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我國某地形區面積為10.89萬平方千米,1月份均溫為-16.4℃,7月均溫為21.9℃。下圖示意該地形區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構成情況。
讀表完成下列小題。
【1】1954年,該地形區沼澤地和灘涂比重較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地勢高,氣溫低,蒸發弱
②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③凍土廣布
④開發歷史較短,人煙稀少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
【2】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目前,該地區農業生成面臨的突出問題是
A.勞動力短缺B.低溫冷害更嚴重
C.人均耕地面積減少D.洪澇災害更頻繁
【答案】
【1】B
【2】D
【解析】
【1】地勢高,氣溫低,蒸發弱,且沼澤地和灘涂廣泛分布的地區應是青藏高原,但材料中冬夏氣溫不符合青藏高原的氣候特征;④所述不屬于自然原因。排除與①④有關的選項。分析材料可知,該地區林地、沼澤地和灘涂在該地土地利用構成中所占比例高;該地形區1月份均溫為-16.4℃,7月均溫為21.9℃,冬寒夏涼,所以該地區最有可能是三江平原。三江平原沼澤廣布的自然原因是緯度較高,氣溫較低,蒸發微弱;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土壤中凍土阻擋了水的下滲,所以形成了沼澤,②③正確。故選B。
【2】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該地區林地、草地、沼澤地和灘涂明顯減少,而耕地面積增加,城鄉工礦用地增加;由于沼澤和灘涂面積減少,蓄水功能下降,所以洪澇災害更頻繁,D正確。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勞動力更多了;氣候條件變化不大,甚至是變暖,因此不會是低溫冷害更嚴重;材料中的信息不能反映人均耕地面積變化情況。A、B、C錯誤、故選D。
本題解答的關鍵是仔細分析材料,確定該區域的可能位置,宜采用排除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自然條件的適度改造和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事關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黃河上游地區自然條件和資源狀況分布圖(如圖)
資料二圖中A山脈是我國內流區域和外流區域、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圖中B地區農業發達。
(1)說出甲區域河流的開發利用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2)指出自A山脈至黃河不同地域適宜發展的主要農業類型。
(3)圖中B、C兩地荒漠化,分析B地荒漠化出現的原因。
(4)針對圖中B區域水稻種植業生產,有關專家認為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結合地理環境的基本規律,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圖,回答下面小題。
【1】樓蘭古城在兩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鄉、林草茂密的綠色王國和絲路重鎮。樓蘭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 位于絲綢之路,戰爭頻繁 B. 位于大陸內部,降水稀少
C. 風力侵蝕作用強 D. 過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多,土地荒漠化
【2】N為塔里木盆地的內陸湖,M為湖邊的小綠洲,N湖泊的主要補給水源與M綠洲鹽堿化最嚴重的季節分別是( )
A. 地下水、夏季 B. 冰雪融水、冬季 C. 冰雪融水、夏季 D. 地下水、秋季
【3】下列有關該地區農業與農產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湖泊水是主要水源 B. 棉花、瓜果是主要經濟作物
C. 土壤貧瘠是制約因素 D. 農作物分布在山坡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瓜達爾港地處巴基斯坦西南邊陲荒漠,為天然深水港。港區所在的俾路支省以漁業、游牧業為主,經濟落后,但天然氣、煤、金屬礦、硫磺、石膏等資源十分豐富。2013年前,該港每年只有極少量貨物進港,出口量幾近于零。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瓜達爾港當地盛行西南季風卻降水稀少的原因( )
A. 吹向該地的西南季風水汽含量少 B. 喜馬拉雅山脈抬升作用顯著
C. 副熱帶高氣壓下沉氣流作用顯著 D. 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西風不到
【2】瓜達爾港長期以來貨物貿易量極少的原因( )
A. 資源豐富已得到充分開發 B. 人口稀少,貨運需求量小
C. 區域經濟落后魚畜產品豐富 D. 對外聯系方便,港口腹地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被動式太陽能應用指的是不依賴常規能源的消耗,通過建筑物自身直接對太陽輻射進行吸收和疏導而獲得舒適的室內熱環境的過程。圖為位于大慶(45°N,124°E)的一座房子。
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所示房屋必須開一個玻璃門廊,為了更好地利用被動式太陽能供暖,門廊應該朝向( )
A.東面B.西面C.北面D.南面
【2】為了提高這座房子節約能源的能力,門廊前應該配備的庭院植物是( )
A.裝飾性的草本植物B.高大的常綠樹
C.矮小的常綠灌木叢D.落葉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東部地區某城市結構示意圖(局部),M、N代表城市功能區。讀圖完成下題。
【1】該城市正在規劃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建設,適合的位置是( )
A.①B.③C.④D.⑤
【2】下列關于該城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高速公路有利于市內交通和工業發展
B.火電廠對城市環境保護不利
C.M應該是該城市的住宅區
D.N應該是該城市的工業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蘋果樹是喜低溫干燥的溫帶果樹,要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山東煙臺紅富士蘋果個頭大、外表光滑、口感甜脆而馳名中外;云南昭通冰糖心蘋果大小不一、表皮粗糙,但吃起來甜味十足,好似冰糖一樣。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蘋果主要分布在暖溫帶地區,則影響云南昭通蘋果種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陸位置 C.水源條件 D.緯度因素
【2】煙臺和昭通種植蘋果樹共同的區位優勢是
A.地形平坦 B.降水豐富 C.光照充足 D.交通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文字和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田納西河流域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導下,始終以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的統一為基礎,以工業、農業、城鎮和生態環境為目標,建立自然、經濟和社會的治理協調系統。
【1】田納西河治理從防洪入手,綜合開發利用的資源是 ( )
A.水資源B.煤炭資源C.鉛鋅資源D.土地資源
【2】田納西河流域目前構成了美國最大的能源基地,先開發的電能為
A.火電B.水電C.核電D.風力發電
【3】田納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林、牧、漁業,說法不正確的是
A.興建了大量水庫,為發展漁業打下了基礎
B.平原多種玉米、棉花等
C.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把林業發展作為整個流域綜合治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D.坡地發展溫室蔬菜生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秘色瓷”是中國古代越州(今浙江一帶)名窯進貢朝廷的一種精品瓷器,具有質地純正、釉色清瑩,燒制難度極大,生產成本高的特點。越窯生產的貿易“秘色瓷”以碗、罐、壺等日常用具為主,出口到朝鮮、日本、印度、伊朗、埃及、坦桑尼亞等地(下圖),從唐朝至宋朝持續了300多年。中國大規模出口“秘色瓷”,提升了進口國家人們的生活品質,同時把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由明州北上至登州的海上貿易時段多選擇夏季,這是為了
A.規避海上風浪B.避開暴雨侵襲
C.便于獲得物資補給D.縮短運輸時間
【2】越窯生產的“秘色瓷”較少在國內市場銷售,大規模出口國外的原因是
A.交通條件改善B.國內市場需求小
C.傳播陶瓷文化D.獲取更多經濟利益
【3】“秘色瓷”受到貿易對象國家的歡迎,這是由于“秘色瓷”具有較高的
A.實用價值B.收藏價值C.經濟價值D.藝術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