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兩種類型的環境問題示意圖”,回答下列兩題。
(1)以水資源為例,圖中所示發展中國家
[ ]
A.技術落后,人均使用水資源的數量少,對環境的影響小
B.使用單位水資源產生的環境問題小,最終對環境的影響也小
C.人口過多,消耗的水資源總量大,容易出現水資源危機
D.對水資源的危害程度遠遠大于發達國家
(2)以能源為例,圖中所示發達國家
[ ]
A.能源消耗總量大,產生的污染問題不大
B.由于經濟發達,技術水平高,對地球產生的危害小
C.使用單位能源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大,對環境總的影響小
D.人口數量少,但人均消耗的能源數量大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資源消費問題上的理解。( 1)注意審題,問的是“發展中國家”對水資源的利用問題。發展中國家主要是因為人口眾多,雖然人均消費水平低,但是消費總量也是巨大的,同樣會產生水資源危機,產生較重的環境問題。故選C。(2)發達國家人口數量雖少,但人均消費水平高,能源消耗總量大,會產生嚴重的環境問題。故選D。 |
點評:這類讀圖分析題的做法首先要審清題意,讀懂圖。本題關鍵要分析清楚圖中的兩個等式:對于發達國家而言,主要是因為人均消費水平高而導致的環境問題;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主要是因為人口多,資源消耗多而導致的環境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雖人口多,但資源消費僅占世界的 1/4,而發達國家人口少,卻消費了世界3/4的資源。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世界兩大河圖,完成下列問題
圖1 (A河)
圖2(B河)
1.A河位于B河的 方向,A河的降水類型主要為 雨,冬春季節A河自Y河段向X河段流動過程中會出現 現象,B河中MN河段的流向為 。
2.A河與B河中,下游形成三角洲的是 河,另一河沒有形成明顯三角洲的原因是
①
②
③
3.兩河相比,流量大的是 河,原因是
4.圖1中山脈的地理意義
5.依據對應關系,填表說明Y區域發展種植業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條件及其治理措施。
6.根據甲省優勢特色產業示意圖和甲省2007年三大產業比較圖完成以下問題。
甲省2007年三大產業比較圖(摘自該省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
甲省優勢特色產業示意圖
寫出甲省兩種新能源A: ,B ,礦產C 。
7.產業結構調整變化必須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環境以及生產力發展水平相協調,體現本區域的特點和優勢,以取得最佳的三效益,使區域產業結構發展不斷趨于優化。甲省不斷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現已形成能源.冶金.裝備制造.農畜產品加工和高新技術產業成為六大優勢特色產業。試結合圖表,用學過的知識,論述甲省產業結構是比較優化的。(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