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7年10月4日中秋之夜,我國云南省大理、麗江等地出現“火流星”照亮夜空的奇觀。據衛星觀測,該小行星因摩擦生熱引發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盡的隕石落到地面。讀圖“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小行星爆炸發生在( )
A. 對流層 B. 平流層 C. 高層大氣 D. 大氣層以外
【2】關于該層大氣的溫度描述正確的是( )
A. 直接導致小行星的爆炸 B. 因臭氧吸收紅外線而升高
C. 隨高度逐漸升高而遞增 D. 達到大氣溫度的極大值
【3】該事件說明,地球的大氣圈能夠( )
A. 保護地面上生物免受過強紫外線的傷害
B. 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長所必需的空氣
C. 保持地球表面適宜的溫度,防止水分散失
D. 減輕宇宙中小天體對地球表面的撞擊
【答案】
【1】 B
【2】 C
【3】 D
【解析】
【1】該小行星因摩擦生熱引發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小行星爆炸發生在平流層,高度范圍是12-50千米,B對。對流層高度約12千米,A錯。高層大氣的高度超過50千米,C錯。在地球大氣層以內,D錯。
【2】該層大氣是平流層,該層大氣的溫度隨高度逐漸升高而遞增,C對。是小行星與大氣發生摩擦燃燒,導致小行星的爆炸,A錯。因臭氧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而溫度升高,B錯。平流層的頂部大氣溫度約0℃,是平流層氣溫最大值,D錯。
【3】該事件說明,地球的大氣圈能夠減輕宇宙中小天體對地球表面的撞擊,小天體進入地球大氣層,多數會燃燒燼,D對。保護地面上生物免受過強紫外線的傷害是臭氧層的作用,不能體現,A錯。不能體現地球上生物生長所必需的空氣成分,B錯。大氣有保持地球表面適宜的溫度的作用,材料不能體現,C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半球中的北半球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①②③處分別是甲洲與其他洲的分界線,它們分別是( )
A. 烏拉爾山脈、白令海峽、蘇伊士運河
B. 大高加索山脈、白令海峽、烏拉爾河
C. 烏拉爾山脈、土耳其海峽、巴拿馬運河
D. 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蘇伊士運河
【2】下列有關甲洲的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
A. 地形以平原為主,氣候復雜多樣
B. 氣候海洋性顯著,河流放射狀分布
C. 甲洲大陸內部,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D. 經緯度跨度大,熱帶草原氣候顯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兩地區均為我國重要鮮花生產地。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與乙地區相比,甲地區發展鮮花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
①熱量豐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豐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與甲地區相比,乙地區維持其市場競爭力的優勢條件是( )
A. 專業化、規模化生產,鮮花價格較低
B. 土地豐富,天然花卉品種較多
C. 培植歷史久,勞動力成本較低
D. 技術含量高,市場更廣大
【3】PQ為同一河流的兩河段,關于P、Q兩河段水文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
A. P河段支流較多,Q河段支流較少
B. P河段水位低于Q河段水位
C. P河段汛期晚于Q河段汛期
D. P河段流速慢于Q河段流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貝丁頓社區位于倫敦西南。為減少建筑熱損失,建筑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用可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太陽能裝置等,使這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區。下圖示意貝丁頓社區能源循環模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推測當地氣候 ( )
A. 冬季陰冷潮濕 B. 夏季寒涼干燥 C. 氣溫年較差大 D. 降水年際變化顯著
【2】符合社區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有效措施是 ( )
A. 屋頂種植景觀植物 B. 建筑設置隔熱層
C. 控制居民生活用電 D. 社區栽種速生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有機農業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而采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采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有機農業是勞動、知識密集型產業,是一項系統工程。讀“某地有機農業生產模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小題1)關于圖示農業生產模式的敘述,錯誤的是
A. 集約化程度高 B. 產品商品率較高
C. 生態混合型農業 D. 自給自足型農業
【2】(小題2)專家普遍認為“目前我國糧食增產的資源、環境代價太大”,指的是
A. 發展農業的資金投入較大
B. 大水漫灌導致水資源日益緊張
C. 土地成本越來越高,不適合發展農業
D. 小農經營使得糧食單產降低
【3】(小題3)關于我國發展有機農業優勢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耕地面積廣大,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開闊,適合機械化耕作
C. 農業科技發達,便于農業技術推廣 D. 勞動力資源豐富,有利于精耕細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能源強度亦稱單位產值能耗,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單位產值所消耗的能源量。根據能源強度的高低,對我國各地區進行區域劃分如下:
材料二 “碳強度”是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山西省碳強度位居全國第一。低碳經濟旨在通過不斷提高碳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逐步使經濟發展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的問題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結構和清潔能源開發問題。
材料三 隨著礦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氣中二氧化碳不斷增多。充分利用太陽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工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1)描述低能源強度區域、高能源強度區域的分布特點。
(2)山西省碳強度位居全國首位,試分析其原因。
(3)說明我國實現低碳經濟的合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年10月,來自世界各地的汽車越野挑戰賽選手在澳大利亞完成了7日賽程,圖中黑線為越野線路。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圖示沙漠成因最為相似的是
A. 西亞阿拉伯沙漠
B. 南美巴塔哥尼亞沙漠
C. 塔克拉瑪干沙
D. 索馬里半島沿岸沙漠
【2】參賽選手在賽程期間需克服的主要困難可能是( )
A. 暴風雪、寒潮、缺氧 B. 高溫、濕熱、泥濘路
C. 風暴潮、高溫、洪水 D. 沙塵暴、高溫、缺水
【3】①②③④四地中,荒漠化發展最快的地區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結合教材,探究以下問題。
材料 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叫晨昏線(圈),如下圖所示。
(1)圖中晨昏線是晨線還是昏線?判斷的主要依據是什么?在下圖中分別標出晨線與昏線。
(2)晨昏線所組成的平面與太陽光線有何關系?與赤道圈有什么關系?
(3)晨昏線在地球表面的位置是靜止的嗎?如果不是,移動方向如何?
(4)地球上的晝夜交替是怎樣產生的?晝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長,是1個太陽日還是1個恒星日?
(5)假如地球不自轉也不公轉,有沒有晝夜交替?假如地球不自轉只圍繞太陽公轉,有沒有晝夜的交替?如果有,晝夜交替的周期又如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智利某能源公司計劃在下圖M地區東部的高山修建兩座“水電站”,利用先期開發的太陽能把海水抽到高山水庫,然后讓海水傾瀉而下發電。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地區建“水電站”的最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水資源的儲存量 B. 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
C. 提高電網運行的穩定性 D. 增加能源供給
【2】該地區對能源需求量較大的原因是()
A. 銅礦冶煉 B. 人口密集 C. 經濟發達 D. 鄰國購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