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陰影部分是世界熱帶雨林分布區,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A、B、C、D、E、F 中屬于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區的是 。
(2)找出下列地理事實的內在聯系,在下列方框中填序號,說明它們的關系。①大氣中CO2含量增加;②全球氣候變暖;③海平面上升;④森林面積減少;⑤兩極冰川融化;⑥淹沒沿海低地
(3)簡述亞馬孫熱帶雨林破壞的原因、影響和治理的措施。
【答案】(1)F
(2)④①②⑤③⑥
(3)原因:根本原因:人口增長和貧困導致發展需求。直接原因:人類的開發(過度的遷移農業,采礦、修路、城鎮建設,商業性伐木,開辟大型農牧場)。(任答三點)
影響:破壞全球的碳、氧平衡,影響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的作用減弱,影響生物多樣性(任答兩點)
措施: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民環保意識;設立國際基金,使當地從管理和保護中獲益;加強雨林管理和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鼓勵保護性開發方式,如雨林觀光、生態旅游等;森林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加強雨林緩沖區建設,減少移民和農耕進入雨林區的機會。(任答三點)
【解析】
該題考查熱帶雨林系統生態效益及破壞。
(1)結合圖示信息,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亞馬孫河流域位于南美洲亞馬孫平原,A、B、C、D、E、F中屬于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區的是F。
(2)全球氣候變暖的直接原因是大氣中CO2含量增加,森林面積少會導致大氣中CO2含量增加。全球氣候變暖的結果是兩極冰川融化,進一步導致海平面上升,從而淹沒沿海低地,故順序是④①②⑤③⑥。
(3)亞馬孫熱帶雨林破壞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増長和貧困導致發展需求;直接原因有商業性伐木、開辟大型農牧場、過度的遷移農業、采礦,修路,城鎮建設。根據熱帶雨林的環境效應,被稱為地球之肺,亞馬孫熱帶雨林大規模破壞會破壞全球的碳氧平衡,調節全球水平衡的作用減弱,雨林環境破壞,影響生物多樣性。
針對原因采取的措施有保護性開發,如雨林觀光、生態旅游等,建立自然保護區,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保證雨林的覆蓋率;教育公民樹立環保意識,加強雨林緩沖區建設,減少移民和農耕進入雨林區的機會,減少對雨林的直接破壞,建立國際基金,使當地從管理和保護中獲益,提高保護的積極性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幾十年來,沙特的石油工業迅猛發展,外籍人口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下圖為沙特及周邊地圖略圖。完成下面小題。
【1】沙特吸引大量人口遷入的主要因素是
A.經濟因素B.社會文化因素C.政治因素D.生態環境因素
【2】石油工業的發展,對本國城市化的推動作用是
①促使非農產業向城市集中②促使人口向城市集中
③促使現代文明向傳統文化廣泛滲透④促使人口和產業活動由集聚到分散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塔里木盆地荒漠化發展地區分布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荒漠化發展地區),回答下面小題。
【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發展地區主要分布在 ( )
①盆地邊緣地區 ②河流上游地區
③盆地中央 ④綠洲地區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近幾十年來,該地區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 )
A.氣候變暖,蒸發增加,降水稀少B.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C.工業化的迅速發展D.大量開采鐵礦,破壞植被
【3】在圖示地區鐵路沿線設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態功能是 ( )
① 截留水分 ② 改變氣候類型 ③ 削弱風力 ④ 改變植被類型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三種資源跨區域調配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①資源調配線路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經過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
B. 穿越兩類陸地自然帶
C. 目標市場位于海南
D. 資源主要來自我國新疆和中亞
【2】②資源調配線路建設的不利條件是
A. 受地勢影響抽水北送
B. 污染嚴重,水質差
C. 開挖新河道,建設成本高
D. 加大海河的防洪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建筑設計院為我國北方地區設計的一幢高效利用太陽能的房屋模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絕熱窗戶設計成傾斜的主要目的是
A. 雨季及時排水B. 充分利用太陽能
C. 減弱噪音干擾D. 降低光污染危害
【2】冬季的白天,房間甲和乙之間的空氣流動方向是
A. 冷氣流從通風口1進入甲,暖氣流從通風口2進入乙
B. 冷氣流從通風口1進入乙,暖氣流從通風口2進入甲
C. 暖氣流從通風口1進入甲,冷氣流從通風口2進入乙
D. 暖氣流從通風口1進入乙,冷氣流從通風口2進入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福建省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目前已經開始行動,正在構建“一帶一路”重要的互聯互通樞紐。近些年來,繼福建、臺灣之間產業的“一次轉移”之后,福建內部工業的“二次轉移”勢頭良好,尤其是勞動密集型工業紛紛向省內中西部轉移。下圖為福建省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泉州、漳州和廈門被稱為“閩南金三角”,該地區成為福建乃至中國東部地區最具活力經濟區域之一的主要原因有
①農業基礎好,發展歷史悠久 ②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三市間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統先進
③三市工業產業集群聚集,集約發展優勢凸顯 ④臨近臺灣,閩臺經濟合作活力強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福建省打造新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優勢條件不是
A.海岸線漫長曲折,港口較多
B.我國著名的僑鄉,經濟發展迅速
C.與臺灣省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優越
D.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工業基礎雄厚
【3】近年來福建內部工業的“二次轉移”,其主要原因是
A.高素質人才流失B.資源枯竭,產業轉型的需要
C.勞動力、土地價格上漲D.遷往內地,保障生產的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橫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若僅考慮地轉偏向力,該河流的流向是
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
C.自東向西D.自西向東
【2】下列關于該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河東岸地勢平坦,適宜聚落分布
B.該河西岸泥沙易沉積,適宜建挖沙場
C.該河東岸河床坡度陡,不需要修筑防洪堤壩
D.該河西岸河床坡度緩,適合修建港口、碼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溫哥華位于太平洋東岸,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氣溫為3℃,7月平均氣溫為17℃。溫哥華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000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區夏季常吹西北風,而冬季多刮西南風。
(1)描述7月等溫線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溫哥華的氣候類型,并分析該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
(3)分析溫哥華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和法國有關專家經過考察,發現寧夏北部、賀蘭山東麓地區的小氣候十分適合優質葡萄的生長。寧夏人民經過兩年的辛勤勞動,一起完成3萬畝葡萄基地和防護林的建設。
材料二: Q、R兩地氣候資料對比。
(1)每年初冬和早春,圖中黃河在P河段會發生決堤泛濫,其原因是什么?
(2)簡述法國R地一月份均溫比寧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
(3)與法國葡萄園相比,賀蘭山東麓地區發展葡萄種植有哪些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