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關地殼和巖石圈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地殼厚度在不同地區沒有差異 B. 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的巖石構成巖石圈
C. 地殼和上地幔軟流層構成巖石圈 D. 巖石圈就是地殼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以自然旅游資源為主的四川某省景區平均海拔4800多米,景區游客數量季節差異明顯。圖11是該景區各月游客數量比重餅狀圖。
(1)分析該景區7、8月游客數量明顯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2)說明游客數量季節差異明顯可能對當地旅游業造成的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某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③為乳畜帶,該地發展該農業帶的區位優勢有哪些?
(2)圖中③所在地區是世界著名的傳統工業區,它形成的主要區位優勢有哪些?
(3)圖中⑤處陰影部分為美國田納西河流域,該地區早期的傳統農業利用方式對該地區有哪些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川氣東送是我國繼三峽工程、西氣東輸工程、青藏鐵路、南水北調工程之后的又一大工程。干線起于四川達州宣漢,止于上海市,途經重慶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蘇省,全長1674公里。結合下圖回答下題。
21.川氣東送干線通過的地形區依次是
A. 四川盆地、江南丘陵、云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B. 云貴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長江中下游平原
C. 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江南丘陵、長江中下游平原
D. 四川盆地、云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中甲、乙兩國,回答下面小題。
【1】圖示國家均為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對于兩國農業的對比的說法,符合實際的是( )
A. 耕地都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B. 甲國農業勞動力素質高于乙國
C. 甲國機械化水平遠低于乙國 D. 甲國糧食大量出口而乙國大量進口
【2】兩國地形對氣候影響都很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甲國東北地區降水量大 B. 甲國冬季受寒潮影響大
C. 乙國降水自東西兩岸向內陸減少 D. 乙國中北部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顯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浙江寧波九校期末)2017年4月,寧波某中學組織學生進行野外拉練活動,學生發現山坡上的梯田里覆有地膜,當地農民采用了間作套種的種植方式,使該地出現了黑白地膜相間分布的景觀。結合圖文,完成下面小題。
【1】農民在梯田里采用間作套種模式主要是為了( )
A. 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熟制
B. 減輕水土流失
C. 提高某一作物的數量
D. 增加土壤肥力
【2】與白色透明地膜相比,采用黑地膜覆蓋( )
A. 土壤升溫快 B. 保溫效果好
C. 能抑制雜草生長 D. 可減少“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PM2.5的沉降速度較慢,自然沉降效果有限,會長期漂浮在空中。2013年3月10日,成都市空氣質量和能見度持續下降,至3月10日中午12時,全市各監測點可吸入顆粒物(PM10以下的顆粒物)濃度均已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致使空氣質量重度污染,使成都成為全國最“霾頭苦干”的城市。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說法中不是主要造成成都市霧霾天氣的原因是
A.來自西北地區的浮塵天氣對成都的空氣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
B.冷空氣活動弱,未形成大范圍內有效降水
C.風力較大,揚起地面塵土,造成可吸入顆粒物不易沉降
D.自2013年春節至3月10左右均未有有效降水
【2】下圖為成都市某夜氣溫垂直溫度變化率(圖中等值線數值為隨高度上升氣溫的變化數值,單位:℃/米)時空變化圖,下列各時段中PM2.5值可能會最高的時段是
A.15—16時 B.10—11時
C.24—1時 D.19—20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兩幅區域地圖,回答問題。
(1)左圖中A地形區名稱是_________;該處氣候類型是______。
(2)左圖中B是________山脈,從板塊構造學說方面解釋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
(3)右圖所示地理分區___________氣候類型為主,該區域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成南北走向且狹長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左圖中F城市是該國的首都,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