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共19分)
(1)左上圖中甲地區、丙地區共同面臨的突出的生態問題是 (2分)。
(2)左上圖中乙地區發展農業的主要自然災害是 、 、 (3分),丙地區國土整治面臨的主要課題是酸性土壤(紅壤)的改良,其改良措施是 (2分) 。
(3)右上圖中①②兩種農業發展模式,分別適合于左上圖中的甲、乙、丙哪個地區?
①模式適合 地區(2分);②模式適合 地區 (2分) 。
(4)按世界農業生產地域分類,左上圖中①②這兩種農業均屬 農業。(2分)
(5)丁地農業生產最大限制性條件是什么(2分)?應該怎樣應對(4分)?
(1)水土流失(2分)
(2)旱澇、鹽堿、風沙(3分) 增施有機肥,補充熟石灰(2分)
(3)丙(2分) 乙(2分); (4)混合(2分)
(5)熱量不足(2分)措施:培育耐寒品種;改良耕作制度;發展溫室、大棚生產(任答兩點,4分)。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環境問題和農業生產。
(1)甲位于黃土高原,丙表示南方低山丘陵地區,故水土流失嚴重是兩地區共同的生態環境問題。
(2)圖示乙地區表示華北平原,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自熱災害為旱澇、鹽堿和風沙。丙地區紅壤貧瘠且粘重、呈酸性,故主要的改良措施:增施有機肥和酸性的改良---通過灑熟石灰;
(3)①表示山區的立體農業模式,適宜丙地區低山丘陵面積廣;②表示地勢低洼地區,利用魚塘—臺田模式治理低洼易澇地,故適宜乙地區的低洼地治理。
(4)圖示農業生產都是種植業和養殖業并重,故屬于混合農業。
(5)丁地區位于東北地區,由于地處緯度高,故熱量不足成為主要的農業限制性條件。主要的措施:一通過改進耕作制度,適宜環境;二是通過發展溫室大棚生產方式等改善熱量條件發展生產。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每空2分,共8分)
(1)此圖表示的是________月份季風圖。F的風向為________風。
(2) B氣壓中心的名稱是________。
(3)盛行E季風時,我國東部地區的氣候特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江蘇省淮陰中學、海門中學、天一中學高三三校聯考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當地時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發生里氏9.0級大地震, 震源深度約24公堂。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又導致核泄漏,由地震引發的災難還在進一步擴大。讀 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BC的剖面最接近圖中的 (①、②、③)。
(2)A處附近最著名的海洋資源是 ,形成的原因是 。
(3)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造成嚴重的海水污染,洋流對其所起的作用是,它將隨日本暖流、 (洋流)漂向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區。
(4)簡述防范海嘯等海洋自然災害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河北省正定中學2009—2010學年高二第四次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8分)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AB為晨線,日期為 日前后,太陽直射點的坐標為 。
(2)若DF為昏線,此時為 (節氣),此時北京時間為 。
(3)在丙圖中繪出當甲圖DF為昏線時的光照情況(繪太陽光線、晨昏線,并用斜線標出夜半球)。
(4)在已繪好的丙圖中,在晨昏線上準確標出夜長為4小時的點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魯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綜合練習 題型:綜合題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將左圖中A、B、C、D標在右圖適當的位置,并在右圖中畫出地球的公轉方向
地球運行到右圖中________點時,其公轉速度較快,此時,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期間,北半球晝夜長短如何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期間,北半球極晝范圍如何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地球直射B點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的區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福建省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
(1)分析20℃等溫線西半段的走向及其影響因素。(3分)
(2)Q城市所在國家修建連接P、Q兩城市之間的鐵路,鐵路修建時可能遇到哪些困難?(2分)
(3)該鐵路的長度最接近( )(1分)
A.500千米 B.1000千米 C.2000千米 D.30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