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形、氣候、地質等自然要素和人口、城市、經濟、資源等人文要素,深刻地影響著聚落和交通線的分布形態等。結合我國某地等高線圖(單位:m),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4分)
【小題1】圖示地區典型的植被類型是(2分)
A.亞寒帶針葉林 |
B.溫帶落葉闊葉林 |
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
D.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
【小題1】D
【小題2】甲 甲地是四川盆地,土壤肥沃,灌溉農業發達,交通便利
【小題3】甲:聚落稠密,規模大,形態呈團狀;乙:聚落稀少,規模小,空間形態相對分散。
【小題4】有利因素:沿線資源豐富;少數民族地區,利于民族團結;先進的科技保障。不利因素:地形崎嶇,起伏大;多地質災害。(任意答一點計2分,須有有利不利角度)
解析試題分析:
【小題1】根據圖中的經緯線和等值線判斷該地位于四川盆地。該地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圖示地區典型的植被類型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小題2】據圖判讀:圖中甲乙丙三地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甲,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甲地是四川盆地,土壤肥沃,灌溉農業發達,交通便利
【小題3】甲、乙兩地聚落特征的差異是甲:聚落稠密,規模大,形態呈團狀;乙:聚落稀少,規模小,空間形態相對分散。
【小題4】圖示地區南部鐵路建設的有利因素:沿線資源豐富;少數民族地區,利于民族團結;先進的科技保障。不利因素:地形崎嶇,起伏大;多地質災害。
考點:本題考查自然帶的分布;影響人口分布,聚落形態的因素;交通線路修建的區位因素。
點評:對交通運輸線區位因素的評價應該能夠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進行評價。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元旦假期,山東省某學校地理活動小組,到附近某地進行野外考察。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同學們在上山考察后,結合資料繪出了該地的等高線圖(單位:米)請你描述圖中河流的流向______________,圖中陡崖的相對高度范圍約為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區域的東面臨海,同學們想在宿營地觀看海上日出,早晨起床后卻沒有看到。當地居民說,本地冬季看不到太陽從海平面上升起,需在夏季才能看到。請你結合上圖推斷同學們宿營處在圖中甲、乙、丙、丁何地?并說明判斷依據。
(3)同學們在考察中發現①處的土層比②處的土層薄,請從地形、氣候等方面簡要分析其原因。
(4)就如何促進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同學們展開了討論,請你發表自己的意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的寄生蟲病。據報道,全球每年大約有5億人感染瘧疾,其中有100萬人不幸死亡。2006年,英國維康基金會和世界上其它一些研究機構發起了“瘧疾地圖計劃”;目的就在于繪制、模擬及預測全球瘧疾的分布情況。讀圖3、圖4,完成6—7題。
![]() |
6.限制瘧疾傳播的地理因素是
A.氣溫和降水 B.光照和熱量 C.土壤和植被 D.河流和地形
7.圖4所示的氣候類型可能出現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省羅源縣第一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流域的自然背景決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開發方向。田納西河流域的地形、氣候、水文、礦產等狀況,決定了其綜合開發利用的方式。據此回答問題。
【小題1】田納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①水系發達,支流眾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
③水量豐富,流量不穩定
④礦產資源豐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發源地——保護植被生態 |
B.河流——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 |
C.河谷平原——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質保護 |
D.河口——礦產資源開發和港口建設 |
A.長期高強度地棉花種植→土地退化 |
B.礦產開采冶煉、擴大耕地面積→植被破壞、水土流失 |
C.煉銅企業大量排放含硫廢物→酸雨污染 |
D.氯氟氫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層空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湖南瀏陽一中高一上學期第一次階段性測試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河流、地形、氣候、地質等自然要素和人口、城市、經濟、資源等人文要素,深刻地影響著聚落和交通線的分布形態等。結合我國某地等高線圖(單位:m),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圖示地區典型的植被類型是(2分)
A.亞寒帶針葉林
B.溫帶落葉闊葉林
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D.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2.圖中甲乙丙三地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__,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________。(4分)
3.試分析圖中甲、乙兩地聚落特征的差異。(4分)
4.試評價圖示地區南部鐵路建設的影響因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