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不同國家產業變化過程的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由上圖可知
A. 在產業轉移過程中Ⅱ、Ⅲ類國家處于有利地位
B. Ⅱ、Ⅲ類國家產業升級速度取決于Ⅰ類國家
C. 產業轉移是產業升級的主要動力
D. 類國家工業發展早,科技水平高
【2】我國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應
A. 與Ⅰ類國家分工合作,集中發展甲、乙兩類產業
B. 加快乙類產業的引進,推進工業化進程
C. 加快有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D. 只接納高新技術產業的轉移
【答案】
【1】 D
【2】 C
【解析】
【1】由圖可知,Ⅱ、Ⅲ類國家為產業轉入地區,為發展中國家,在產業轉入過程中,可能導致環境污染加重,產業轉移過程中Ⅱ、Ⅲ類國家處于不利地位;Ⅱ、Ⅲ類國家產業升級速度主要取決于本國經濟的發展;產業升級的主要動力為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Ⅰ類國家為產業轉出地區,為發達國家,科技水平高。據此分析,選D。
【2】在產業調整中,我國要加快科技創新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業的發展,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這就需要加快有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選C。
產業轉移的因素
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有很多(國家政策的調整、原生產地用地緊張、地價昂貴、環境污染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1.勞動力因素2.內部交易成本因素3.市場因素
影響企業跨國轉移產業的因素還有很多。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原生產的用地緊張,地價昂貴,環境污染等等。
產業轉移的影響:
1.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
2.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
3.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
4.改變了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
我國的產業轉移主要是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工制造業和資源型加工業開始,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漸次推進。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極熊多以近海浮冰為跳板,巡游在海中捕食。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多次發現,這些“浮冰行者”因無法覓食而溺斃的現象。據此和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產生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氣候變暖,浮冰消融且間距增大B. 北極熊物種退化,體質下降
C. 人類捕殺,北極熊向外海遷徙D. 全球大氣污染導致食物減少
【2】與圖文材料所反映的大氣環境問題相關的有
①近些年來,極端天氣襲擾全球②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成為世界趨勢
③北冰洋有望開通夏季航線④近年來,火山地震頻發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舊水坑村位于廣州市番禺區,改革開放后,村集體和村民興建工廠、引進外資,自發地推動村莊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成為廣州為數不多的“億元村”之一。下圖為舊水坑村不同時期土地利用結構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從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中可推測該村
①生態環境質量逐步提高 ②人口就業結構明顯變化 ③耕地撂荒現象日益嚴重④居民生活條件顯著改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該村重點應
A. 抬高企業準入門檻,加快產業升級 B. 整合耕地資源,發展經濟作物種植
C. 遷出部分污染企業,增加耕地面積 D. 保持民族特色,大力發展民俗旅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部分地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若AB為昏線,則H地的區時為 ( )
A. 12月22日6時 B. 6月22日18時
C. 12月22日18時 D. 6月22日6時
【2】若DF為晨線,此時地球上有22日和23日,在東半球內屬于23日的范圍是( )
A. 20°W向東至160°E之間 B. 0°向東至160°E之間
C. 160°W向東至20°E之間 D. 0°向東至180°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大湖氣象綜合觀測站多年平均氣溫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湖泊可能是
A. 青海湖
B. 鄱陽湖
C. 長白山天池
D. 滇池
【2】該氣象綜合觀測站
A. 12月最低氣溫高于-15℃
B. 最低氣溫出現時刻與晝長有關
C. 6月最高氣溫不高于14℃
D. 最高氣溫出現時刻與晝長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站對武漢城郊冬季不同天氣條件下某塑料大棚內外氣溫進行了逐時對比觀測。下圖為該氣象站根據觀測數據繪制的2月溫度日變化曲線圖,圖中四條曲絨分別為陰天和睛天兩種天氣條件下大棚內、外氣溫日變化曲線。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表示該地2月晴天大棚內氣溫日變化的曲線是
A. 甲 B. 乙 C. 乙 D. 丁
【2】氣溫日較差最小的是
A. 晴天大棚內氣溫 B. 陰天大棚外氣溫 C. 晴天大棚外氣溫 D. 晴天大棚內氣溫
【3】常見大棚蔬菜生長的適宜溫度大部分為23~28℃,上限溫度為35℃。2月,該地菜農需揭膜降溫的時間段是
A. 5~7時 B. 11~15時 C. 18時前后 D. 24時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相關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向日葵又名葵花,原產于熱帶,但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是喜溫又耐寒的作物。植株高大根系發達,葉多而密,有較強的耐鹽堿能力。向日葵種子叫葵花籽,炒制之后做零食食用,味美,也可以榨葵花油用于食用,油渣可以做飼料。
材料二 五原縣位于我國內蒙古后套平原東側(見圖25),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這里有百年葵花種植史,被譽為“葵花之鄉”,早期當地農民根據經驗常會在土壤肥力低下的鹽堿地先種植向日葵,二、三年后再改種其他糧食作物;近年來隨著葵花籽的價格走高,該縣葵花種植規模迅速擴大,目前全縣種植向日葵120萬畝,產量約5億斤,占全國總產量1/7,被評為全國向日葵產業示范基地、全國首個出口葵花籽質量示范區,全縣現有葵花籽加工生產企業58家。
材料三 2017年1月新聞媒體報道:從去年秋天至今葵花籽價格走低,由于葵花籽豐收、信息閉塞,五原縣90%的葵花籽出現滯銷。不少網友在網絡上轉發信息,幫助五原縣農民銷售葵花籽,經過多方努力目前全縣已銷售葵花子3.3億斤左右,為廣大葵農解了燃眉之急。
(1)說出后套平原的地勢特點,并簡述理由。
(2)分析該地農民在土壤肥力低下的鹽堿地,先種植葵花兩三年后再改種其他作物的原因。
(3)與松嫩平原相比,說明五原縣有利于葵花生長的氣候條件。
(4)為避免五原縣葵花再次陷入滯銷困境,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印度示意圖,分析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印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亞洲面積最大,耕地最多的國家 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
③大部分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 ④發展中國家中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圖示農作物分布是指( )
A. 小麥 B. 棉花 C. 黃麻 D. 水稻
【3】以技術密集型為主的新興工業區是( )
A. a工業區 B. b工業區 C. c工業區 D. d工業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宜萬鐵路穿過恩施大峽谷,被稱為“世界最難修的鐵路”,是我國沿長江鐵路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圖8為宜萬鐵路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宜萬鐵路工程修建難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經濟落后,資金技術不足 B.地表崎嶇,地質條件復雜
C.山區氣溫低,凍土發育 D.線路長,工程量大
【2】關于宜萬鐵路建設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降低了長江“黃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B.利于完善鐵路交通運輸網
C.帶動了三峽庫區經濟發展 D.加強了東西交通聯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