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水循環包括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讀圖1,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②③④分別為
A.蒸發、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徑流、蒸發、跨流域調水
C.跨流域調水、下滲、地下徑流、蒸發
D.降水、蒸發、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
(2)在水資源的社會循環各環節中,下列做法不夠恰當的是
A.取水——保護水源地 B.輸水——一減少過程損耗
C.用水——節約、綜合利用 D.排水——防止當地污染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其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一帶一路”作為國家戰略,對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布局,城鎮化發展等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材料二:“一帶一路”路線。
(1)與陸上絲綢之路相比,海上絲綢之路的優勢有 (至少寫出兩點)
(2)一艘航行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船舶可能遇到的自然災害有 。
(3)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海拔1661米),是世界著名的“春城”,原因是 。隨著 、
條件的改善,近年來該國的鮮花產業發展迅速,出口鮮花占歐盟市場的三分之一。
(4)陸上絲綢之路經過的甲地區,發展種植業生產的優勢區位條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約旦河(圖中甲河)是其主要補給水源,在過去的50年間,以色列、約旦和敘利亞從約旦河及其支流轉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飲用和農業灌溉。死海是地球上鹽度最高的湖泊,且上空多濃霧。近年來圖中死海分裂成南北兩片,南片已基本成為鹽灘。下圖為死海及其周邊地區等降水量線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死海鹽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呈現出的時空變化特點是( )
A.北部鹽度高于南部
B.西部鹽度高于東部
C.表層鹽度夏季高于冬季
D.表層鹽度高于底部
【2】造成死海南北分裂,南部出現鹽灘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圍湖造田 ②入湖河水減少
③降水少,蒸發旺盛 ④湖底地勢北高南低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死海湖區上空多濃霧,對此的合理解釋是( )
A.冬季溫暖湖水不結冰,夏季炎熱,湖水蒸發量大,水汽充足
B.地勢低且常年受副熱帶髙氣壓帶控制,空氣流動性差,水汽不易擴散
C.屬于地中海氣候區,且臨近地中海,降水多,空氣濕潤
D.沿岸化學工業發達,大氣污染嚴重,凝結核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圖是R湖區簡略圖。R湖是一個堰塞湖,發源于高山地區的L河被冰川沉積物所阻斷,在幽深的峽谷中匯水成湖。湖面海拔300多米,面積近6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50米。注入湖泊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其中L河是吐納湖水的主要河流,L河流量豐富,水流湍急,R湖湖水隨L河西流不止,湖面湖水卻是平靜如鏡,水不揚波。R湖水溫穩定,在世界眾多湖泊中年溫差和日溫差明顯偏小,終年不凍。夏季午后,湖泊周邊地區云雨天氣多見,令人稱奇的是,周邊云雨越盛湖泊上空越是云雨少見。
(1)推測R湖在世界眾多湖泊中年溫差偏小的原因。
(2)分析R湖日溫差小于周邊地區的原因。
(3)R湖夏季午后云雨少見,結合R湖水溫穩定的特點歸納其原因。
(4)說明R湖湖面平靜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1981~2006年間青藏高原植被覆蓋變化的水平地域分異特征。其中Ⅰ、Ⅲ為植被指數上升區,Ⅱ為植被指數穩定區,Ⅳ為植被指數下降區。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Ⅱ區域主要植被類型是
A.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
C.山地針葉林
D.針闊混交林
【2】Ⅲ區域植被增加主要因為
A.生態退耕
B.人口外遷
C.冰雪融水增加
D.降水顯著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酒泉市是典型的戈壁綠洲城市,耕地和綠地資源稀少。近年來,酒泉市出臺獎補和扶持政策,以高效節能日光溫室為載體,加大科技投入,生產特色農產品,建成國家級戈壁農業示范基地。酒泉市農業產業園因地制宜地在砂石遍地的戈壁荒灘建起了一座座溫室大棚,這里的大棚山墻要比平原地區的大棚厚實得多。其中玉門鎮的農業示范園在建造溫室大棚時,先將地面深挖2米,再回填1米深的客土,有效的克服了不利自然條件的影響。蓬勃發展的戈壁農業,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新動力。下圖示意酒泉市位置。
(1)分析酒泉市發展戈壁農業的區位優勢。
(2)說明酒泉農業產業園大棚比平原地區大棚山墻厚實的原因。
(3)說明玉門鎮農業示范園建造溫室大棚時深挖填土的原因。
(4)請從產銷角度為酒泉戈壁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蘇木吉林湖是我國的一個湖泊,其位于低洼地帶,周圍被明顯的沙山分水嶺圈閉,形成局部流域。讀蘇木吉林湖區等水位線圖(左下圖)及蘇木吉林湖區湖泊補給量和排泄量動態曲線圖(右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1】蘇木吉林湖()
A. 位于青藏高原 B. 處于濕潤地區 C. 湖盆呈漏斗狀 D. 湖面海拔1180m
【2】【2】蘇木吉林湖補給水源主要來自()
A. 鄰湖湖水 B. 大氣降水 C. 高山冰雪融水 D. 地下水
【3】【3】與南方平原地區的湖泊相比,圖中湖泊冬季水蒸發量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淡水湖泊,含鹽度低,冬季冰封期長②緯度較高,海拔較高,氣溫低
③周圍地勢高,導致湖盆內湖面風速小④離冬季風發源地遠,沿湖地區植被茂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9世紀50年代,淮河自洪澤湖向南經長江入海;黃河結束奪淮歷史,改從山東入海。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自1999年,江蘇境內又陸續建成了多座長江大橋。江蘇習慣上以長江為界分為蘇南和蘇北兩部分(下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目前,在洪澤湖以東地區,南方與北方的界線
A. 無明顯對應的自然標志 B. 與自然河道一致
C. 沒有界線 D. 兩側地理差異顯著
【2】習慣上蘇南、蘇北的劃分突出體現了長江對兩岸地區
A. 自然地理分異的影響 B. 相互聯系的阻隔作用
C. 互相聯系的促進作用 D. 人文地理分異的影響
【3】進入21世紀,促使蘇南、蘇北經濟合作更加廣泛的主導因素是
A. 市場 B. 技術 C. 交通 D. 資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上大陸和海洋各緯度帶平衡(降水量減去蒸發量)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面小題。
【1】影響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 )
A. 太陽輻射 B. 大氣環流
C. 洋流 D. 下墊面
【2】下列說法與圖示相符的是( )
A. 中緯度地區,大陸上降水量小于蒸發量
B. 低緯度地區,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發量
C. 南緯55°附近,降水量出現峰值
D. 南、北極地區,降水量均小于蒸發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