱資源比較豐富,該國的馬鈴薯進行種植時,利用地熱資源可以提高其生長環境的溫度,可以使得該國馬鈴薯比歐洲西部同緯度地區更早上市,D正確。水源和地勢不是影響該國馬鈴薯上市較早的因素,AC錯誤。與該國同緯度的其他西歐國家也有暖流流經,可知洋流不是影響該國馬鈴薯上市較早的因素,B錯誤。故選D項。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冰島地處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的生長邊界,該區域的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地熱資源比較豐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河間地形及地質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
【1】若N與④都是巖漿活動的結果,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與④兩者形成時間相同B.N巖漿活動比④早
C.二者頂部的巖石特點相同D.二者下部的巖石特點不同
【2】在甲、乙兩河間的黃土地上植樹造林,提高植被覆蓋率,可能會導致
A.甲、乙兩河年徑流量增加B.甲河年徑流量減少,乙河年徑流量增加
C.甲、乙兩河含沙量增加D.甲河年徑流量增加,乙河年徑流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水車亦稱“翻車”、“踏車”,主要由木槽、刮水板、輪軸和木鏈構成,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一種能引水灌溉和排水的農具,最初的水車是用人力轉動的,長約3米左右,后來出現了利用畜力、風力、水力等轉動的多種水車。從漢朝至20世紀70年代,水車流行于我國大部分地區,目前僅博物館或個別鄉村可見。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從漢朝至20世紀70年代,水車之所以流行于我國大部分地區是因為其能
A.減少水利工程的修建B.擴大和保障種田規模
C.使農作擺脫水源制約D.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
【2】圖示水車曾廣泛適用于我國
A.地勢和緩的平地B.洪澇頻發的湖沼地
C.地勢起伏的山區D.干旱缺水的墾荒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霜凍是指生長季節里因氣溫降到0°C或0°C以下,而使植物受害的一種農業氣象災害。如圖示意我國某區域多年平均初霜凍日期分布情況。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無霜凍期最短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關于該區域等初霜凍日期線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響因素,說法正確的是( )
A.東南部等值線呈東西走向;海陸位置
B.西南部等值線稀疏;冬季風
C.甲處等值線向西南凸出;地形影響
D.乙處等值線向西北凸出;夏季風影響顯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資源開發較充分的國家。該國大型水電站多為高水頭(電站水庫水位與發電機組所在位置高差大)電站。據此完成問題。
【1】挪威大型水電站多為高水頭電站的主要原因是該國
A. 海岸線曲折,多峽灣 B. 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C. 地形平坦,水網密布 D. 河湖眾多,少泥沙
【2】 挪威為建高水頭電站而修建的水庫
A. 很少引發庫區移民 B. 水位季節波動較小
C. 占用大量耕地 D. 可以保護魚類和其他野生動物
【3】挪威消耗民用電最多的是
A. 照明 B. 制冷 C. 取暖 D. 烹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香山鄉位于寧夏中部干早帶核心區。該地區年平均降水量近180毫米。年平均大風天氣在8~46天,植被覆蓋率不足20%,當地砂石中含有大量硒、鋅、鈣等微量礦物元素。該地采用的壓砂栽培技術是在荒山斜緩坡上鋪墊10~15厘來厚的顆粒或片狀砂礫后再進行西瓜栽培,出產的綠色有機壓砂瓜每年7~9月份上市,被列為地理標志產品,被譽為“石頭 縫長出的西瓜珍品”。下圖為香山鄉等高線地形圖。
(1)分析香山鄉地區氣候異常干早的原因。
(2)簡述在本地區實施壓砂地種植西瓜的耕種方式對土壤質量的改善作用。
(3)與我國南方地區相比,評價該地區出產壓砂瓜的市場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黃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黃河下游由于大量泥沙淤積,河道逐年抬升,河床高出地面,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懸河”。下圖是黃河下游1萬年以來的泥沙年平均沉積速率統計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影響黃河下游泥沙年平均沉積速率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量B.地形地勢C.年平均氣溫D.植被覆蓋率
【2】距今5000年左右,黃河下游泥沙年平均沉積速率發生了突變,顯示
A.氣候從暖濕向冷干轉變B.大規模農田的開墾
C.地殼上升河流侵蝕加強D.草原南界向北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左圖示意荊南三口水系,該水系在汛期分泄長江(荊江段)水沙進入洞庭湖。下右圖示意1956-2017年荊南三口水位、流量及流域降水量的變化。圖中數值是各時段的均值。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與圖示荊南三個時段水位變化呈正相關的是
①三口徑流量②流域降水量③流域蒸發量④荊江輸沙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003—2017年時段荊南三口平均水位較之前顯著降低,對此影響最大的是
A.荊江補給量B.流域降水量C.流域用水量D.河床淤沙量
【3】一年中荊南三口水位變化坡小的時段是
A.4~5月B.6~9月C.10~11月D.12月~次年3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吉林省琿春市是一個內陸邊境城市,目前與朝鮮、俄羅斯的國際貿易均以小額貿易為主。下圖示意我國吉林省琿春市及其周邊區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影響琿春市村鎮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A.氣候B.水源C.地形D.交通
【2】在國際貿易中,琿春市向朝鮮、俄羅斯出口的大宗產品主要是
A.海產品B.原木C.高科技產品D.輕工業產品
【3】琿春同朝鮮、俄羅斯發展國際貿易的瓶頸是
A.缺乏政策支持B.缺乏便捷交通
C.毗鄰國家太少D.缺乏本國海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