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表為部分地區工業用水比較表,該表反映出( )
水價(元/噸) | 有效利用率(%) | |
廣州地區 | 0.2 | 33 |
京津地區 | 1.5 | 52 |
日本東京 | 14 | 87 |
A.東京的水資源非常緊缺B.我國水資源污染程度低于日本
C.我國水資源比日本更豐富D.日本的節水技術與意識強于我國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西南地區某地地層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與甲、乙、丙、丁四處的構造類型和地貌對應正確的是
A. 甲——褶皺山 B. 乙——背斜山 C. 丙——向斜谷 D. 丁——斷層谷
【2】甲、乙、丙、丁四處地貌的成因主要是
A. 甲——流水侵蝕 B. 乙——風力堆積 C. 丙——斷裂下沉 D. 丁——火山噴發
【3】若在甲、乙、丙、丁四處進行人類活動,最合理的是
A. 甲——開采油氣資源 B. 乙——修建南北向隧道
C. 丙——修建大型水庫 D. 丁——修建東西向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事物與其外力作用組合正確的是
A. 角峰——冰川堆積作用 B. 黃土高原的溝壑——流水堆積作用
C. 沙塵暴——風力搬運作用 D. 沙丘——風力侵蝕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丁所示景觀均為世界文化遺產。據此回答3~4題。
【1】有關各地自然環境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所在地形區的植被以針葉林為主
B.乙所在地形區東臨太平洋,地震活動較頻繁
C.丙所在地形區海拔最高,氣壓低,光熱較充足
D.丁沿線以北植被少,荒漠化嚴重
【2】對甲所在地區人們的農業生產活動敘述正確的是
A.糧食生產以種植水稻為主
B.主要從事旱地耕作
C.畜牧活動是主要農業活動
D.經濟作物的種植以大豆和油菜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區域人口對資源壓力指數是指全國某資源人均占有量與區域該資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為判斷區域人口規模適宜程度的指標之一。讀表,完成下列各題。
【1】四省比較,敘述正確的是
A.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水平越高,則人口對水資源壓力越大
B.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水平越高,則城市化水平越高
C.城市化水平越低,則人口對耕地壓力越小
D.城市化水平越低,則人口對水資源壓力越小
【2】四省比較關于產業發展條件敘述正確的是
A.青海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條件最佳
B.河南發展耗水較多的產業條件最佳
C.黑龍江發展商品農業耕地條件最佳
D.浙江發展用耕地多的產業條件最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山東半島某區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有一鋒面系統,請在合適的位置標注其鋒面符號。受其影響,此時A城市吹 。
(2)經調查發現,該區域①②兩地土層厚度差別較大,請從地形、氣候兩方面簡要分析原因。
(3)A城市西部郊區建有大型冶金企業,其排放的工業廢氣會對附近地區的降水產生哪些影響?
(4)近幾年該區域城市化進程加快,請列舉城市化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集聚效應是指各種產業和經濟活動在空間上集中產生的經濟效果,以及吸引經濟活動向一定地區靠近的向心力,是導致城市形成和不斷擴大的基本因素。下圖示意城市集聚效應與工業化水平的關系,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伴隨工業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應( )
A. 逐漸增強 B. 逐漸減弱
C. 先增強后減弱 D. 先減弱后增強
【2】城市集聚效應達到M點后,將可能出現( )
A. 逆城市化現象 B. 工業化水平下降
C. 城市規模萎縮 D. 農業人口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中心商務區內部結構中零售業的空間分布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小題。
【1】對圖示含義解釋正確的是
A.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業專門化程度越低
B.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檔次越高
C.距市中心越遠,租金越低,零售業專門化程度越高
D.距市中心越遠,租金越高,商品檔次越低
【2】在圖中“角落部位”租金曲線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域狹窄,不適合零售業用地
B.交通通達度較高,適合作為商務機構的辦公樓
C.交通便捷程度較差,無法吸引大量人流,對零售業無吸引力
D.交通通達度較好,租金較高,各零售業均付不起高昂租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