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某地區地質構造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比較①②巖層的新老關系,并說明理由。
(2)簡析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的原因。
(3)說明丙地不適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
【答案】(1)②比①老從圖中看出,②被①切斷,說明先形成
(2)甲地位于向斜槽部,由于受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乙地位于背斜頂部,受張力,巖石破碎,容易被侵蝕;導致甲的海拔高于乙地
(3)丙地位于向斜槽部,巖層下凹,建隧道容易塌方;且地下水容易匯聚;石灰巖地質,由于水的溶蝕作用,地質不穩定(兩點即可)
【解析】
本大題以某地區地質構造剖面示意圖為材料,設置三道小題,涉及巖層新老關系判斷、背斜谷和向斜山的成因、地質構造的應用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1)根據巖層形態判斷,①巖層切斷多個巖層,應為侵入巖,②應沉積巖,圖中顯示,②巖層被①巖層所切斷,②先于①形成,因此②巖層比①巖層老。
(2)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的原因應從兩地地貌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根據圖中巖層形態判斷,甲地位于向斜槽部,乙地位于背斜頂部。向斜槽部在變形過程中受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保留下來形成海拔較高的山嶺;背斜頂部在變形過程中受張力,多張裂,巖石破碎,容易被侵蝕,形成海拔較低的谷地。
(3)丙地不適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應從巖層形態、地下水和巖石性質等方面進行說明。據圖判斷,丙地位于向斜槽部,巖層下凹,建隧道后,隧道兩側巖層會順坡下滑,容易形成塌方,結構不穩定,不利于建隧道;向斜槽部地下水會順巖層匯聚,修建隧道容易出現透水事故;圖中顯示,丙所在的巖層為石灰巖,地下水容易溶蝕巖石,導致地質不穩定,不利于修建隧道。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及近日點、遠日點地球的位置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關于二分二至日的判斷正確的是
A.甲是秋分B.乙是夏至C.丙是春分D.丁是夏至
【2】當地球由甲到丙的運動過程中,關于北半球晝夜長短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晝漸長,夜漸短B.先是晝漸長,夜漸短;然后晝漸短,夜漸長
C.晝漸短,夜漸長D.先是晝漸短,夜漸長;然后晝漸長,夜漸短
【3】當地球由丙到丁的運動過程中,關于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和移動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動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動
C.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動D.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動
【4】當地球公轉過程中,甲、乙、丙、丁四個位置上公轉速度較快的是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我國東部地區經常遭遇霧霾天氣。下圖為太陽輻射和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關系示意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發生霧霾現象時,大氣能見度變差的原因與下列有關的是
A. ①增強 B. ②增強
C. ③增強 D. ④增強
【2】下列措施能緩解城市霧霾現象的是
A. 外出戴口罩 B. 多吃潤肺食物
C. 錯時上下班 D. 使用空氣凈化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案例分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案例名稱:河套平原農業可持續發展 案例資料:河套平原通常是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該區域晝夜溫差大, 日照時數多,多年平均降水量約為176mm,多年平均蒸發量達2056mm。 但是,該區域卻打破了400mm年等降水量線以下是草原和荒漠的“既定規則”,成為一方適宜定居的耕耘樂土。該地盛產小麥、玉米、油料、瓜果等,小麥籽粒飽滿、品質優良,瓜果味道 甘甜,是國家和自治區重要的農產品基地,素有“塞上米糧川”之稱。河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引黃灌區,水利灌排條件便利。下圖示意該地區主要干渠分布。
案例思考:
(1)簡述河套平原打破了“既定規則”的主要原因。
(2)簡要分析河套平原農業高產優質的有利氣候條件。
(3)說出河套平原排水干渠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計算機數據中心由規模龐大的存儲服務器和通信設備組成,用于網絡在線存儲企業的海量數據。數據中心占地面積大、耗電量大,機房服務器運行產生大量廢熱會影響數據中心的正常運作。
寧夏中衛市(位置見圖)靠近中國陸地的幾何中心,氣候干旱、冬冷夏涼、大風日數多、年平均氣溫約為8.8℃。近年來,中衛著力打造國家戰略數據安全儲備基地,搭建世界級的數據中心集群。2015年亞馬遜將全球第10個數據中心布置在中衛市,隨后微軟、阿里巴巴等都在中衛建設數據中心。
(1)說出中衛數據中心可利用的清潔能源。
(2)分析中衛建設計算機數據中心的優勢條件。
(3)有人反對在寧夏進行大規模數據中心建設。試推測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20年1月1日,當全世界都在歡慶新年時,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卻一直籠罩在持續林火引發的煙霾中。2019年9月以來,澳大利亞全國多地發生了近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山林大火,總過火面積達5.1萬平方公里。其中,新南威爾士州災情最嚴重,過火面積已達3.6萬平方公里,起火點超過200處,對當地居民和游客構成了嚴重威脅,更嚴重的是,山火還在繼續。下圖分別是澳大利亞簡圖、堪培拉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大氣熱力作用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與正常的晴天比,林火引發的煙霾最可能會使( )
①白天的a減弱②白天的c增強③白天的b減弱④夜晚的d增強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新南威爾士州東部某山地植被幾乎被林火燒光,推測該山地2020年的( )
①降水量減少②坡面徑流增加③蒸發(騰)量增加④地下徑流減少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竹,多年生禾本植物,喜溫濕,怕漬水,適合生長在酸性土壤的地方!爸袊襦l”--安吉縣位于浙江省西北部(見下圖),境內翠竹綿延,層巒疊嶂,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20世紀80年代,安吉縣為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引進和發展竹子加工等產業,如竹涼席加工、竹地板制造、造紙業等。其中竹涼席加工最為突出,經過多道復雜工序做出來的精美竹涼席成為當時國內外暢銷品。到了90年代末,安吉人意識到:綠水青山才是安吉最大的優勢。積極踐行“兩山”理念,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1)指出安吉縣種植毛竹有利的自然條件。
(2)20世紀80年代,安吉縣不斷延長竹子產業鏈,分析竹產業發展對當地環境帶來哪些不利的影響。
(3)近年來,安吉的竹涼席市場受到很大沖擊,分析其主要原因。
(4)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指出安吉縣竹產業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氣候對東北地區農業生產的影響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東北大部分地區氣候屬于( )
A.溫帶大陸性氣候B.溫帶季風氣候C.溫帶海洋性氣候D.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2】東北地區發展耕作業的優勢條件是( )
A.雨熱同期,熱量條件好B.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C.黑土廣布,人均耕地多D.開發歷史悠久,交通便利
【3】東北地區農作物的生長季節是( )
A.4月—10月B.10月—次年4月C.3月—6月D.11月—次年3月
【4】適宜在東北農業基地大量種植的農作物有
A.玉米和小麥B.甘蔗和甜菜C.油菜和青稞D.菠蘿和椰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研究表明,高濃度鹵水的反射率明顯高于淡水,且反射率與湖水的含鹽量(礦化度)成正比。在遙感影像上,湖水礦化度越高,其亮度就越大,色調就越淺。下面分別為小柴旦湖1989年、2001年和2009年遙感影像圖。
描述小柴旦湖礦化度變化特點,并推測其可能的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