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日本和印尼兩國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 群島國家 B. 兩國多地震,但日本無火山
C. 季風氣候顯著 D. 盛產稻米和天然橡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中國造紙工業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造紙工業發達,主要影響因素是( )
A.交通便利
B.原料豐富
C.水源充足
D.市場廣闊
(2)造紙工業使用的原料品種豐富,下列能夠體現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
A.北京---木材、廢紙、廢布、廢棉
B.廣東---蔗渣、竹材
C.黑龍江---木材、竹材
D.山東---農作物秸稈、木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區域地形及城市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區域的地形類型主要以
A. 山地為主 B. 平原為主 C. 丘陵為主 D. 高原為主
【2】導致圖示區域城市分布內陸地區多于沿海地區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氣候 C. 緯度 D. 河流
【3】根據圖示信息判斷,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比注入大西洋的河流
A. 流程長 B. 平均流速慢 C. 流量小 D. 流量季節變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發達國家勞動力數量呈下降趨勢。讀該國2005年和2015年勞動力年齡結構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10年來,該國15~29歲年齡段勞動力比重保持穩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就業年齡
B.鼓勵婦女就業
C.人口遷移
D.出生率穩定
(2)引起該國勞動力年齡結構變化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人口快速增長
B.人口緩慢增長
C.人口出現零增長
D.人口出現負增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水稻為魚類提供庇蔭和有機食物,魚則發揮耕田除草,松土增肥,吞食害蟲等功能,魚糞為水稻提供肥料,稻谷為魚類遮陽,并提供氧氣和有機物質。這種生態循環大大減少了系統對外部化學物質的依賴,增加了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回答下列各題。
(1)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與下列哪個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相似( )
A.菲律賓水稻梯田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澳大利亞墨累一達令盆地
D.美國玉米帶
(2)這種農業類型的優勢有( )
①資源利用率高 ②農作物的商品率高 ③增加農民收入 ④減少水利工程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云南東川銅礦產區某冶煉廠工序流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主導因素來看,該銅礦廠的選礦廠和精煉廠分別屬于( )
A.動力指向型工業和技術指向型工業
B.原料指向型工業和市場指向型工業
C.動力指向型工業和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D.原料指向型工業和技術指向型工業
(2)在精煉廠附近布局大量銅材廠,其目的是( )
A.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
B.降低環境污染
C.擴大總體生產能力,降低勞動力成本
D.便于交流與協作,降低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中游某地連續六天的天氣情況統計圖,分析回答下列各題。
【1】上圖示天氣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
A. 冷鋒過境 B. 暖鋒過境 C. 氣旋過境 D. 反氣旋過境
【2】有關該地區這幾日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氣溫日較差不斷縮小 B. 空氣的濕度不斷增大
C. 7 日洪水水位最高 D. 7、8 日大氣的保溫作用最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椰樹原產于普拉蘭島及庫瑞島,樹高20—30米,樹葉呈扇形,寬2米,長可達7米,被稱為“樹中之象”。海椰樹約長20年后才會結果,其果實海椰子約需8年才能成熟,重量可達20千克,沉落到海洋里的海椰子只有在腐爛后才會浮出水面。目前,只有普拉蘭島的五月谷還有4000多棵海椰子樹,已被當地政府劃為“天然保護地”,私人不得擅自采摘、出售、出口海椰子。
海椰樹周身是寶。樹葉可用來編織席子、籃筐、帽子等日常用品;椰殼質硬有光澤,可加工成盤、杯等容器,還可雕刻上花紋,加工成精美的手工藝品;果汁香醇可口,是上好的甜食;果肉可做湯料并具有藥用功效。下圖為普拉蘭島及庫瑞島位置示意圖。
(1)試解釋普拉蘭島海椰樹難以向島外自然傳播的原因。
(2)分析當地海椰子加工業不發達的原因。
(3)有人建議在普拉蘭島及庫瑞島擴種海椰樹,試說明提出此主張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圖一中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和。
(2)圖二中城市擴展的特點主要是。
(3)圖三中A處聚落沿擴展,B處聚落呈狀。
(4)圖三中C、D兩區域商業網點的密度有何差異。試分析其成因。
(5)圖中E處河港曾經是該地區對外聯系的主要樞紐,盛極一時。后因泥沙淤積和公路發展,該河港最終廢棄。試述該種變化對E地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密度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