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題。
風蝕坑通常指植被覆蓋的固態沙丘或者平坦草地受風吹蝕而形成的凹地、槽和洼地。讀風洞實驗中植被覆蓋度與土壤風蝕之間的關系圖,完成下題。
下列條件中最有利于風蝕作用的是( )
A.盛行風風速大B.地表坡度大
C.土壤顆粒大D.植被覆蓋率低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7年5月31日1l時10分,由中國路橋公司承建的蒙內鐵路正式開通,連接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與東非第一大港蒙巴薩,鐵路沿線設置了多處橋梁式遹道,是中國幫助肯尼亞修建的一條全線采用中國標準的標軌鐵路,并包攬了這條鐵路上相關的配套設施。蒙內鐵路的建成通車取代了國內僅有的一百多年前由英國修建的“米軌”鐵路(軌距1米),是肯尼亞獨立以來的最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下圖示意肯尼亞位置和蒙內鐵路。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材料顯示與一百多年前的米軌相比,蒙內鐵路最大的優點
A.距離短B.運力足
C.運費低D.時速快
【2】蒙內鐵路沿線設置多處橋梁式通道的主要原因是
A.節約草地面積B.解決凍土問題
C.保護野生動物D.穿過多處河流
【3】中國承建蒙內鐵路可以從中獲得的社會利益是
A.擴大在當地的影響力B.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C.優化調整產業結構D.促進基礎設施建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南島西部沿海盛行東北風,全年風季漫長。年降水量達1000mm左右,但干燥度(一定時段內可能蒸發量與同期降水量的比值)較高。注入沿海的河流中上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附近海域大陸架平緩且多上升流,曾經廣布的植被下埋藏了大量地質時期形成的古風成沙。自歷史時期海島西部逐漸形成了狹長的沙漠化地區,20世紀50年代以來該區以人工栽種單一的木麻黃為防治沙漠化的主要手段,該樹種喜光熱,耐干旱、貧瘠,抗風力強,生長快,30~50年即衰老,但近年來防護林因經濟開發頻遭人為破壞。下左圖示意海南島西部沙漠地區。
材料二:上右圖為我國新疆白杏樹集中分布位置和范圍圖。杏樹耐旱、抗寒、喜光、不喜空氣濕度過高,最適宜分布于暖溫帶地區。2014年初,新疆組織專家制定了《新疆杏產業組織規劃》,提出“努力將新疆杏產業做成世界最大杏產業基地”的目標。到2016、年,新疆的杏樹栽培面積已達300余萬畝,居我國各省(區)首位。新疆杏品種多,果實品質優異,其加工制成品大量銷往中亞、歐洲等國際市場。
(1)左圖中海南島西部沙漠化地區沙物質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2)近年來,是否繼續采用傳統的栽種單一木麻黃的治沙方式引發了海南當地廣泛的討論,請從支持者的角度說明理由。
(3)描述新疆杏樹分布的特點 。
(4)與陜西關中地區相比,評價南疆杏樹生長區的自然區位條件。
(3) “—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對新疆白杏產業發展有哪些重大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工業區汽車制造廠的工業聯系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所示不同工廠之間的關系主要屬于
A.生產協作聯系B.地域聯系
C.信息聯系D.技術聯系
【2】工業聯系產生工業集聚,工業集聚的主要目的是
A.擴大生產規模B.降低生產成本
C.加快產品銷售D.減少廢物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
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據統計,散布在北京城郊的各種新舊垃圾填埋場已達4000余座,形成了“垃圾包圍城市”的陣勢。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蘇衛衛生填理場是北京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場。
材料二:下圖為經濟與環境關系模式圖和北京當前垃圾處理方式構成圖。
(1)判斷阿蘇衛衛生填埋場的位置是否合理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
(2)與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相比,該模式圖所示方式有哪些優點?
(3)解決垃圾圍城困局,政府可采取的環境管理手段有 。
(4)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到解決該問題的過程中來。如_______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示意某年6月瓊東沿海某地理事物分布(圖甲)和海水表層等溫線分布(圖乙)。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A處水溫低的原因是
A. 冷海水上泛B. 距陸地近C. 太陽輻射弱D. 陰雨天氣多
【2】推測此時(圖示)瓊東沿海的盛行風是
A. 東北風B. 東南風C. 西南風D. 西北風
【3】與甲圖所示地理事物時空分布最相似的海區是
A. 澳大利亞西部沿海B. 索馬里東部沿海
C. 秘魯西部沿海D. 美國東部沿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判斷,正確的是( )
A. 甲位于山脈北坡B. 乙地可能有河流流經
C. 丙地坡度最大D. 丁地位于高原
【2】對于圖示地區自然環境的描述,準確的是( )
A. 該區域氣候冬夏風向明顯更替B. 侵蝕作用對地形形成影響最大
C. 該區域內鹽堿、臺風災害多發D. 該區域主要分布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 3:旅游地理)
2018 年國慶“十一”長假中,受國家惠民政策的影響,907個景區降價,國慶首日全國接待國內游客1.22億人次。10月2日,有網友吐槽: 我這輩子做的最后悔的事,就是國慶來黃山。早上五點就排隊,光等大巴車上山就等了2個小時,排索道又等 1 小時……有網友把這種情況戲稱“人從眾”。
下圖為黃山現場圖片。
分析黃山出現“人從眾”情況的社會經濟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青藏高原東部及其周邊山峰分別經歷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圖所示。讀圖,回答下面單選題。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時終年積雪高度的先后順序排列,依次是
A. 雪寶頂、太白山、果洛山 B. 果洛山、雪寶頂、太白山
C. 太白山、果洛山、雪寶頂 D. 雪寶頂、果洛山、太白山
【2】點蒼山無現代冰川發育,是因為與末次冰期時相比,點蒼山現在
A. 日照更長 B. 氣溫更高 C. 植被更密 D. 海拔更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