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得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晝時間(見下表),據此回答17-19題。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晝時間 | 5小時30分 | 9小時09分 | 11小時25分 | 13小時56分 |
17.四地中屬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8.四地所處緯度從高到低順序排列的是( B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9.造成四地白晝時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的公轉 ②地球的自轉
③黃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時的不同
A.① ③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云南高二上期期末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0年10月下旬,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受到超強臺風“鲇魚”的襲擊。圖甲為10月22日12時近地面等壓線分布圖,圖乙是該日沿海某測站測得的風向和風速分時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題。
1.10月22日正值我國農歷九月十五,“鲇魚”促使了沿海省份風暴潮的形成,受影響最明顯的省份是 ( )
A.廣東 B.福建
C.海南 D.山東
2.22日16時,“鲇魚”中心位于這一測站的方位是 ( )
A.東面 B.南面 C.西面 D.北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