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中線調水進京。重點解決北京、石家莊、鄭州等沿線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問題,并兼顧沿線生態環境和農業用水。
材料二 華北地區氣溫、降水量和蒸發量圖。
材料三 多年的實踐證明,以城市供水為目標的明渠輸水方式在水質、水量保證、安全可靠運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明顯難以解決的缺陷,并為此付出了不小的環境和經濟代價。
(1)分析華北地區缺水嚴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2)指出受水城市為解決水資源不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3)簡述京津地區采用明渠輸水方式的不利條件。
【答案】(1)華北地區屬溫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較少;且降水集中于7、8兩個月份(降水的季節和年際變化大/降水的變率大);春季氣溫回升快、大風多、晴天多(或春秋季節多大風天氣),蒸發旺盛(或降水量小于蒸發量);河流徑流量較小,且季節和年際變化大,可有效利用的水資源不足。
(2)加強節水宣傳,提高公眾的節水意識;適當提高水價(實行階梯水價);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調整工業結構,發展低耗水產業(關閉高耗水產業);加強污水處理能力(污水的再資源化)
(3)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地區,明渠輸水易受污染;緯度較高,冬季氣候嚴寒,明渠輸水存在冬季結冰冰凍問題,輸水量可能無法保證;春季氣候蒸發量大,明渠輸水蒸發損耗較大;明渠輸水管理難度大。
【解析】試題分析:
(1)從降水多少、變率大小、河流徑流多少等角度綜合分析華北地區水資源緊張的原因。
(2)從集約用水、提高水價、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發展節水產業及加強污水治理等方面來回答。
(3)明渠輸水會遇到污染、結冰、蒸發大及管理等問題,用科學的語言進行表述即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荷蘭國土總面積為41526平方公里,農用土地面積249萬公頃,人口約為1700萬人,是歐洲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荷蘭全境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海岸線長1075公里,沿海有1800多公里長的海壩和岸堤。十三世紀以來圍墾的土地相當于荷蘭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 荷蘭有“郁金香王國”之稱,郁金香喜涼爽濕潤環境,耐寒不耐熱,生長溫度15~18℃,3~5月是荷蘭郁金香花季。郁金香原產中東,16世紀傳入歐洲,荷蘭每年約培育90億株鮮花,尤以近乎黑色的郁金香為稀世奇珍,鮮花約600個出口商,美國是荷蘭最大的花卉市場。
材料三: 荷蘭經濟發達,是世界重要的乳制品、花卉出口國。水陸交通發達,鹿特丹港是世界著名港口,被稱為“歐洲的門戶”。
材料四 荷蘭位置示意圖
(1)結合材料,分析荷蘭沿海多海壩和岸堤的原因。
(2)分析荷蘭盛產郁金香的區位條件。
(3)分析鹿特丹成為歐洲最大港口的主要區位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下圖回答問題。
(1)我國各省區單位面積水資源分布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水資源擁有量<10萬m3/km2的省級行政區中位于沿海的省區簡稱是________。
(3)圖中所示三條河流中,流域內水資源擁有量最少的是________,該河流域內水資源時間分配的特點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8年初,燃燒了35年的首鋼四號高爐正式熄火,標志著首鋼搬遷工作正式開始。渤海之濱河北省唐山市附近的曹妃甸是首鋼新廠址。京津唐地區是我國北方綜合性工業基地,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如圖為“京津唐地區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首鋼搬遷并不是為了( )
A.提高首都大氣環境質量
B.發展第三產業,提高首都就業率
C.減輕首都資源供給壓力
D.改善首都交通狀況
(2)水資源短缺問題是制約京津唐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請從開源、節流兩個方面提出解決該地工業用水緊張的主要措施。
開源:_________
節流: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通化市大力發展的林下種植、養殖、林下產品采集加工、生態旅游等林下經濟,已經成為進一步拓寬全市林業經濟領域和促進農民增收和新農村建設的“黃金”產業。下圖表示通化位置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通化發展林下產業的優勢條件有
A. 位于我國最大林區長白山區,森林資源豐富
B. 地處中朝邊界,對外貿易便利,市場條件優越
C. 參、藥、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產豐富
D. 農業開發歷史悠久,林下產業科研水平高,基礎好
【2】通化林下種植業與圖中M區域種植業具有的相同特點是
A. 機械化水平低 B. 商品率較高 C. 農場經營規模大 D. 水利工程量大
【3】通化林下產業的發展對環境的影響是
A. 野生動植物的種類與數量增加 B. 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降低
C. 環境承載力有所上升 D. 環境污染程度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植被類型的景觀素描圖。據圖同答下面小題。
【1】該種植被的集中分布區是( )
A. 寒帶地區 B. 歐洲
C. 南美洲 D. 東亞地區
【2】對該植被下的土壤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紅壤―肥力高 B. 灰鈣土―肥力高 C. 黃壤—肥力低 D. 磚紅壤—肥力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雨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示意圖”,完成以下下面各題。
【1】雨林系統中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是圖中的
A. a B. b C. c D. d
【2】上圖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對應正確的是
A. a—枯枝落葉 B. b—土壤 C. c—生物 D. d—供給養分
【3】雨林中土壤貧瘠的原因是
①有機質分解和養分再循環旺盛,土壤缺乏養分積累和補充
②氣候高溫多雨,地表徑流和淋溶作用帶走養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強烈
④巖石風化所釋放的養分不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學生到我國一村落進行地理考察。下車后,舉目所見盡是溝渠縱橫的水田,前方高山聳立、左側椰林成排(如圖)。他們步行進入村落,但見民居間涌泉處處。村長帶領他們參觀該村的祠堂,提及當初祖先因受連年災荒,不得不渡海來此。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該村落所處地形為
A. 山地 B. 高原 C. 三角洲 D. 沖積扇
【2】【2】該地可能位于我國
A. 山東 B. 臺灣 C. 四川 D. 浙江
【3】【3】村民的祖先渡海來此后,對當地改造最顯著的自然景觀是
A. 地形 B. 河流 C. 土壤 D. 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本土部分山脈、水系圖(字母代表山脈、數字代表河流),完成下列問題。
【1】上圖中四個數字所代表的河流中,表示田納西河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關于田納西河及其流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直接注入密西西比河,是密西西比河最大的支流
B. 上游地區為山地丘陵,中、下游地區為平原
C. 水汽主要來自太平洋和大西洋,因此降水豐富
D. 田納西河流量季節變化大,主汛期是12月至次年4月中旬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