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 “株洲城市發展圖”,完成下列問題。
(1)1949年以前株洲區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
(2)株洲市現有街區與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變化?
(3)影響株洲市城市區位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材料一:2012年2月10日,湖北、湖南、江西省在武漢簽署《三省共同建設長江中游城市集群合作框架協議 》。包括湖北武漢城市圈、湖南長株潭城市圈、江西環都陽湖生態經濟區的“中三角”,正向中國經濟“第四極”發力沖刺。
材料二:長江中游“中三角”地區示意圖(圖14)
(1)發展“中三角”的經濟,可以很好地與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互惠互利。簡述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對“中三角”的影響
。(4分)
(2)株洲市有“火車拉來的城市”之稱,說明 條件對城市的發展影響很大。若在株洲建一大型機車制造廠,你認為應放在 (填“甲”或“乙”)工業園區較好。(2分)
(3)江漢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但其發展的不利自然條件是
。(2分)
(4)試分析鄱陽湖水體面積不斷萎縮的人為原因及解決措施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廣東省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雙選題
讀株洲城市發展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湖南省的行政中心
B.古代驛道交匯處發展起來的城市
C.株洲城市區位發生變化是隨交通發展變化而變化
D.河流是是株洲早期形成發展的重要區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材料一:2012年2月10日,湖北、湖南、江西省在武漢簽署《三省共同建設長江中游城市集群合作框架協議 》。包括湖北武漢城市圈、湖南長株潭城市圈、江西環都陽湖生態經濟區的“中三角”,正向中國經濟“第四極”發力沖刺。
材料二:長江中游“中三角”地區示意圖(圖14)
(1)發展“中三角”的經濟,可以很好地與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互惠互利。簡述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對“中三角”的影響
。(4分)
(2)株洲市有“火車拉來的城市”之稱,說明 條件對城市的發展影響很大。若在株洲建一大型機車制造廠,你認為應放在 (填“甲”或“乙”)工業園區較好。(2分)
(3)江漢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但其發展的不利自然條件是 。(2分)
(4)試分析都陽湖水體面積不斷萎縮的人為原因及解決措施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