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某山區人—地關系模式圖”。讀后完成下列問題。?
(1)將代表不同涵義的字母分別填入圖中的空白圓圈內,每個字母限填一次。?
A.制約社會經濟發展?
B.社會經濟效益提高?
C.農林牧綜合治理?
D.水土流失加重?
E.水土流失減輕?
F.毀林開荒?
G.糧食單產提高?
(2)圖示左側呈惡性循環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3)上述各項中,擺脫惡性循環的關鍵是__________。?
(4)若在我國東部北回歸線附近某地區發生上述惡性循環,能否形成沙漠?試述其中的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全析互動新課堂高二 地理(下冊) 題型:069
下圖是我國北方某山區人地關系示意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其相互關系,把下列字母代表的內容填入相應的空格內。
A.人均耕地減少 B.土地退化
C.農業單產不穩不高 D.毀林開荒
E.破壞植被 F.需要更多的勞動力
(2)造成當地農民不斷開墾荒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善當地人地關系的基本策略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所示為我國某地區土地資源利用景觀圖,該地區春分日正午太陽高度是60°,位于東8區,其中A為山區,B為丘陵梯田地區,C為平原地區,D為水庫,E為鄉鎮企業,F為庫區北側丘陵低山。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該地區的開發利用,當地政府有三種方案。你認為哪一種方案能最科學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___________。
第一種方案:A.營造薪炭林 B.栽種蘋果 C.種植水稻 D.養魚、發展旅游業 E.蘋果加?工廠?F.營造防護林
第二種方案:A.營造防護林 B.種花生 C.種植水稻 D.養魚、發展旅游業 E.辦花生加工廠 F.種油菜、小麥
第三種方案:A.營造薪炭林 B.栽培柑橘、茶葉 C.種植水稻 D.養魚、發展旅游業 E.辦柑橘、茶葉加工廠 F.營造防護林
(2)隨著人口增長,勞動力也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現出來。H處有大面積湖泊沼澤地,G處是喀斯特地貌。既要發展經濟,又不降低環境質量,從可持續發展考慮,如何開發利用G、H兩處土地資源?
(3)從該地經濟、社會、環境三方面持續發展考慮,請你為該地區設計遠景規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魯教版高中地理選修三《旅游安全防范》練習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2009年7月11日,重慶“驢友空間”組織的“驢友”自助游,在地處萬州區與云陽縣交界處的潭獐峽流域因短時陣雨引發山洪,河水猛漲,導致35名“驢友”被困。災情發生后,搜救人員當晚不間斷巡回搜救,成功營救16名“驢友”,其中5人受輕傷,被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其余11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下圖是事發地點模擬等高線圖,據此回答問題。
【小題1】若甲圖為該山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事故發生時,“驢友”們最有可能在圖中哪個位置( )
A.A地 | B.B地 | C.C地 | D.D地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地形、地貌 | B.氣象、氣候 |
C.交通路線選擇 | D.景區安全設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是“某山區人—地關系模式圖”。讀后完成下列問題。? (1)將代表不同涵義的字母分別填入圖中的空白圓圈內,每個字母限填一次。? A.制約社會經濟發展? B.社會經濟效益提高? C.農林牧綜合治理? D.水土流失加重? E.水土流失減輕? F.毀林開荒? G.糧食單產提高? (2)圖示左側呈惡性循環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3)上述各項中,擺脫惡性循環的關鍵是__________。? (4)若在我國東部北回歸線附近某地區發生上述惡性循環,能否形成沙漠?試述其中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