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商品糧基地位于西部經濟地帶的是…………………………………………( )
A.三江平原 B.江漢平原 C.成都平原 D.洞庭湖平原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22
讀“我國西氣東輸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西氣東輸主干管道西起輪南油氣田,它位于圖中A所表示的________自治區,東到B表示的________市。C處的_____盆地、D處的________盆地、E處的________盆地與陜甘寧等地的天然氣,為西氣東輸提供了豐富的氣源。
(2)在天然氣分布豐富的四大盆地中,屬于全國商品糧農業基地的是________盆地,屬于全國商品棉基地的是________盆地,號稱“聚寶盆”的是________盆地,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是________盆地,即將建成我國西部石油工業基地的是________盆地。
(3)西氣東輸主干管道經過的F處(西北內陸著名的農業灌溉農業區)是________,G處是當前我國重點開發的以________ (省級行政區)為中心的能源基地。
(4)按能源的分類,天然氣屬于________ (填數字,一個或多個)。
①來自太陽能 ②來自地球內部的能源
③可再生能源 ④非可再生能源
⑤常規能源 ⑥新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甘肅省張掖二中2012屆高三9月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安徽省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圖甲為我國A地形區附近山脈走向圖,圖乙為圖甲中B城市附近河流及鐵路交通圖,回答下列各題
1.A地形區地表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風力侵蝕 B.風力堆積
C.流水侵蝕 D.流水堆積
2.下列說法完全正確的是
A.圖甲所示地區全部位于外流區,B城市為我國重要鐵路樞紐
B.A地形區的糧食作物為水稻,圖乙所示河流流量大,汛期長
C.西氣東輸干線穿越B城市,圖乙中縱向鐵路F線穿過所有經過的省級行政區的省會。
D.B城市所在省區煤炭資源豐富,B城市所在地區為我國的商品糧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7年12月16日,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報請國務院同意,批準武漢城市圈和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作為首次開展的“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中部試驗區彰顯中央促進中部崛起、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堅定決心,同時也表明我國探索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發展之路、落實科學發展觀邁出了新的步伐。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武漢位于長江流域腹心,是長江中游水陸交通樞紐,號稱“九省通衢”,明清時期已發展成為長江中游重要的工商業重鎮。自近代開埠通商,各類新式工商企業陸續興辦,武漢工商業日益發達,到19世紀末發展成為長江中游最大的工商業城市。
材料二 武漢是1911年辛亥革命的發源地。武昌起義爆發后,成立的湖北軍政府立即宣布廢除清朝宣統年號,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又頒布《中華民國鄂州約法》,規定國家主權屬于人民,人民享有言論、結社、信仰等自由;還通告全國,號召各省人民發動起義,共同推翻清政府腐朽統治。
(1)近代武漢開埠通商的背景是什么?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開埠通商后武漢工商業日益發達的因素。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湖北軍政府政治制度變革的基本主張,指出武昌起義的重大影響。
材料三 中部地區(指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六省)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地處中部腹地,承東又啟西,照南又顧北。中部地區的每一個發展步伐的外溢效應都能惠及東部和西部……綜合分析中部地區就會發現,“中部崛起”戰略具有“四兩撥千斤”“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功效,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如同在中部腹地安裝一臺強有力的發動機。——《區域發展戰略的重大轉折——為什么要實施“中部崛起”戰略》
(3)結合材料三和圖(中原城市群規劃圖)分析: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實現中原崛起的重要手段。與國內其他城市群相比,你認為中原城市群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材料四 我國某區域圖
(4)圖中甲區域為我國著名商品糧基地,它是 與我國東北地區重要的商品性農業生產基地相比,有哪些區位優勢?
材料五 進入21世紀,隨著市場機制作用的日益增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經濟圈對中部地區的依賴日益加深,所以,必須加快中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為東部地區提供廣闊而穩定的原料產地和市場,如果中部地區發展不起來,將直接拖累東部地區的發展,嚴重阻礙全國經濟的增長。
(5)材料五主要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的什么觀點?
材料六 2007年6月11日,在湖北省第九次黨代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在《堅持科學發展,推進改革創新,為構建促進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而奮斗》的報告中說,武漢依托人才、技術、工業基礎的優勢,在打造城市圈的過程中逐漸顯示出了作為中部地區中心城市的龍頭地位。武漢的光纖、激光和數控等一批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走上了一條“差異化發展的道路”。早在一年前,中央關于中部崛起的10號文件也已將武漢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帶4個中部城市群正式入圍,這意味著武漢已進入國家宏觀發展戰略視野。
(6)結合材料六,運用所學的政治常識分析黨和政府在中部的崛起中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長江沿岸工農業發達,人口眾多,礦產和水力資源豐富,水運條件得天獨厚,由沿海深入內陸,綜合性強。回答1-2題。
1.下列有關長江流域農業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長江流域有六個全國性的商品糧基地,都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上
B.長江流域是我國甜菜的重要分布地區
C.長江流域的太湖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國重要的桑蠶產地
D.長江流域是我國重要的水稻、柑橘、蘋果產地
2.長江流域從下游到上游,體現了我國經濟由東向西推進的基本趨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沿江城市分布順流排列的是:重慶、宜賓、武漢、南京
B.沿江鋼鐵工業中心逆流排列的是:上海、馬鞍山、武漢、重慶、攀枝花
C.旅游景點自西向東排列的是:峨眉山、三峽、黃鶴樓、蘇州園林、中山陵
D.由上游到入海口橫跨長江的鐵路干線依次是:成昆線、京九線、京廣線、京滬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