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西部地區因生態環境破壞而遭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據統計,西部地區的水土流失面積占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的一半以上,部分省區水土流失面積超過其耕地面積的1/2。這主要是因為( )
A. 西部地區耕地面積少 B. 西部地區降水多且集中
C. 西部地區植被破壞嚴重 D. 西部地區黃土面積廣闊
【2】為保護和恢復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應采取的措施是( )
①盡量減少資源的開采 ②生態建設以恢復自然植被為主 ③重點地區實行嚴格的退耕還林、還草措施
④從根本上轉變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許多自然景觀在不同的現賞位置由于距離、角度、俯仰的變化造成了透視關系,縱深層次,視野范圍 的差別所產生的美感是不同的。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明在欣賞景觀時要選擇一個( )
A. 最佳時間 B. 最佳位置 C. 最佳距離 D. 最佳天氣
【2】以下景點和觀賞位置對應正確的是( )
A. 一線天—俯瞰 B. 廬山—遠眺 C. 神女峰—置身之中 D. 洞庭湖—近水觀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統計,全球每年因老鼠損失貯糧3500多萬噸,因鼠害減產5000萬噸,足供3億人吃1年。此外,老鼠還是各種鼠源性疾病的傳染源。全球90%的鼠種,攜帶著200多種病原體,能使人致病的病原體主要有57種。據此完成:
關于我國鼠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東部家棲鼠類包括鼢鼠、鼠兔等
B. 我國森林鼠害較重地區包括東北、華北北部和西北地區
C. 西部耐旱鼠類危害區的農業開發歷史悠久,是我國主要的農業區
D. 我國鼠災發生面積廣,種類多,危害大,各地都以危害農業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的待鄰之道是“睦鄰、友鄰、高鄰”,希望與鄰居們共建和諧大家庭。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也是東南亞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過去,該國大部分地區供電網不穩定,斷電情況時有發生。近年來,在“一一帶一路”戰略指導下,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電力企業與印度尼西亞合作建設電力設施。中國標準下的電力設施建設不僅解決供電不穩定的問題,而且其價格比西方國家低。
說明中國企業能夠與印度尼西亞進行電力建設合作的主要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針對東北森林資源破壞的情況,培育和恢復森林資源,保護林區的生態平衡勢在必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東北地區防護林建設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位于大興安嶺以西干旱風沙區
B. 位于東北平原多林地區
C. 是“三北”防護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D. 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成效顯著
【2】關于東北林區開發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采伐小于更新,資源減少,林質下降
B. 森林覆蓋率下降,林木蓄積量上升
C. 林區生態環境惡化,風沙、旱澇等自然災害頻繁
D. 采伐手段趨于先進,輪伐代替皆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全球有11億人缺乏安全飲水,每年有500多萬人死于同水有關的疾病。預計到2025
年,全球2/3的人口將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區。有資料表明,伴隨水資源危機而出現的“環境難民”在1998年達到2500萬人,第一次超過“戰爭難民”的人數,據預測,在2025年之前,由水荒導致的難民多達1億人。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世界性水資源緊張的主要原因是 ( )
A. 人類不合理地開墾荒地 B. 酸雨和臭氧層的破壞
C. 氣候變化 D. 工農業發展和人口增長
【2】在目前狀況下,緩解水資源緊張的主要方法是 ( )
A. 減少浪費和污染 B. 加強海水淡化
C. 發展生態農業 D. 修建水庫和跨流域調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農村固體廢棄物是農民在農村的日常生活、農業生產和鄉鎮企業的生產中所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尚未喪失原有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液態物質,及城市向農村所轉移的固體廢棄物。據調查,我國農村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就高達2.8億噸。而目前我國農村固體廢棄物的主要處理方法為隨意堆放和焚燒,基本沒有采用無害化處理。
分析我國農村固體廢棄物的主要來源及其處置不當而產生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際機器人聯合會( IFR)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36560臺,首次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IFR預測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達10萬臺。完成下列各題。
【1】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①產業結構的快速轉型開級②勞動力市場出現“用工荒”③機器人促進生產成本下降④勞動密集型企業快速擴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中國“智能機器人”的大量使用,可以
A. 降低對工人的素質要求 B. 降低企業的勞動生產率
C. 促進“二孩政策”落實 D. 減輕人口老齡化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
秸稈屬于農業的副產物,是主要的生物質能源來源。我國幅員遼闊,物質資源豐富,是名符其實的農業大國,單就秸稈產量來說,每年平均為6億~7億噸。不容忽視的是,如此大量的秸稈一般都被直接在田間焚燒,產生大量濃煙,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影響消防安全及交通安全。但是僅靠禁燒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治本之法是為過剩的秸稈找出合理利用的出路。
請你結合所學知識,提出綜合利用秸稈資源的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