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圖1中S分布地區有大面積的沼澤,并發育有大面積的沼澤土,圖2為該地的氣溫和降水資料。在以前,沼澤往往被人們看做“荒”,是“不毛之地”。農業利用上需要經過一定的治理:通常修建縱橫交錯的河道,使其形成交織的水網,與塘、井、水庫等形成河網水系,同時還要修筑臺田。經過50多年的開墾,S地由“不毛之地”變成著名的大“糧倉”。
(1)試分析S地區大面積沼澤形成的原因。
(2)從影響土壤肥力因素看,S地區的土壤在治理中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
(3)簡述S地在治“荒”中采用的措施在減災和農業綜合發展中的作用。
(4)該區域在由“荒”變“糧倉”的過程中也造成了一些生態環境問題。近幾年,人們逐漸停止了S地區的農墾。試分析農墾可能產生的主要生態問題及停止農墾的生態意義。
(5)D地區是開發了近50年的重要能源生產基地,目前該基地,目前該基地在發展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你認為應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達到可持續發展?
(1)地勢低平,排水不暢,氣溫低,地下有凍土層,影響水體下沉,河流在冬春季會發生凌汛,導致河水泛濫。
(2)主要是水分過多,通氣不良,導致地溫低,因此首先應排干水分。
(3)河道在雨季時可集水、輸水,起到防洪防澇的作用;旱季時則可作灌溉水源;臺地地勢高,起到防洪澇的作用;同時,河網水系還可以發展航運、水電、漁業等。
(4)沼澤面積迅速減少,引起氣候變干;土壤鹽分向地表積聚,鹽漬化土壤面積擴大;河川徑流減少;地下水位下降;動植物資源減少等。
保護沼澤作為濕地的生態系統功能和生物多樣性;恢復其具有的蓄水、調節氣候,河川徑流的功能。
(5)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調整工業布局,發展科技,消除污染,美化環境。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材料1:某地區平均年溫差圖。
材料2:下表為上圖①②③④四地中某一城市的氣溫、降水資料。
月份 | 氣溫 | 降水 | 月份 | 氣溫 | 降水 |
1 | -1.6 | 77 | 7 | 24.0 | 89 |
2 | -0.5 | 58 | 8 | 23.2 | 77 |
3 | 3.8 | 87 | 9 | 19.2 | 82 |
4 | 10.4 | 95 | 10 | 13.0 | 67 |
5 | 16.3 | 101 | 11 | 4.9 | 78 |
6 | 21.7 | 117 | 12 | -0.5 | 68 |
(1)描述該地區中部年溫差線的分布特點,并分析原因。(6分)
(2)依據材料2信息寫出其氣溫、降水特征,并判斷所屬城市。(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材料1:某地區平均年溫差圖。
材料2:下表為上圖①②③④四地中某一城市的氣溫、降水資料。
月份 | 氣溫 | 降水 | 月份 | 氣溫 | 降水 |
1 | -1.6 | 77 | 7 | 24.0 | 89 |
2 | -0.5 | 58 | 8 | 23.2 | 77 |
3 | 3.8 | 87 | 9 | 19.2 | 82 |
4 | 10.4 | 95 | 10 | 13.0 | 67 |
5 | 16.3 | 101 | 11 | 4.9 | 78 |
6 | 21.7 | 117 | 12 | -0.5 | 68 |
(1)描述該地區中部年溫差線的分布特點,并分析原因。(6分)
(2)依據材料2信息寫出其氣溫、降水特征,并判斷所屬城市。(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模擬題 題型:材料分析題
閱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當地時間2009年9月2日,如下圖所示地區發生7.3級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在首都規劃委員會的指導下,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完成,確立了“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兩軸――兩帶――多中心”的城市空間結構。(見圖乙)
材料三: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2006年工業總產值達1100億元,占北京所有28個開發區總產值的30%左右。它位于沿京津塘高速公路的五環與六環路之間。
(1)描述甲圖中西部山脈的走向,并描述甲圖所示地區的地形、地貌特征。
(2)簡述北京西部地區的地質災害類型及形成的自然原因。
(3)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說明西部生態帶總體規劃的區位優勢,簡述其作用。
(4)依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亦莊開發區形成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